[ 索引号 ] | 11500113009307164P/2021-00428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 体裁分类 ] | 计划、发展目标 |
[ 发布机构 ] | 巴南区发展改革委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 发布日期 ] | 2020-02-21 |
关于重庆市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20年计划的报告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
(一)总体要求
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按照区委“五围绕五抓好”工作要求,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瞄准培育“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确保巴南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二)预期目标
综合考虑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十三五”目标的需要,按照 “增长有支撑,工作有动力,目标有压力”的要求,预期2020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为与经济增长目标相衔接,对标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结合“三大攻坚战”和“八项行动计划”目标管理考核要求,科学设立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具体涵盖发展综合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等方面(详见表2)。其中,6项约束性指标(表2中加*处)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必须达到的;其余24项为预期性指标,体现导向性,实际工作中允许出现适度偏离。
表2 2020年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草案
序号 |
类别 |
指标名称 |
2020年预期 |
1 |
发展综合质量效益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8 |
2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8 | |
其中:民间投资增速 |
8 | ||
3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
7 | |
其中:税收增速 |
7 | ||
4 |
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 |
35 | |
5 |
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 |
12 | |
6 |
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
70 | |
其中:民营经济占比 |
65 | ||
7 |
创新发展 |
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数(家) |
100 |
8 |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2.1 | |
9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 |
28 | |
10 |
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
5 | |
11 |
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 |
10 | |
12 |
协调发展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83 |
13 |
农业增加值增速(%) |
4 | |
14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6 | |
15 |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
8 | |
16 |
金融业增加值增速(%) |
5 | |
17 |
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 |
8 | |
18 |
绿色发展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 |
300以上 |
19 |
森林覆盖率(%)* |
51 | |
20 |
能源消耗总量增速(%)* |
4.5 | |
21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3.5 | |
22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
3.8 | |
23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以市下达为准 | |
#化学需氧量(%) |
13.8 | ||
#二氧化硫(%) |
33 | ||
#氨氮(%) |
6.6 | ||
#氮氧化物(%) |
35 | ||
24 |
开放发展 |
进出口总值(亿元) |
110 |
25 |
服务贸易增速(%) |
5 | |
26 |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
1 | |
27 |
共享发展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8.5 |
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5 | ||
28 |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
2.48 | |
29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以内 |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以内 | ||
30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3.5左右 |
表3 地区生产总值支撑指标预期
序号 |
指标名称 |
预期(%) |
1 |
农牧渔林业增加值增速 |
4 |
2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 |
5 |
工业增加值 |
6 | |
3 |
注册地建筑业总产值增速 |
15 |
4 |
建安工程投资 |
15 |
5 |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 |
10 |
6 |
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增速 |
15 |
限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增速 |
14 | |
7 |
住宿和餐饮业营业收入增速 |
14 |
限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收入增速 |
11 | |
8 |
道路运输、水上运输总周转量增速 |
15 |
9 |
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增速 |
10 |
10 |
非营利性服务业劳动工资总额和从业人员人数 |
8 |
11 |
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 |
18 |
12 |
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
20 |
13 |
规上非营利性服务业(含土地管理业)营业收入增速 |
20 |
二、2020年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工作
(一)聚焦发展规划实施,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加强战略规划编制实施为引领,全面融入全市“一圈两群”协调发展新格局,以实干实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在主城区都市圈发展中彰显巴南重要地位。
