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3009307324Y/2025-00037 | [ 发文字号 ] | 巴水许可〔2025〕3号 |
[ 主题分类 ] | 水利、水务 | [ 体裁分类 ] | 行政许可 |
[ 发布机构 ] | 巴南区水利局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3-17 | [ 发布日期 ] | 2025-03-24 |
重庆市巴南区水利局关于巴南区观景口水库中型灌区新建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巴水许可〔2025〕3号
重庆市巴南区水利局
关于巴南区观景口水库中型灌区新建项目
初步设计报告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重庆巴洲大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你单位《关于巴南区观景口水库中型灌区新建项目初设审查的函》(巴洲产发函〔2025〕6号)和相关资料(项目代码2309-500113-04-01-753986)已收悉。结合我局组织专家组对该项目的专家评审意见(详见附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经研究,同意对巴南区观景口水库中型灌区新建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
一、工程位置和工程任务
本工程位于巴南区东温泉镇、木洞镇、二圣镇、姜家镇、丰盛镇和天星寺镇,设计灌溉面积5.17万亩。工程任务为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农村人畜饮水。
二、工程规模和建设内容
(一)同意本工程规模
本工程设计灌溉面积5.17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4.1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99万亩;农村人畜饮水解决东温泉、姜家、木洞镇约2.4万农村人口及2.6万头牲畜供水。
(二)基本同意主要建设内容
本工程由渠首工程、输配水工程、骨干渠系建筑物及配套设施、用水量测及信息化工程组成。
三、工程布置和主要建筑物
(一)同意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
本工程木洞一级提灌站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木洞二级提灌站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灌区渠(管)道工程等别为V等,灌区管(渠)道以及附属永久性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本工程木洞一级提灌站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设计洪水标准采用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采用100年一遇;灌区管(渠)道以及附属永久性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采用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
(二)同意工程合理使用年限
木洞一级提灌站以及扬水管道附属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木洞二级泵站以及扬水管道附属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为30年,灌溉管(渠)道合理使用年限为20年。
(三)基本同意工程总布置
1、渠首工程:主要为木洞提水灌片进行补水,设计流量为0.198m3/s,由木洞一级提灌站、木洞二级提灌站、中转池、扬水管道组成。木洞一级提灌站位于五布电站拦河堰上游左岸90m处,木洞二级提灌站位于小桥村委会北侧关口公路旁,同时在木洞一级、二级提灌站扬水管道末端各新建1座2000m3中转水池,新建扬水管道桩号总长度9616.64m,实际斜长13097.47m。
2、输配水工程:主要为姜家灌片以及二圣灌片,管道设计流量0.042~0.833m3/s,共布置5条干管,5条支管以及13条分水口支管;分别为姜家输水总干管、姜家输水左、右干管、二圣输水左干管、二圣输水右干管、小桥村输水支管、黄家坝输水支管、清溪口输水支管、巴山输水支管、后坝输水支管以及13条分水口支管;干支管桩号总长为70815.03m,实际斜长99419m,管径为DN200-DN800,管材为离心球墨铸铁管,同时在分水口支管末端共需新建3座200m3中转水池。
3、骨干渠系建筑物及配套设施:输配水管道设有检修阀、控制阀、分水阀、止回阀、排气阀以及排泥阀等设施共566处,其中检修阀167处,控制阀31处,分水阀82处,止回阀3处,排气阀148处,排泥阀135处。
4、用水量测及信息化工程:包括基础感知系统建设、智慧运管平台建设、信息化配套设施建设;其中础感知系统建设包括液位流量监测站7套、土壤墒情及气象站3套、阀门远程控制系统113套、智能泵站2套、视频监控摄像头7个、量测水监测站113套。
四、工期及征占地
(一)基本同意工程总工期24个月。
(二)原则同意初设阶段建设征地实物调查成果。永久占地10.62亩,临时占地722.75亩。
五、工程投资
工程投资和资金来源以区发展改革委批复为准。
六、其他
(一)请项目法人完善开工前相关手续,及时开工建设。项目法人应自工程开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开工备案。
