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30092935406/2025-00008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法制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巴南区李家沱街道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2-25 | [ 发布日期 ] | 2025-03-04 |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李家沱街道办事处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李家沱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区各项部署,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思想引领,加大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贯彻
一是加强工作领导。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制度。党政主要负责人结合年度述职述廉开展述法,并组织开展测评。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2024年配齐司法所所长1名,结合机构改革,设置司法工作岗、综合执法岗、城管执法岗,配齐配强岗长3人,工作人员70人,充实法治工作力量。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街道年初制定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计划表,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关内容5次,党工委会“第一议题”专题学习2次,购买《中国共产党》《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等书籍250本,大力学习弘扬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领导干部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三是加强普法教育。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等法治宣传活动122场,打造法治宣传阵地25个,夯实依法行政基础。通过邀请法律顾问结合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围绕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应诉、法律援助等方面为机关、村居干部作培训,取得较好效果。辖区“法律明白人培训”、“宪法宣传周”活动分别被市法治报宣传报道。持续推广“重庆村居法务”微信平台,1-12月,村居民咨询法律顾问相关法律知识1380人次。
(二)强化服务保障,提升基层治理能效
一是按要求完成街道辖区3家企业的注销工作,有效清理僵尸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对街道国有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统计,并完成评估、上账等程序,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二是加强经费支出管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公开、绩效评估等程序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三)强化便民利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打击非法集资,优化营商环境。针对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街道开展了多次打击行动,有效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办事效率。2024年新办营业执照2433份,食品经营许可证533份,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坚持证照分离,压缩审批流程。坚持“证照分离”改革,压缩企业审批事项与审批流程,降低了企业准入门槛。同时,积极推行宽进严管的市场准入准营体系,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了市场秩序的稳定。
三是优化政务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便民服务中心入驻服务事项达108项,实现了就业、社保、医保、低保等事项的掌上可办、线上可办;市场监管所在办事大厅设立了事务自助办理区和红岩党员示范岗,加强了引导服务。
四是完善服务机制,做实企业走访。将企业走访工作要求进行进一步拆解,形成“重点企业走访”、“常态化走访”、“服务专员面对面、一对一”等多个企业服务机制制度,在企业服务上总结出“3个1”工作法,即“1次电话寻访、1次实地走访、1次事后回访”,让企业始终感受到政府有关注、帮扶有温度。
五是严格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环境。全覆盖检查辖区18家涉及职业病危害单位,开具行政执法文书8份;常态化开展其龙村、其龙服装城消防安全检查工作,今年来共开展执法检查2876次,开展行政执法8件(简易程序7件,普通程序1件),合计款罚1000元;整治城市“两违”773.79平方米,没收违法收入716225元;开展入江入河排污口巡查119次,排查并整治问题13起;核查“散乱污”企业32家,严控新增和规范整治存量;联系区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开展联合检查8次;规范各类占道停车1660起,查处占道停车8起,罚款480元,轻微免罚40起;规范占道施工46起,查处相关案件5起,罚款6200元;全年清理乱张贴、乱刻画、乱涂写1190处,查处乱张贴33起,罚款3050元。园林绿化执法工作查处相关案件4件,罚款10800元。生活垃圾执法工作查处相关案件20件,罚款3200元。设立了建筑垃圾运输临时检查点,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未按照核准时间、线路运输建筑垃圾等16类违法行为开展执法检查,对突出的风险隐患露头就打,处理相关案件6件,共罚款14000元。
(四)规范行政决策,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
一是抓法治保障。按要求按程序开展了法律顾问采购工作,并督促法律顾问积极履职。1-12月累计审查文件244件,参加会议10次,为街道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二是抓制度先行。修订、制定《李家沱街道收发文管理制度》《李家沱街道会务活动管理制度》《李家沱街道报表管理制度》《李家沱街道收文办理情况督办管理制度》等内控管理制度10余个,优化办事流程、规范内部管理。
三是抓规范性文件管理。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员1名,清理上报规范文件0个,2024年未制定规范性文件。
四是抓政务信息公开。按照《李家沱街道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流程(试行)》,严格落实“三审三校”流程,通过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务信息314条。2024年街道接到依申请公开4件,2023年结转1件,共计5件。其中予以公开1件,部分公开2件,不予公开1件,结转下年度1件。
五是抓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全年行政复议案件共3件,行政诉讼案件2件。街道认真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要求,出庭率100%。
(五)推进体制改革,强化规范化建设