1.加强“十三五”规划实施,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按照《重庆市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要求,加强规划执行,确保“十三五”目标实现,为“十四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谋划,构建由1个全区发展规划(总体规划纲要)和若干个重点专项规划组成的“1+X”规划体系。
2.加强重点区域规划,着力拓展发展空间。高质量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惠民智慧总部新城启动区10平方公里用地控规覆盖。加快界石组团S标准分区、大江科创城5平方公里用地控规覆盖。加快推进重庆国际生物城控规落地,争取新增7平方公里用地指标。完成公路物流基地整体功能策划和整体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研究。加快高职城实体教育二期二组团4.27平方公里控规覆盖。
3.加强重大项目储备,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完善项目储备机制,加强项目储备策划,实现储备项目动态调整。围绕大战略、抢先机、强优势、补短板,聚焦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领域,突出谋划一批前瞻性、创新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为争取上级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夯实基础。
(二)聚焦“三大攻坚战”,确保取得决定性胜利
打赢“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对标对表核心目标,举全区之力攻坚克难,务求全胜。
1.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坚持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政策,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防止返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完善防贫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动态消除新增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三类重点对象存量D级危房。以加强普通高中、高等教育阶段资助为重点,确保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应助尽助,确保农村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全覆盖。推动扶贫特色产业发展,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一村一品”试点示范。持续做好对口帮扶万州区工作。
2.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山清水秀美丽巴南。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严格执行规划环评制度,完成生态红线勘界落地工作。严格落实环保督察制度,建立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度,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自然保护区监管,确保保护区资源不被破坏。持续推进“五大环保行动”,确保水更清、天更蓝、山更绿、土更洁、声更静、环境更安全。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构筑绿色屏障,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家园。
专栏1:持续推进“五大环保行动” 持续推进碧水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花溪河及一品河、黄溪河等河流综合整治工作。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行饮用水全过程监管。完成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技改工作,推动2个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新建污水管网20公里。 持续推进蓝天行动。实行货运车、高排放车辆等限行措施。完成5家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巩固创建20个扬尘示范工地、20条扬尘示范道路。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扫率达90%。优良空气质量达300天以上,重污染天数控制在较少水平。 持续推进田园行动。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环境状况。巩固土壤示范区建设成果。实施重金属总量减排,重点行业的重金属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持续推进绿地行动。常年管护34.3万亩公益林。开展长江“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森林覆盖率达到51%以上。推进城市绿化提升。完成消落带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实施区域内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最严格监管,督促生产建设单位尽量提升林草覆盖率,遏制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建成6个绿色矿山(含2个矿山典范)。 深化巩固宁静行动。加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强化社区复合型噪声污染监管,加强“高考、中考”等重要考试期间噪声监管。加强机动车噪声污染控制,完成0.37万平米降噪绿化带建设。严格执行夜间作业审核制度。 |
3.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持续开展“四规范一清理”。 强化“底线”思维,按照“三见三定”的工作要求,对八大领域开展滚动式排查,健全完善风险出库、入库、变更机制,落实“一风险一对策”措施,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加强风险分析研判,运行好源头治理、动态排查等6大长效机制,提高预警预测预防能力。严密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确保融资不违规、资金不断链、债务不逾期。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积极稳健化解金融积案。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坚守生命安全红线和健康底线。加强社会治安乱点整治,确保道路交通、建设施工、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危险品等重点领域安全,坚决防止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巴南平安、社会稳定、百姓安居。
专栏2:持续开展“四规范一清理” 抓土地征收出让规范,加大土地推介力度,确保成熟地块公开公正、有序出让。 抓招商引资政策规范,进一步清理不合规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合理进行资金平衡。 抓税费征缴规范,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大力支持研发创新、产业升级,涵养传统税源,培植新增税源。 抓重大工程领域规范,坚决杜绝以违规EPC、PPP和应急项目代替工程招投标的做法,确保重大项目依法依规实施。 抓闲置土地清理,全面清理闲置地块,应督促建设的及时督促,应征收闲置费的按规定征收,应收回的要坚决收回。 |
(三)聚焦产业集群发展,确保在主城区都市圈发展中构建重要一极
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