(二)请项目法人按照按照审查意见要求和批复的设计文件、投资规模,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标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制度,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应办理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手续,同时,抓紧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编制、审定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确保工程如期建成。编制施工期间的防汛度汛方案,并按规定报批。
(三)本行政许可决定有效期为三年,自签发之日起计算。期满后,若该工程未开工建设,本许可决定自行失效。需延续有效期的,你单位须在有效期届满前三十日提出延续申请。
附件:巴南区观景口水库中型灌区新建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重庆市巴南区水利局
2025年3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巴南区观景口水库中型灌区新建项目
初步设计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2025年3月3日,重庆市巴南区水利局在区水利局410会议室召开了《巴南区观景口水库中型灌区新建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以下简称《初设报告》)专家评审会。参加会议的单位有:项目法人重庆巴洲大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区水利局、勘察单位重庆图强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重庆江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会议组成专家组(专家名单附后),会前详细审阅了《初设报告》,会上听取了项目法人和勘察、设计单位的汇报,并进行了充分讨论,专家组提出了补充修改意见。
2025年3月12日,勘察设计单位报送了修改完善后的《初设报告》。经专家组审核,形成专家评审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必要性
观景口水库中型灌区位于巴南区东部,是水稻、玉米、红薯洋芋等主要粮食生产区。灌区规划范围涉及巴南区东温泉镇、木洞镇、二圣镇、姜家镇、丰盛镇和天星寺镇共6个镇24个村(社区),设计灌溉面积5.17万亩。灌区已实施大量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田间工程配套逐步完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已大幅改善,但现有水源工程的输配水渠系建设不完善,未有效利用灌区内水源工程丰富水量。观景口中型灌区纳入了《重庆市水网建设规划报告》《重庆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2022-2035)》。观景口中型灌区建成后,通过充分利用骨干水源,构建本地区完善的灌溉供水保障体系,并通过灌溉渠系配套,打通水网工程“最后一公里”,引水输水工程得到补充和完善,灌区内耕地水源得到更好保障,现有中低产田将逐步建设成高标准农田并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工程建设是必要的。
二、水文
(一)基本资料
观景口中型灌区所在的五布河干流上有白鹤水文站,本次收集到该站有1959~2016年实测径流系列。
基本同意采用白鹤水文站为工程径流计算、设计洪水的参证站。
(二)径流
径流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成果基本合理。
根据插补延长的白鹤水文站1959年4月~2016年3月共57年径流系列频率分析,多年平均流量为4.70m3/s。按水文比拟法计算,观景口水库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7.3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3014万m3。
(三)洪水
基本同意各场址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及成果。
根据白鹤水文站1959~2016年实测暴雨资料,采用推理公式法推算的提灌站以及各灌区跨河、临河建筑物设计洪水成果。
根据白鹤水文站历年各月最大流量散布图和施工设计要求,分期时段划分为8个分期。时段分期洪水采用白鹤水文站分期设计洪水成果,经水文比拟法移用至各场址处。
(四)水位流量关系
基本同意采用堰流公式推算的各场址控制断面水位与流量关系成果。
三、工程地质
(一)区域地质条件与地震
工程区位于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I级)之重庆台坳(II级)之的重庆陷褶带(III级)之华蓥山穹褶带(Ⅳ),工程区构造简单,主要发育北北东向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少见,右侧距离长寿—遵义基底断裂较远,工程区主要位于明月峡背斜和桃子荡背斜之间,洛碛向斜附近。
构造形迹主要以褶皱为主。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本灌区涉及东温泉镇、姜家镇、二圣镇及木洞镇,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抗震设防烈度Ⅵ度,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参数0.35s。
区域地质条件及地震评价基本恰当。
