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洞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木洞非遗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扎实、传承有序、不断创新,尤以木洞山歌为代表。自2008年起,木洞镇连续三次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木洞山歌:
木洞山歌是指木洞地区孕生的所有民间歌谣,按其功能性质可分为劳作、庆事、休闲、教仪、展示、教传等6大品类。主体歌种是薅秧歌“禾籁”和牧牛歌“啰儿调”,亚体歌种含劳动号子中的船工号子和小调,群体歌种含船工号子外的其他劳动号子以及节令歌、婚嫁歌、丧事歌、寿礼歌、修房歌、说席歌、酒令歌、情歌、摇篮歌、祭仪歌等。另外还有包括展示、教传中以单曲、联曲、表演唱或山歌剧等形式出现的特殊歌种。每项歌种中又滋生出各类曲调融合变异后的新韵,曲目难以计数。木洞山歌中有赞唱乡土风情,述说民众生活,抒发男女恋情,吐露醒世警语,褒贬世事时政,叙讲传说故事等等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集中体现了坚韧顽强、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
上世纪90年代,木洞被重庆市命名为“山歌之乡”,木洞山歌被评为“巴渝优秀民间艺术”,2006年木洞山歌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木洞山歌现有国家级传承人2名、市级传承人6名、区级传承人7名,山歌手近千名,群众性山歌表演团体20个。近年来打造多首山歌精品曲目,多次在重庆市内和其他兄弟省市巡演、获中央媒体报道,多次参加国家级演出赛事、屡获大奖,并赴香港、台湾、日本、匈牙利等交流演出。收集整理山歌3000余首,出版《木洞山歌》《木洞禾籁》《让木洞山歌唱响中国音坛》等专著。
木洞龙舟:
木洞龙舟起源很早,清代乾隆年间《巴县志》就有“龙舟竞渡”的记载。木洞龙舟早年的制作比较简单,一般就选用私家老板的木船或渡江船,只是在船头仰放一根板凳,在上面用树丫扎成一个龙头即成。近年来龙船的制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原来用杉料,后来用大的杨松,甚至用上了玻璃钢材料制作。船身长短不一,最长的四十多米,最短的也有二十多米,宽为1.2~1.4米,制作均成黄瓜底形(一剖两半),船头呈鸡胸式,船尾的艄略上翘呈龙尾形。材料合适时,船头直接做成龙头形,否则,就用木雕,或者用黄荆扎成龙头形,或者用铁条焊成龙头形,外面用彩布蒙上。民众对龙头特别敬重,龙头要在洁净处制作。制好后要举行开光仪式,让其具有灵性。端午节时,举行仪式请龙下水。开渡前,举行隆重的“开江”仪式,祭拜天地、长江、屈原。结束时,举行“封江”仪式,龙头置放于万天宫。木洞龙舟以一船一队为单位,人数由三、四十人至七、八十人不等。每支队伍均有踩头一人,甩腰旗一人,打锣和鼓的各一人,拿艄的二人,前面划分水的四人,后面划吊艄的四人,中间则是主力,最隆重时还有打座炮的一人。在划行过程中,一般都喊着铿锵有力的龙舟号子,由穿着长衫、戴着凉帽和墨镜的踩头之人领唱,其余的跟着和唱,同时踩头之人还以翻跟斗,或吹口哨来吸引观众。除踩头外,其余的人员服饰统一。甩腰旗的手上拿两面小旗,随踩头的步调,做出各种甩手的姿势,同时起着指挥的作用。锣鼓声也是紧密配合踩头和甩腰旗之人,统一大家划桨的动作。通常在起划和到达终点时都要鸣放鞭炮助威。比赛以到达终点时抢得的活鸭只数或旗帜、扇子的多少确定输赢。
2007年木洞龙舟列入重庆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木洞龙舟现有市级传承人4名,区级传承人2名,龙舟划手近千名。近年来,木洞龙舟多次参加国家级、市级龙舟赛30余次、屡创佳绩,出版《巴南非遗集成(木洞龙舟)》等书籍。
木洞榨菜:
很久以前,木洞民间用就用青菜头制咸菜,一般农家妇女都会制作。据《巴县文史资料》第四辑《木洞工商史话》记载,1924年陈兴发的“味厚长”商号生产了50坛3000多斤,榨菜,是为木洞腌制榨菜最早的商业化生产。随后吕荣森的“荣记”、包瀛洲的“义顺和”、蒋锡光的“聚义长”、王汝成的“益心”,也相继建厂生产,附近农村的大小菜厂,也不下二三十家,产量超过60万斤。新中国成立后,私营厂停办,榨菜生产由国家统一经营。在国家支持下,生产迅猛发展,产量逐年提高,最高年产量达700多万斤。《巴县志》(1985~1994)明确指出:“县产干菜历来以榨菜为大宗,尤其是‘木洞牌’榨菜更以鲜香脆嫩的特色著称。”