一是积极推行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现了行政执法力量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构建了“法定执法+赋权执法+委托执法”的综合行改执法新模式。制定了《李家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方案》,厘清法定行政执法事项27项,承接全区通用赋权执法事项15项,自选赋权执法事项27项,依法接受委托执法事项30项,依托现有“141”治理模式,合理统筹优化执法力量,全面运用全市统一的“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开展执法办案。
二是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城管大队严格践行“721”工作法,开展法制帮扶,加强文明执法、践行人性化执法理念。通过建立并坚持“每月一学”和新队员“一对一”传帮带制度等方式,提高了城管队员的执法水平和网格化管理水平。同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均按要求进行网上公示。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开展执法记录仪开机情形、使用专项培训,加大了执法记录仪录制内容和执法全程录像检查。
三是全面开展执法人员培训。街道多次组织机关执法人员参加“掌上执法”业务及相关执法程序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六)强化多元调解,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一是打造特色工作室。结合多元调解“融网进楼”工作,指导光明社区成立“老田”工作室。通过主动收集问题,建立议事制度,抓住民心,帮助居民解决矛盾纠纷。2024年,“老田”工作室被市法治报、巴南区融媒体中心宣传报道。
二是完善调解体系。街道设置1个行政调解委员会、24个人民调解委员会、2个派驻调解工作室。聘请村居法律顾问5名,培养法律明白人116名,选任调解员30余名,形成了“法律顾问+村居干部+法律明白人+调解员+网格员”的多元调解骨干体系。
三是调解成效显著。联合各部门和各调委会依法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录入人民调解案件1009件,全面完成调解力指数指标。另外,积极开展诉调工作,今年以来接受法院委派78件诉调案件,调解成功8件,调解成功率10.3%。
(七)加强平安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全面落实“平安建设一把手”责任清单。街道党工委会议定期调度辖区各类重大矛盾纠纷,研判处置疑难问题,推动矛盾纠纷稳控化解。截止12月,街道党工委会议专题研判累计11次。
二是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坚持各村(社区)每周排、街道半月排,重点关注邻里纠纷、婚恋纠纷、物业纠纷等矛盾突出领域,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在小、处置在早。截止12月,共排查矛盾纠纷1072件次,其中成功化解1012件次,稳控31件次,推进化解29件。
三是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街道全面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健全完善法规制度体系,严格信访事项办理程序,提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截至目前,街道召开信访工作法治化培训2次,开展宣传活动4次,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办件水平和群众的法治意识。
二、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党政主要负责人领导作用,把法治政府建设与街道发展总体规划,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查、同考核。二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今年,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均为广大干部职工上廉政党课,提高大家的廉洁意识。三是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党政主要领导履职清单,纳入各级领导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全年召开4次党工委会议,研究落实全面依法治区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四是落实法治保障,选聘优质法律顾问团队保驾护航,严格依法依规决策。五是认真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要求,出庭率100%。六是加强辖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辖区“法律明白人培训”、“宪法周”宣传活动被市法治报多次宣传报道。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财政收入普遍减少,各项工作经费被压缩,导致个别工作缺乏资金保障,部分工作推进缓慢。
(二)全区执法改革以来,部分区级赋权部门未下沉人员参与或指导行政执法,导致基层负担进一步加重。
(三)调解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调解员多为兼职,部分调解员缺乏必要的法律素养和调解技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解工作的质效。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
2025年,街道将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上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对标对表,补齐短板,推动依法行政水平整体提升,为李家沱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始终把法治建设摆在显著位置,推动领导干部、村居干部不断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引向深入,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压实领导干部的法治建设责任,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科学决策,认真落实2025年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责任任务和完成时限,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
(二)深化宣传,提升意识。加大法治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居民法治意识。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宣传渠道,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完善制度,规范行为。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推进规范性文件闭环管理。同时,完善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执法水平。
(四)多元化解,提升质效。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同时,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李家沱街道办事处
2025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