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民政局关于《重庆市巴南区儿童福利与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政策解读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有效保障各类儿童基本权益,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结合巴南区实际,区民政局编制了《重庆市巴南区儿童福利与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现就《规划》作如下政策解读。
一、《规划》出台背景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各项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重庆市民政局出台了《重庆市儿童福利与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将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重点内容进行了安排部署。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儿童福利工作正在从保生存向促发展转变、从特殊儿童群体为主向全体未成年人转变、从群团牵头向政府部门牵头转变。
二、《规划》制定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完善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儿童权益保护作出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六大保护”要求,并明确了民政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牵头职责;《重庆市儿童福利与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对推进全市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定。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四章14节,1.2万多字,设置了1个指标专栏和5个重点工程专栏。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全区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政策体系更加健全、监护体系更加优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支撑体系更加有力、保护体系更加完备。《规划》设置了1个专栏5项指标:到2025年,达到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标准、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覆盖率实现100%、培育发展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社会组织数量15家、区未保中心培育孵化并建立固定联系的未保领域社会组织数量3家、镇街未保工作站活动开展率实现100%。5项重点工程:一是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医助学工程,实施“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和福彩助学项目;二是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程,实施“守护童心”关爱服务项目;三是儿童收养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工程;四是未成年人保护优化提质工程;五是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实现参训率达到100%。
第一章是发展背景和总体要求。主要是总结“十三五”时期儿童福利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十四五”时期儿童福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二章是全面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一是加大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力度,到2025年,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持平,实现“应保尽保”。统筹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综合保障作用。二是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创新社会救助方式,积极发展服务类儿童救助,拓展“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三是规范收养登记管理工作,加强收养登记管理工作培训,推进收养登记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索加强收养后跟踪服务。
第三章是加快健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一是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强化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主动发现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实现精细排查、精确认定、精准保障。二是加强综合保护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三级服务体系,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推进未成年人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体系,推进未成年人才队伍体系建设。三是加强监护能力建设,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推进家庭监护监督工作,强化国家兜底监护职责落实。
第四章是切实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资源整合,形成执行合力。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赋能行动”,持续推进儿童福利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为儿童福利与未成年人保护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强化风险隐患防控,切实把儿童福利领域安全风险隐患防范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四是实施监测评估工作,探索建立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工作机制,确保各项规划任务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