(二)姜家片区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本工程区域均位于浅丘陵地带,属构造剥蚀、侵蚀地貌。基岩埋深普遍不大,构造裂隙不发育,仅发育层间裂隙及风化裂隙。工程区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s)、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和冲洪积粉质粘土(Q4alp)堆积层;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地层。场地地形、岩性、构造简单,无严重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区地势呈缓~斜坡状,地质结构较单一,环境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场地整体稳定性良好,适宜兴建管线工程。
新建输水管道姜家片区管道沿线基岩零星出露,出露基岩岩性为砂岩和泥岩,分布覆盖层包括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残坡积粉质粘土及冲洪积粉质粘土等,土体覆盖层主要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可塑状,厚0.30~5.80m,其次为冲洪积粉质粘土,软塑~可塑状,厚1.90~5.10m,再次为人工填筑土,稍密状,厚0.50~0.80m,全线以明挖浅埋为主,无深基坑及高填方边坡,无严重不良地质现象存在,可选择工程力学性能较好的土层或基岩作为管线、镇墩、支墩基础持力层。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基本查明,岩土参数建议值基本恰当,管线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基本合理。
(三)二圣片区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本工程区域均位于浅丘陵地带,属构造剥蚀、侵蚀地貌。基岩埋深普遍不大,构造裂隙不发育,仅发育层间裂隙及风化裂隙。工程区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s)、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和冲洪积粉质粘土(Q4alp)堆积层;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地层。场地地形、岩性、构造简单,无严重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区地势呈缓~斜坡状,地质结构较单一,环境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场地整体稳定性良好,适宜兴建管线工程。
新建输水管道姜家片区管道沿线基岩零星出露,出露基岩岩性为砂岩和泥岩,分布覆盖层包括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残坡积粉质粘土及冲洪积粉质粘土等,土体覆盖层主要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可塑状,厚0.50~3.30m,其次为冲洪积粉质粘土,软塑~可塑状,厚1.60~4.00m,再次为人工填筑土,稍密状,厚0.50~1.00m,全线以明挖浅埋为主,无深基坑及高填方边坡,无严重不良地质现象存在,可选择工程力学性能较好的土层或基岩作为管线、镇墩、支墩基础持力层。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基本查明,岩土参数建议值基本恰当,管线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基本合理。
(四)木洞片区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本工程区域均位于浅丘陵地带,属构造剥蚀、侵蚀地貌。基岩埋深普遍不大,构造裂隙不发育,仅发育层间裂隙及风化裂隙。工程区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s)、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和冲洪积粉质粘土(Q4alp)堆积层;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地层、侏罗系上统遂宁组地层和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地层。场地地形、岩性、构造简单,无严重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区地势呈缓~斜坡状,地质结构较单一,环境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场地整体稳定性良好,适宜兴建灌区工程。
新建输水管道姜家片区管道沿线基岩零星出露,出露基岩岩性为砂岩和泥岩,分布覆盖层包括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残坡积粉质粘土及冲洪积粉质粘土等,土体覆盖层主要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可塑状,厚0.60~2.50m,其次为冲洪积粉质粘土,软塑~可塑状,厚0.60~0.90m,再次为人工填筑土,稍密状,厚0.50~0.80m,全线以明挖浅埋为主,无深基坑及高填方边坡,无严重不良地质现象存在,可选择工程力学性能较好的土层或基岩作为管线、镇墩、支墩基础持力层。
新建一级提灌站位于河岸浅滩之上,周边基岩零星出露,岩性为砂岩,覆盖层为冲洪积粉质粘土,厚0.60~0.90m,可选择弱风化砂岩为基础持力层。新建高位水池(二级提灌站)位于丘陵斜坡之上,周边基岩零星出露,岩性为泥岩,覆盖层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厚0.50~0.80m,可选择弱风化泥岩为基础持力层。新建高位水池位于丘陵斜坡之上,周边基岩零星出露,岩性为泥岩,覆盖层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厚1.00~1.30m,可选择弱风化泥岩为基础持力层。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基本查明,岩土参数建议值基本恰当,管线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基本合理。
