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洲湾街道:提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落实生态修复“回头看”
近年来,龙洲湾街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市、区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统一部署,聚焦低效林改造,积极探索林业生态修复新路径。
2025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4周年。近日,龙洲湾街道组织开展“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植树活动,街道干部职工、红炉村辖区村民、志愿者及共建联建单位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共同参与,携手在红炉村种下一片新绿。
本次植树区域为红炉村2组钟家岚垭、6组赵家湾及老林场,主要针对低效林进行改造,旨在恢复森林生态功能,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种类以油桐、木荷等造林树木为主,共种植树苗3.2万株,植树总规模达900亩。
与此同时,龙洲湾街道坚持科技赋能生态建设,采用农用无人机高效运输、精准投放树苗,轻松突破地形限制,极大提升种植效率,实现农业与智能技术的有机结合。后续,无人机还将协助村干部开展“天空地面一体化”监测,实时提供植被生长和覆盖数据,以便工作人员精准调整种植策略,优化种植布局。
下一步,龙洲湾街道将坚持党建引领,结合正在推进的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强与共建联建单位协作,逐步扩大植树范围,推动更多低效林改造,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增长,为生态文明建设增绿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