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街道:打造“巴适小院”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干净整洁的乡村马路,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房前屋后绿植辉映,在巴南区惠民街道,精心打造的“巴适小院”已成为村民们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
近年来,巴南区惠民街道始终坚持以党建统领为抓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治理新模式,聚焦乡村院落治理重难点问题,率先在街道下辖各村启动“巴适小院”创建工作,积极助力乡村院落微治理,着力提升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效能。
▲沙井村文家园巴适小院特色活动轮番上演
镜头聚焦》》
“巴适小院”建设 书写美好生活的乡村新画卷
面坊垭口院落位于巴南区惠民街道沙井村大沟社,这里四周良田环绕,远山如黛,近处省道穿行而过,院落内共有10栋房屋,居住着8户居民、22人。
“现在,住在这里真是舒心!”70岁的村民李大爷笑着说,“我们家前是田、后是山,空气好,日子也过得踏实。”现在,“巴适小院”建设后,院落内的生活设施日益完善,家家都有宽敞的院坝,通户的人行便道平坦整洁。
▲环境焕新,巴适小院里洋溢着居民的幸福笑容。
小院的建设是村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据沙井村书记介绍,自从“巴适小院”建设推进以来,面坊垭口院落村民们积极响应,主动与项目设计师沟通改造诉求,利用老物件就地取材打造精美院落。“谁家有事一喊,大家都会来帮忙。这么多年了,院里就像一个大家庭,邻里感情特别好。” 村民李阿姨表示。
“巴适小院”建设正让村庄焕发新生机。现在,改造的砖墙房与仍保留的土墙房交相辉映,盘活打造的村民议事堂成为村民们沟通交流、活动议事的新场地,随处可见的村民公约正成为村民们日常生活的座右铭。淳朴的民风和向上的精神正共同营造出一幅幸福生活的画卷。
书记访谈》》
推进“党建统领·百村振兴”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叶奇 巴南区惠民街道党工委书记
我们街道坚持把党建统领作为贯穿社区治理始终的一根“红线”,持续推动“党建统领·百村振兴”,以“巴适小院”创建为重要抓手,通过强党建、建机制、抓合力,推动乡村“院落微治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优选了12个院落试点,通过健全目标责任体系,明确9项服务清单,强力推进创建,目前已有9个院落通过区级验收并正式授牌。同步还建立起“院落长”制度,选优配强12名院落长,带动村民积极参与自治事务,推动形成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村民参与的良好治理氛围;通过“一对一”联系机制,由干部直接联系院落长,解决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以治理为抓手,我们组建院落治理小组,制定院规院训,设立百姓说事点,广泛收集民意,协助解决实际问题。硬件设施逐步完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文明乡风持续提升。通过“四联共建”模式,整合50余家联建单位力量,助力院落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推动群众生活品质全面提升。
▲随处可见的“老物件”完美融入巴适小院景观
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党建统领,完善“村党委—网格党支部—院落长”五级组织体系,推广党员分类管理,创新“数字赋能”模式,借助“巴小智”平台,实现基层事务在线治理、高效联动。目前,已化解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68件,惠及244户村民,进一步巩固了乡村治理的基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