(五)天然建筑材料
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可于麻柳嘴镇采石场购买,料源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灰岩,储量和质量均能满足工程要求,姜家灌片综合运距为45.0km,二圣灌片综合运距为35.0km,木洞灌片综合运距为33.0km。
天然建筑材料外购料场建议基本适宜。
四、工程任务与规模
(一)工程任务
基本同意工程任务为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农村人畜饮水。
设计灌溉面积5.17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4.1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99万亩。农村人畜饮水解决东温泉、姜家、木洞镇约2.4万农村人口及2.6万头牲畜供水。
(二)设计水平年及设计保证率
基本同意本工程设计水平年为2030年。
基本同意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农村人畜饮水设计保证率为95%。
(三)供需水平衡分析
1.城乡供水
基本同意城乡供水预测成果,城乡供水多年平均毛需水量为9607万m3 。
2.灌溉需水
基本同意灌溉定额及灌区需水预测成果。观景口灌区多年平均田土综合净定额为147m3/亩,多年平均灌溉净需水量760万m3,考虑灌溉水利用系数,灌区多年平均毛需水量为938万m3。
3.灌区水量平衡
基本同意径流调节计算方法及成果。
经长系列径流调节计算,灌区主要水源多年平均供水量总计10462万m³,其中观景口水库供水量10092万m3,当地小型水利设施供水量370万m³。多年平均城乡生活供水量9545万m³,供水保证率为98.68%;灌溉供水量917万m3,灌溉保证率为91.38%,满足设计要求。
(四)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基本同意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工程由渠首工程、输配水工程、骨干渠系建筑物及配套设施、用水量测及信息化工程组成。渠首工程主要为木洞提水灌片进行补水,设计流量为0.198m3/s,新建木洞一级提灌站、木洞二级提灌站各1座,同时在木洞一级、二级提灌站扬水管道末端各新建1座2000m3中转水池,新建管道桩号总长度9616.64m,实际斜长13097.47m。输配水工程主要为姜家灌片以及二圣灌片,管道设计流量0.042m3/s~0.833m3/s,共布置5条干管,5条支管和13条分水口支管;分别为姜家输水总干管、姜家输水左、右干管、二圣输水左、右干管、小桥村输水支管、黄家坝输水支管、清溪口输水支管、巴山输水支管、后坝输水支管和13条分水口支管;干支管桩号总长为70815.03m,实际斜长99419m,管径为DN200-DN800,管材为离心球墨铸铁管,同时在分水口支管末端共需新建3座200m3中转水池。输配水管道设有检修阀、控制阀、分水阀、止回阀、排气阀以及排泥阀等设施共566处,其中检修阀167处,控制阀31处,分水阀82处,止回阀3处,排气阀148处,排泥阀135处。用水量测及信息化工程包括基础感知系统建设、智慧运管平台建设、信息化配套设施建设,其中基础感知系统建设包括液位流量监测站7套、土壤墒情及气象站3套、阀门远程控制系统113套、智能提灌站2套、视频监控摄像头7个、量测水监测站113套。
五、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一)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
基本同意灌区确定的工程等级。
本工程木洞一级提灌站等别为III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木洞二级提灌站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灌区渠(管)道工程等别为V等,灌区管(渠)道以及附属永久性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基本同意灌区确定的洪水标准。
本工程木洞一级提灌站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设计洪水标准采用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采用100年一遇;灌区管(渠)道以及附属永久性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采用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
(二)工程合理使用年限
基本同意工程确定的合理使用年限。
木洞一级提灌站以及扬水管道附属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木洞二级提灌站以及扬水管道附属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为30年,灌溉管(渠)道合理使用年限为20年。
(三)抗震设防标准
基本同意抗震设防标准。
(四)工程选址及选线
1. 提灌站选址
基本同意提灌站选址方案。
经提灌站站址综合比选,提灌站站址选择在五布河干流五布电站拦河堰上游左岸90m处。
2.供水、灌溉输水线路选择
基本同意灌溉输水线路选择。
灌区主干管线路主要沿公路布置。
灌区拟定了输水线路方案一和方案二进行比较,其中方案一沿各灌片等高线进行布置。方案二沿着公路布置。经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方案二。
