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建发电站,每年创收200余万元!巴南这个园区,牛!
不久前,巴南区的界石标准厂房、惠科蓝月亮、新科城市广场三个超充站正式投用。这三个超充站不仅均位于重庆数智产业园(以下简称“数智产业园”),电源都来自光伏发电。
那么,为三个超充站提供电力的光伏发电站建在哪呢?
“就在我们头顶。我们利用园区标准厂房的闲置屋顶建设了约5万平方米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数智产业园综合能源中心主任权立介绍,这个今年1月份建成投用的厂房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年发电量可达420.345万千瓦时,不仅能为园区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每年还能为园区创收200余万元。
盘活资产 打造标准厂房光储充一体化项目
在权立引导下,记者走上数智产业园内一家企业的厂房屋顶,只见一块块光伏板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屋顶,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整个数智产业园内标准厂房的屋顶面积约有5万平方米,此前长期闲置。”权立介绍,长期闲置的屋顶每年却要耗费维护、管理等费用近15万元。
为了降低屋顶维护费用,数智产业园曾尝试种花、种草等多种方案,却始终未能取得满意效果,也未能充分发挥屋顶的利用价值。
重庆市“十四五”规划提出聚焦创新和绿色发展,推动能源产业的结构重塑和新业态发展,这让巴南相关部门找到了方向。
在巴南区委、区政府牵线搭桥下,数智产业园与重庆能源集团经过多次磋商,于2024年8月签订了建设标准厂房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将利用数智产业园的闲置屋顶建设光伏发电系统。
随后,通过细致勘察与评估,在确保屋顶结构能够承载光伏设备的前提下,依据屋顶面积、光照条件等因素,双方精心设计了总装机容量为4.98峰值兆瓦的光伏发电系统,同时配备32台逆变器,以保障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一举多得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0吨
今年1月3日,随着最后一块光伏板安装就位,数智产业园内11栋楼宇屋顶布满光伏板,数智产业园标准厂房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太阳能发电系统全面启动,并成功连入电网,园区内共32家企业接入光伏。
标准厂房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建成投用后,数智产业园和企业很快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绿色红利。
数智产业园南投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综合能源运营部负责人陈锐向记者展示了光伏使用以来园区电量表分析图:在1-2月日照不充分的情况下,光伏发电约41万千瓦时,企业用电约18万千瓦时,余电上网约22万千瓦时,“未来,预计该项目每年将为园区创收200余万元。”
“光伏接入企业,显著降低园区企业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陈锐介绍,据测算,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0吨,将为园区实现“双碳”目标起到重要作用。此外,标准厂房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为园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有效降低了用电成本,预计每年可节省电费近百万元。
“屋顶分布式光伏实现了园区节能减排,在建筑维护上也为园区节能减耗。”权立介绍,目前厂房屋顶的维护、管理成本降低了30%左右,“光伏建成后,覆盖了楼顶90%的面积,在面临极端暴雨、阴雨连绵天气时,楼顶防水层不再直接面对雨水冲刷,提高了楼顶防水层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次数,节省了费用开支。”
清洁能源 探索多元化绿色发展新路径
目前,距每年夏天用电高峰期还有近三个月时间。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已有不少数智产业园企业负责人表达了对标准厂房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的认可:“有了光伏发电,夏天应该就不用担心限电了”“不限电了,企业就能开足马力生产,今年的产量和产值有望实现新突破了”……
权立介绍,夏天日照充足,屋顶光伏发电也将进入高峰期,供给园区企业绰绰有余,这将为企业稳产增产打下坚实提供有力支撑。
实际上,数智产业园标准厂房光伏储充一体化项目的受益者并不局限于园区内。
“我们在规划利用闲置厂房打造光伏屋顶时,也同步规划了光储充一体化超充站。超充站的服务范围以园区周边为主,逐步向周边乡镇覆盖。”3月17日,在权立引导下,记者来到惠科蓝月亮超充站时正看到不少新能源汽车在此充电,“超充站最快能达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让每一个在园区的工作人员以及园区访客都能享受到绿色能源的便捷、优惠。”
从闲置屋顶到绿色能源“发电站”,从传统能源依赖到清洁能源自给自足,数智产业园通过光伏发电、储能和超充站建设,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下一步,数智产业园还将开拓分布式储能和共享储能项目、双碳数字化管理平台、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项目、公共建筑及工商业企业能效管理项目、能源小镇实验项目、绿色公建项目、虚拟电厂项目、学校医院分布式光伏结合低碳节能托管服务等综合能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