1.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打造智造重镇。聚焦主导产业,立足自身优势,瞄准培育“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向集群化发展,形成一批在重庆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以南彭公路物流基地为主要载体,加快形成仓储物流、加工生产、国际贸易等完整产业链的聚集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巴南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纳入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为契机,加快推进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着力引进一批国际领先的仿制药企业,逐步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军转民”“民参军”,与兵器装备集团合作共建大江科创城,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生态圈。大力发展“数智”产业集群,延伸大数据、智能化、5G等产业链条,打造全市最具特色“数智”创新经济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创新产业集群,围绕“创新+”“文化+”“生态+”,着力培育高新技术、特色总部经济、高端商业商务、文创文体、大健康、旅游等产业。
2.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打造消费品生产贸易中心。聚焦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以“四新”技术和大数据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业,推进宗申、建设等存量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联网汽车,推动汽车工业发展升级。以大力推动消费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以百亚、立泰、恒安、蓝月亮等企业为引领,着力加大面向消费者终端需求的十亿级、百亿级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聚集发展家纺服装、轻纺家具、日用品、食品等消费品产业,积极打造国家西部消费品生产贸易中心。
3.强化科技引领作用,打造创新创业活力之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实现产值210亿元以上。着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国际生物城分院、国际生物城—重庆理工大学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建设,支持企业申报创建国家和市级研发平台。推进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建成巴南区先进技术创新中心,打造“高校+研究院+平台+金融+企业+产业集群”为一体的创新生态链产业。升级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着力壮大创新主体,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新培育科技型企业500家、高成长科技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
(四)聚焦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投资关键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稳投资是稳增长的基础,必须加紧谋划实施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和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做到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达效一批。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以交通为重点,着力完善城市路网,强化水利、能源、通信、消防、市政等设施建设,高水平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高质量抓好项目落地实施。
专栏3:完善基础设施 完善公路路网:推进渝湘高速扩能公路、渝黔扩能主城连接道、白居寺长江大桥、新燕尾山隧道、南环立交改造、渝南大道D段南段、云篆山小环线、滨江片区纵一路、滨江片区B地块周边市政道路、大正沟支路、观音山北路二期、月华路、丰羊路、东温泉景区快速连接线等建设,加快开展公平大道、南湖大道、木洞至广阳连接道、李家沱复线桥南北引道、惠南大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渝道路等跨区公路整治。 完善轨道铁路:推进轨道交通18号线、渝湘高铁、铁路枢纽东环线等建设。 完善水利设施:推进观景口水库工程、高洞子水库工程、长凼子水库至龙洲湾隧道供水管道工程等建设,开展七星水库工程前期工作。 完善能源设施:推进天明、栋青110kV变电站和接龙、丰盛LNG应急调峰储备站及石龙35kV输变电工程、姜家35kV变电站主变增容改造工程建设,建成投用大正沟110kV变电站。 完善生态设施:推进花溪河综合整治工程、长江黄溪河入口—鱼洞长江大桥段库岸综合整治工程、二三级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等建设,开展一品河、黄溪河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娄溪沟箱涵流域排水管网新改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启动金竹污水处理厂、李家沱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容改造项目。 |
2.强化产业项目建设补链条。推进中国西部木材贸易港、科瑞制药更新升级、吉力芸峰药品产业化基地、珂蓝重庆健康产业总部基地、新康意二期、满帮集团西南营运中心、阿里巴巴新零售(重庆)供应链运营中心、申通西南地区总部暨电商物流科技产业园、重报生鲜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开工,加快腾龙5G产业公园、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研发及孵化中心二期、宸安胰岛素项目、美莱德动物实验研究中心和安评中心、博唯生物预防性重组蛋白疫苗二期项目、四川新绿色现代中药项目、华雄·智能时代产业园、霍氏百利威(重庆)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确保参天科瑞眼用制剂项目、北大医疗创新谷(重庆)产业园、富皇装配式建筑研发及生产基地、联通巴南通信枢纽楼新建工程、钱璟智能医疗康复项目、合兴医疗包装等项目完工或投用(投产)。
3.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提品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督促开发企业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开竣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促进一批高品质住房上市销售,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加大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
4.强化招商项目落地增动能。立足主导产业,聚焦“智、新、大、链”精准招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军民融合、大数据、消费品及工业转型升级、商贸物流、城市提升、乡村振兴等9大产业方向,滚动推进“六个一批”工作,力争引进项目100个,协议引资500亿元,开工率达70%以上。借力智博会、西洽会等国家级展会,用好“欣渝汇”全市统一对外招商品牌,持续举办多类型、系列化的推介活动。
(五)聚焦市场消费需求,确保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扩大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挖掘消费热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1.持续提升平台建设聚商气。提质建设龙洲湾、李家沱、鱼洞商圈,强化华南城、铠恩家居、协信二手车市场等重点区域内的市场主体培育,加强二次招商工作。加大对已评特色商业街的管理和待评特色商业街的培育力度,用好相关扶持政策,使特色商业街真正形成形象特色、商品特色和功能特色。抓住主城区专业市场外迁机遇,推动公路物流基地承接外迁市场,建设专业市场群。