(五)建筑物型式选择
1.输水方式
基本同意采用管道输水。木洞渠首工程采用提水,其余采用管道重力自流输水。
2.管道材料选择
基本同意扬水管道采用钢管,自流管道采用离心球墨铸铁管。
3.提灌站型式选择
基本同意提灌站型式选择。
木洞一级提灌站采用矩形竖井型式;木洞二级提灌站采用地面集成型式。
(六)工程总布置
1.渠首工程
基本同意渠首工程总布置方案。
渠首工程主要为木洞提水灌片进行补水,设计流量为0.198m3/s,由木洞一级提灌站、木洞二级提灌站、中转池、扬水管道组成。木洞一级提灌站位于五布电站拦河堰上游左岸90m处,木洞二级提灌站位于小桥村委会北侧关口公路旁,同时在木洞一级、二级提灌站扬水管道末端各新建1座2000m3中转水池,新建管道桩号总长度9616.64m。
2.输配水工程
基本同意输配水工程总布置方案。
输配水工程共布置5条干管,5条支管以及13条分水口支管;分别为姜家输水总干管、姜家输水左、右干管、二圣输水左干管、二圣输水右干管、小桥村输水支管、黄家坝输水支管、清溪口输水支管、巴山输水支管、后坝输水支管以及13条分水口支管;干支管桩号总长为70815.03m,管径为DN200-DN800,管材为离心球墨铸铁管,同时在分水口支管末端共需新建3座200m3中转水池。
3.骨干渠系建筑物及配套设施
基本同意骨干渠系建筑物及配套设施布置方案。
输配水管道设有检修阀、控制阀、分水阀、止回阀、排气阀以及排泥阀等设施共566处,其中检修阀167处,控制阀31处,分水阀82处,止回阀3处,排气阀148处,排泥阀135处。
4.用水量测及信息化工程
基本同意用水量测及信息化方案。
用水量测及信息化工程包括基础感知系统建设、智慧运管平台建设、信息化配套设施建设;其中基础感知系统建设包括液位流量监测站7套、土壤墒情及气象站3套、阀门远程控制系统113套、智能提灌站2套、视频监控摄像头7个、量测水监测站113套。
(七)主要建筑物
1.渠首设计
(1)提灌站
木洞一级提灌站采用矩形竖井式提灌站,竖井井内净空尺寸为30.0m×6.0m×8.45m(长×宽×高,下同),建基面高程207.80m(1985国家高程系统,下同),井壁及底板厚度均为1.0m,采用C30W6钢筋混凝土浇筑。竖井共分两层,下层布置水泵及电机机组;上层布置开关配电柜、工具箱等。基础置于弱风化砂岩,承载力不小于200kPa。
木洞二级提灌站采用地面集成式泵房。泵房为钢制结构,外形尺寸为8.0m×6.0m×3.0m,建基面高程432.50m。基础置于弱风化泥岩,承载力不小于200kPa。
(2)中转池
基本同意新建2座中转水池。水池容积2000m3,中转池外轮廓尺寸为33.6m×16.4m×4.6m,两座水池底板高程分别为431.00m和566.00m。池壁及池底均厚0.4m,池顶厚0.2m,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浇筑。池内设0.3m×0.3m的C30钢筋混凝土支柱21根,间距3.1m×4.9m。基础置于弱风化泥岩,承载力不小于200kPa。
建议下阶段复核中转水池规模。
(3)扬水管道
基本同意扬水管线设计。
新建管道桩号总长度9616.64m,实际斜长13097.47m,均采用Q355B无缝钢管。一级提水干管长2956.6m,管道规格为D406×10mm;二级提水干管长5386.65m,管道规格为D406×8mm;大田坎提水支管长744.82m,管道规格为D406×8mm;中转池支管长213.62m,大湾支管长315m,管道均为K10级DN300的离心球墨铸铁管;水库灌溉支管长3000m,管道为K10级DN200离心球墨铸铁管。
2.输配水工程设计
基本同意输配水工程设计。
姜家灌片以及二圣灌片共新建5条干管,5条支管以及13条分水口支管,管道设计流量0.042m3/s~0.833m3/s;干支管桩号总长为70815.03m,实际斜长99419m,管径为DN200-DN800,管材为K9及K10级离心球墨铸铁管。管顶埋深按大于0.7m,在穿越道路、耕地或冲沟时,管顶埋深大于1.0m,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管道基础置于老土或基岩,承载力不小于120kPa,穿越公路后以C30混凝土路面恢复。穿越河道采用埋管方式通过,埋设深度不小于1.5m,采用0.3m厚C25混凝土包裹。
分水口支管末端新建3座200m3中转水池。水池净空尺寸为7.8m×7.8m×3.5m,边墙及底板均厚0.3m,顶板厚0.18m,均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浇筑,水池基础置于基岩或老土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
骨干渠系建筑物及配套设施共566处(检修阀167处,控制阀31处,分水阀82处,止回阀3处,排气阀148处,排泥阀135处)。
建议下阶段结合灌区管线及现场情况进一步优化管(渠)道附属建筑物工程量。
3.用水量测设计
基本同意本工程用水量测设计内容。
4.灌区信息化设计
基本同意本工程信息化设计内容。
六、机电及金属结构
(一)水力机械
1.基本同意木洞一级设置水泵机组3台、二级提灌站设置水泵机组2台。
2.基本同意各提灌站水泵型式,建议结合提灌站加大流量优化水泵机组主要参数选择。
3.基本同意各提灌站水泵安装高程。
4.基本同意各提灌站水泵附属设备及辅机系统设计方案。
5.基本同意各提灌站主要水力机械设备布置。
(二)金属结构
基本同意金属结构方式。
(三)电气
1.供电范围及供电要求
本工程新建提灌站2座。工程所有提灌站的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10kV线路“T”接或专线 1 回架空线10kV电网引入1路10kV电源分别至一级提灌站、二级提灌站的室外箱变。
基本同意提灌站的负荷等级及供电方式。
2.变配电系统
根据负荷分布情况,本工程每一个提灌站设专用变压器一座,提灌站变压器设置在泵房附近,负责提灌站低压供电。
提灌站10kV高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进线总计量(设置专用的计量单元),0.4kV/0.23kV系统采用单母线结线方式,电缆放射式配电。
基本同意提灌站的主接线方式及变配电系统方式。
