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3009307113F/2025-00004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法制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巴南区信访办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2-25 | [ 发布日期 ] | 2025-02-25 |
重庆市巴南区信访办公室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区信访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市、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严格对标《2024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任务,锚定“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目标,坚持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深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防范化解矛盾风险,着力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法治轨道上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突出政治引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2024年,通过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职工大会、支部大会等累计40余次,以学原文、讲专题党课、交流研讨等形式,切实推动干部职工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决策部署,深化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信访工作实践,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实际行动。
(二)突出常态学习,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作为办理论学习“第一议题”、常设议题,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办党组以上率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信访法治化工作,深入改革创新信访工作责任落实、纵深推进《信访工作条例》全面贯彻落实,切实把中央、市、区具体部署转化为信访工作实际行动,以高质量的信访工作为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突出法治宣传,抓好《信访工作条例》和信访工作法治化宣传贯彻落实。一是注重普法教育宣传。将《信访工作条例》纳入“八五”普法重要内容,以《信访工作条例》集中宣传月为契机,开展集中性群众宣传活动,全区各级各部门利用单位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内部工作群等载体转发《条例》及信访法治化宣传重点稿件20余条,发放《条例》及信访活动“四应当七禁止”宣传折页、重庆市信访法治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1.9万余份、覆盖群众3万余人次。加强信访法治宣传,在区信访接待大厅以及镇街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宣传版面,强化依法履职意识,积极引导群众依法表达信访诉求,制发《关于推广使用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和工作指南的通知》,印发导引图、工作指南4550份,宣传手册2000余份、书籍资料80余套,制定“干部篇”“群众篇”,促进信访事项办理、信访人行为“双向”规范。二是将法治宣传融入办信接访工作。把《信访工作条例》和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学习宣传融于办信、接访工作的全过程,通过答复意见、处理意见、接访、下访、在接访场所发放、摆放宣传资料供群众取阅等形式,向群众宣传依法上访受保护,违法上访受追究。结合领导干部接访下基层,将法治宣传深入到各个镇街的接访工作中,将普法贯穿接访全过程中。三是开展业务培训宣传。针对部分镇街、部门网上信访、办信接访、矛盾纠纷排查等基础业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由区信访办领导带队,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各镇街、部门点对点、手把手指导。主动安排区信访办工作人员到市信访办学习锻炼,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加强到信访办实岗锻炼干部信访业务能力培养,通过系列举措,全区各级各部门按照《信访工作条例》要求依法依规办理信访事项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群众依法信访意识逐步形成。
(四)突出多管齐下,着力提升法治信访工作综合质效。紧紧围绕推进信访法治化目标和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五个法治化”工作重点,促进信访工作行为和群众信访行为“双向规范”。一是注重分类处置。坚持依法依规分类处置,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各级各部门在协调解决信访问题时,均要求落实法务人员参加。二是着力解决违法上访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违法上访、非法维权”治理,加强信访法治宣传,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精神,公、检、法、司、信访等部门联动配合,成立依法处置工作专班,加强固定证据收集,对缠访闹访、煽动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法处置。2024年,累计依法处置违法上访25人次。三是建立“四项机制”,加强源头治理。建立动态风险提醒机制、定期排查研判机制、初信初访防范化解机制、行业长效治理机制,提示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四是立足“三个强化”,化解信访积案。坚持以“事要解决”为核心,强化分类包案、攻坚化解、督促指导,加大对信访积案协调化解力度。
二、存在的主要不足
2024年,区信访办虽然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干部职工重视业务学习,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存在现用现学现象。尤其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信访事项情况复杂,这考验工作人员要利用法律知识为信访群众释法明理,由于部分从事信访工作人员存在学法用法不系统不全面不深入等问题,回应群众诉求时政策法规解释不到位,工作不规范,知识掌握广度不够。二是普法方式创新还有待加强。在普法宣传上只立足于常见条幅、电子屏等老旧方式,不能积极开拓创新,利用百姓喜闻乐见方式进行普法宣传。三是信访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工作人员在推进依法分类处理群众诉求上质效不高、信访事项转送交办不精准、部门依法履职不到位、程序性办结等问题。四是法治信访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群众“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错误观念依然存在,认为司法途径耗时长、成本高,不如“走信访”来得方便。还有的群众诉求不合理不合法,对处理意见不理解、不接受,缠访、闹访现象依然存在。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与贯彻市委六届历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和信访工作法治化有机结合,精心组织开展专题学习,专题学习研讨,在学思践悟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认同、强化政治担当,用心用情用力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
(二)持续加大信访法治宣传力度。坚持把信访工作相关法律制度纳入法治宣传第八个五年规划的内容,着力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坚持法治信访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引导来访群众依法逐级走访,创新信访法治宣传教育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总结提炼和推广信访法治化建设工作实践经验。
(三)持续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紧紧围绕“五化”和“三到位一处理”要求,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信访矛盾,坚持依法分类处置,对应当通过仲裁、诉讼、复议、申诉等渠道解决的事项,导入相应程序依法依规处置。加大对违法信访行为的依法处置力度,加强固定证据收集,完善设施设备,公、检、法、司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统一思想、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