2.着力培育消费热点聚人气。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支持京东创盟、京东海嘉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培育消费新业态,不断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金融等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加强对我区餐饮企业开展绿色饭店、钻级酒家评选工作指导。进一步深挖老字号品牌资源,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重庆老字号”“中华老字号”。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办好中国商用车博览会等一批节庆会展活动。
3.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提名气。借力华熙文化体育中心,加快文化娱乐、电子竞技、数字创意等产业发展。完成文旅资源普查清理,加快推动两泉、两镇、两岛、五山的招商促建,重点打造圣灯山康养农旅小镇、一品幸福田园小镇、重庆都市原乡艺术小镇等农旅、文旅项目。提升丰盛古镇、云篆山、东温泉等一批景区景点的品质。加强巴渝文化展示和发掘研究,完善丰盛、木洞传统风貌街区功能,促进木洞黄家大院等文物建筑项目保护利用。持续开展“一镇街一品牌”工程,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到村800场以上。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一批特色旅游商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推动民宿业健康发展。加强“乐享四季·生态巴南”品牌塑造,高质量办好“四季游”系列活动。
(六)聚焦扩大改革开放,确保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强力抓改革、促开放,着力稳外贸、稳外资,努力建设重庆南向开放高地。
1.狠抓改革措施落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着力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窗通办”,努力做到“进一家门、到一个窗、办多家事”。继续开展审批结果邮寄免费服务,不断推动政务服务便民化,实现更多事项“只跑一次”“一次不跑”的目标。运用“一网通办”“渝快办”等信息平台,拓宽“互联网+政务服务”渠道,让“企业跑腿”变为“信息跑路”。持续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全面落实减税降费、产业扶持、金融支持等各项惠企政策,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精准服务,持续开展走访服务民营企业活动, 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创建信用建设示范城市。
专栏4: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创建信用示范城市。对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评审硬指标》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评估指标》要求,在诚信文化建设与失信专项治理、政务诚信建设、商务诚信建设、社会诚信建设、司法公信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公共信用信息和产品应用、加强信用监管等方面深耕细作,积极创建信用示范城市。 创新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依托信用巴南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监测平台推动信用分类监管,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中实施信用联合奖惩、红黑名单、信用修复。推进信用承诺制应用,开展审批替代型承诺、容缺受理型承诺试点,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创建“信易+”惠民便企服务。将信用信息延伸至各商业银行,以信用为基础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将政府惠企政策、银行金融产品、企业实际需求连贯联通。开展信易贷应用试点,加强中小微企业信用培育,拓宽融资通道,力争实现区内商业银行信易贷全覆盖。 |
2. 借力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南向开放高地。以公路物流基地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发挥巴南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通道起点的作用,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动西部木材贸易港、重庆南彭站、铁路东环线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建设重庆内陆开放南向门户,打造国际公路物流枢纽。加快推进公铁水空联运基础设施建设和多式联运组织,实现“无缝衔接”,探索与航空口岸开展“卡车航班”,构建多式联运体系。积极探索将物流基地设立为中国重庆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创新区,成为FTZ和FTA之间的创新互动载体,依托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重庆国际分拨(公路)海关监管中心等开放平台,延伸执行自贸区的分类监管等相关政策。探索发展总部贸易和转口贸易,引进和培育贸易集成商设立区域总部,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管理水平的供应链企业,探索“欧洲—重庆—东盟”转口贸易业态。
(七)聚焦城乡融合发展,确保乡村兴城市靓相得益彰
以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大基本面”,不断焕发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魅力。
1.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留得住乡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施品牌茶叶、精品果蔬、生态渔业、特色粮油四大支柱产业提档升级示范工程,以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统筹各级各类涉农园区建设,开展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联创”。以木洞、双河口、麻柳嘴、丰盛、东温泉、一品为结点,打造东部农业产业环线,以圣灯山、石滩、云篆山、南彭、龙洲湾等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一批区级农业产业园,构建“一园一环一线多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培育“三品一标”产品,申报绿色食品15个以上,培育3—5家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压实“菜篮子”“米袋子”责任制,强化农产品保障供应。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9%以上,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认真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农户改厕5000户。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90%,做到应收尽收。完成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提升两年行动。完成“四好农村路”175公里。稳步扩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新增试点村17个。积极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0个。