3.电气设备选择
本工程木洞一级、二级提灌站新建变压器容量均为30kVA。10kV配电设备采用户外设备,0.4kV配电装置选用固定分隔式开关柜。
基本同意本工程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4.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基本同意本工程过电压保护及接地方案。
5.电气设备启动方式及控制
基本同意本工程提灌站电机采用软启动器降压启动方式;工程其余用电设备电机功率均比较小,全部采用全压启动方式。
(四)暖通及消防
基本同意暖通及消防设计。
七、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条件
工程区对外交通便利,施工场地条件较好,工程所需钢材、水泥、等均可在重庆城区购买,油料在附近乡镇购买。
施工条件陈述基本清楚。
(二)料场的选择与开采
管道部分混凝土采用自拌,泵房部分采用商品混凝土,砂石料在巴南区麻柳嘴镇白杨口购买,姜家灌片综合运距约45.00km、二圣灌片综合运距约35.00km、木洞灌片综合运距约33.00km;回填料利用开挖料。
料源规划基本可行。
(三)施工导流
导流建筑物为5级,导流标准为5年一遇,均采用土石围堰,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SL252-2017)的规定。本工程跨河导流时段选择大体可分为3类:木洞一级提灌站泵房施工选择12月~次年3月,导流时长4个月,14处跨主河道(纳入河道名录表内)均选择12~次年1月,导流时长2个月;14处跨小冲沟(未纳入河道名录,且枯期流量均小于1m3/s)均选择次年1月,导流时长1个月;汛前主体工程完工,汛期河道泄洪度汛。
施工导流基本可行。导流建筑物设计基本合理。
(四)主体工程施工
主体工程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配置的主要机械设备基本可行。
(五)施工交通运输
1.利用现有道路作为对外交通基本可行。
2.工程区共计新建施工道路29.76km,路面宽为3.5m,采用泥结石路面。场内施工交通运输规划基本可行。
(六)施工工厂设施
规划的施工工厂设施项目、生产规模、主要机械设备基本可行。
风、水、电、通信及照明规划基本可行。
(七)施工总布置
1. 施工总布置的规划原则及分区规划可行。
2. 出渣及土石方平衡利用规划基本可行。
3. 管道施工全部采用临时占地,施工临时占地总计722.75亩,施工总布置基本可行。
(八)施工总进度
施工总进度编制基本可行,总工期24个月。
八、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一)建设征地处理范围
基本同意工程建设征地范围临时用地范围。
(二)实物指标
本工程共涉及土地面积733.37亩,不涉及专项设施,不涉及搬迁人口和房屋拆迁。工程永久征收土地10.62亩,临时征用土地722.75亩;永久征地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不涉及生态红线等敏感区。
(三)征地移民安置(估算)投资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方案及补偿费基本可行。
九、水土保持设计
(一)同意工程建设方案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地分析,同意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地评价。
(二)同意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分区。
(三)同意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同意水土保持施工组织、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四)同意水土保持监测方案设计及管理设计。
十、环境保护设计
(一)同意工程方案“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本项目所在区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不在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内。本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
(二)同意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和标准。
(三)同意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环境敏感点调查结果。
(四)同意对地表水、生态、土壤、人群健康等各环境要素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五)同意各项环境保护对策;同意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十一、工程管理
(一)同意工程建设期由重庆巴洲大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建成后移交给重庆市巴南区东温泉水利站,负责后期的灌区运行管理。
(二)基本同意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和设备采购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
(三)基本同意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四)基本同意确定的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五)基本同意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措施设计。
十二、节能评价
(一)工程建成后综合发挥供水、灌溉等效益,工程综合能耗指标低,工程布置和建筑物设计、机电设备选型、施工组织设计基本符合节能要求。
(二)基本同意报告提出的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的能耗量,以及主要的节能降耗设施设计。
十三、设计概算及资金筹措
(一)设计概算
1.设计概算编制采用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重庆市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21年版)》(渝水建〔2021〕7号)及其配套定额、文件,符合现行规定。
2.基本同意修改后的人工预算单价、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施工机械台时费等基础价格。
3.基本同意修改后的建安工程单价分析和费用计算。
4.经审核,按2025年1月价格水平计算,工程总投资为24927.9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4804.92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费1741.71万元,施工临时工程费1205.60万元,独立费用2112.84万元,基本预备费993.25万元。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助费3290.28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565.31万元,环境保护工程投资214.00万元。
详见附表:巴南区观景口水库中型灌区新建项目设计概算审核表。
设计概算最终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意见为准。
(二)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方案为上级财政资金和地方自筹。地方自筹部分通过财政预算、地方债券、业主自筹等多渠道解决。
十四、项目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
基本同意经济评价采用的方法和结论。经分析计算,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6%,经济净现值大于0,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满足规范规程要求。
附表:巴南区观景口水库中型灌区新建项目设计概算审核表
专家组长:
2025年3月12日
附表:
巴南区观景口水库中型灌区新建项目设计概算审核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建安工程费 |
设备购置费 |
独立费用 |
合计 |
Ⅰ |
工程部分投资 |
|
|
|
20858.32 |
|
第一部分 建筑工程 |
14804.92 |
|
|
14804.92 |
一 |
管道工程 |
13951.43 |
|
|
13951.43 |
二 |
建筑物工程 |
603.49 |
|
|
603.49 |
三 |
供电设施工程 |
250.00 |
|
|
250.00 |
|
第二部分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
197.38 |
1544.33 |
|
1741.71 |
一 |
泵站设备及安装工程 |
71.71 |
358.67 |
|
430.38 |
二 |
信息化与自动化系统设备与安装工程 |
125.67 |
1185.66 |
|
1311.33 |
|
第三部分 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
|
|
|
|
|
第四部分 施工临时工程 |
1205.60 |
|
|
1205.60 |
一 |
导流工程 |
124.99 |
|
|
124.99 |
二 |
施工临时交通工程 |
357.12 |
|
|
357.12 |
三 |
施工临时供电 |
49.50 |
|
|
49.50 |
四 |
施工房屋建筑工程 |
45.00 |
|
|
45.00 |
五 |
其它施工临时工程 |
233.68 |
|
|
233.68 |
六 |
安全生产费 |
395.31 |
|
|
395.31 |
|
第五部分 独立费用 |
|
|
2112.84 |
2112.84 |
一 |
建设管理费 |
|
|
318.70 |
318.70 |
二 |
工程建设监理费 |
|
|
318.87 |
318.87 |
三 |
联合试运转费 |
|
|
10.71 |
10.71 |
四 |
生产准备费 |
|
|
127.65 |
127.65 |
五 |
科研勘察设计费 |
|
|
746.90 |
746.90 |
六 |
其他 |
|
|
590.01 |
590.01 |
|
一至五部分投资合计 |
16207.90 |
1544.33 |
2112.84 |
19865.07 |
|
基本预备费 |
|
|
|
993.25 |
|
静态总投资 |
|
|
|
20858.32 |
Ⅱ |
专项部分投资 |
|
|
|
4069.59 |
一 |
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补偿投资 |
|
|
|
3290.28 |
二 |
环境保护工程投资 |
|
|
|
214.00 |
三 |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 |
|
|
|
565.31 |
Ⅲ |
工程投资总计(Ⅰ~Ⅱ合计) |
|
|
|
|
|
总基本预备费 |
|
|
|
993.25 |
|
静态总投资 |
|
|
|
24927.91 |
|
价差预备费 |
|
|
|
|
|
建设期融资利息 |
|
|
|
|
|
总投资 |
|
|
|
24927.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