2.大力推进城市提升,望得见山水。加快惠民—忠兴片区规划建设和鹿角片区城市开发,高质量、高品质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围绕构建“一中心两支撑五统一”智能应用服务体系,打造集城市运行全景展现、仿真预测、指挥调度和决策优化的“智慧巴南”神经中枢,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加速推进5G规模组网进程,实现建成区5G信号全覆盖。持续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区创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回收利用率达到35%。推进垃圾分类示范,试点街道实施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达到50%。实施鱼洞秦家院、鱼洞工农坡、花溪王家坝(一)、花溪王家坝(三)、花溪龙江、龙洲湾窑坝等棚户区改造。强化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全面深化城市综合管理提升行动,深入实施治乱拆违、街清巷洁、路平桥安、灯明景靓、整墙修面、江清水畅、城美山青等城市提升工程。加快巴滨路沿线景观提档升级、万达商圈滨河公园、社区体育文化园等建设,持续开展城区“坡坎崖”美化,深化“大城三管”,推进“八乱整治”,不断提升巴南城市形象和环境品质。
(八)聚焦保障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扎实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美好生活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1.着力稳定扩大就业,积极支持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贫困毕业生就业率和定制服务计划服务率均达100%,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0%。持续开展“雪中炭火”就业援助,落实公益性岗位政策。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三位一体功能作用,鼓励企业稳定岗位。积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举办第七届“助你启航”创业大赛,继续承办全市“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开展各类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打造“巴南工匠”技能提升品牌。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入学入园难题。继续实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专项行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夯实教育治理基础,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专栏5:“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专项行动 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完善动态监管机制,推进幼儿园办园条件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积极引导非普惠幼儿园举办为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占比和学前教育普惠率分别达到50%、70%,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 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建成岔路口三小、箭滩河中学、木洞新区小学等3所学校,推进巴比亚学校、界石二小等6所学校建设。 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切实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分层分类扎实开展教师培训,推进交流轮岗,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持续推进名师、名校长工程。加强人才引进,充实教师队伍。 实施重庆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完成2019-2020学年度学费资助个人银行卡发放工作。 |
3.推进卫生健康事业,着力建设健康巴南。全面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大力实施“病有所医”专项行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三甲医院创建评审,持续推进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部改扩建工程及李家沱街道、南彭街道物流基地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启动区二院迁建前期工作。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继续抓细抓实“医疗服务改善”和医改便民措施。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加强医联体、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实施健康老龄工程,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专栏6:落实健康中国行动 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扎实推进“三减三健”宣传教育。实施控烟行动,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 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4/10万及以下。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到40%及以上。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 防控重大疾病。实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行动。 |
4.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坚决守住民生底线。兜住基本生活底线,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坚持社保降费减负和扩面征缴工作同步开展,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巩固在95%以上。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体系,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实施“老有所养”专项行动,推动农村敬老院提档升级,启动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工程,建设镇街养老服务中心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1个、村级互助养老点30个。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按规定纳入社会救助兜底范围,做到应助尽助、应扶尽扶、应保尽保。推进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机制,确保精准康复服务率达85%以上,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80%以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推进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打造5个基层文化中心示范点。着力稳定物价水平,确保物价涨幅控制在目标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