木洞榨菜在长时期的发展中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完整的生产流程,包括选料、理菜、上架、三腌三榨、整形、淘洗、拌料、装坛、封口等步骤。木洞榨菜形、色、味俱佳。菜块大小一致,表面现皱纹,里面现丝纹,咸淡适中,回味返甜,是调味、烹饪的佳品。
木洞蜜枣:
木洞蜜枣亦称“晒枣”,相传始于明代后期。民国《巴县志》记载“木洞镇、冷水乡之糖果,岁各货数千金,皆手工业也”。1942年,木洞“信成永”、“德记”和“祥源”三家商号在全国农产品展览会上荣获全国一等奖。1970年,木洞蜜饯荣获“四川花会优质奖”,全国农产品展销会第一名。1991年荣获重庆市优质产品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牌奖。1994年获得国家工商部门的优质奖。1999年在巴南区中干道举行的小食品展销会上、2001年在南泉十一黄金周旅游节上、2004年9月在全国农运会上,均被群众抢购,好评如潮,成为全国百佳食品之一。
木洞蜜枣不但产量逐年上升,而且工艺流程也日益完备。其流程大致是:原料选择、原料分级、清洗、切缝、漂洗、浸泡、预煮、糖煮、回锅、收锅、晒干或烘干、清洗消毒、分级、包装、成品。经过上述工艺精制出的木洞蜜枣,色、香、味、形全优。光艳透明,呈红褐色,油光闪亮,有透明感;肉厚核小,保留天然枣香;味甜而性柔软,食之滋润,爽口翻砂;枣体干燥柔韧,不沾手,不结晶;果体呈扁方形,果形完整,大而匀称,颗粒均匀饱满,无杂质和破粒;果面有竖向丝纹,刀纹细密,纹路清晰匀称,如金丝纤纤,煞是美观。2007年木洞蜜枣制作工艺列入巴南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有区级传承人1名。
木洞油酥鸭:
早在南北朝时(420-589)《食珍录》中,已有炙鸭的记载。元代的《饮膳正要》中有了烧鸭的说法。这些皆为今日木洞油酥鸭之前身。1935年,邱永制鸭出售,先是提篮流动销售,后在木洞石堡街摆摊销售。其妻邱陈氏有一手好刀工,宰鸭均匀断骨、干净麻利、荷叶包装。1948年在木洞老街“柳春园”打出“邱记鸭子”招牌,顾客都称“邱鸭子”。60年代易名“木洞油酥鸭”,是木洞著名的老牌油酥鸭店。在第五届中国美食节暨首届重庆国际火锅文化节“中华名小吃展”消费者最喜爱的特色小吃评选中,进入“20佳名小吃”行列。在重庆市评选“20佳名小吃”活动中,获得消费者最喜爱的特色小吃称号。现在,木洞镇上除肉食市场摊点销售油酥鸭外,还开设了近10家油酥鸭门市,每天销售近千只。
生产木洞油酥鸭须选用本地土麻鸭,将鸭子宰杀后褪尽羽毛,开膛取出内脏,洗净后,去翅尖、鸭脚,用盐腌码,一般腌码5~6小时,然后进行卤制。将20多种名贵香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按特定方法制成卤水。卤时,先将鸭子整齐摆放在锅里,用中火煮沸,20~25分钟后翻转鸭身,再卤20~25分钟,边卤边加香料、盐、水等,使咸淡、卤香达到最佳。将卤过的鸭子捞起沥干水分,即进行油酥,选用上等菜子油,一般是20~30斤油酥10~13只鸭子,按照鸭背、鸭胸轮流翻转酥制,油温要适中,酥的时间看鸭子颜色、触摸鸭的手感等来确定。将酥好鸭子沥干,即可销售。木洞油酥鸭具有香、酥、嫩的特点。皮脂酥脆,肉质鲜嫩,咸香适宜,腴美醇厚,色鲜味美,营养丰富,令人食之难忘,是下酒佳品。2008年木洞油酥鸭列入巴南区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有区级传承人2名。
木洞豆花:
木洞民众在生辰寿诞习俗中有这么一个内容:借“推豆花”改变苦命、除去病痛以满足消灾纳吉的心理要求。过去,农民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居住分散,买东西不方便,临时来了客人,买不到肉,就推豆花待客,俗称其为“磨眼肉”,又称“水上漂”。以上说明,木洞豆花与此地的人生礼仪习俗和经营活动紧密相联,其起源应是很早。20世纪80年代末,木洞一何姓居民,利用祖传秘方,开始生产经营豆花,开起了何记豆花馆,他的豆花色泽白嫩而绵实,味香而麻辣,锅里一半是豆浆一半是豆花,达到边吃边点边舀的技术水平。木洞豆花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一大行业。
木洞豆花基本原料是黄豆。黄豆不能用隔年的,要选择颗粒饱满、无霉烂的黄豆。黄豆用冷水浸泡,浸泡时间的长短以黄豆胀而不破,用手指甲轻掐即破为宜。泡好后,即用清水淘洗干净,然后用石磨推成浆。推磨时,磨礅的转速不能太快,太快了豆子不能完全磨细,豆渣多,豆浆就少,豆花自然就少。添加豆子到磨眼要掌握好豆子与水的比例,以及豆子多少的准确度。过滤豆浆的滤帕不能有破损,以免浆中带渣。煮豆浆必须保持90℃~100℃的高温。点豆花是最关键环节,不能用“胆巴”(盐卤)之外的凝结剂,而且对“胆水”的配制、胆水用量多少、胆水放入豆浆时的手法、搅动豆浆速度都有严格的要求。这样点出的豆花,中间的非常嫩,锅沿四周刚好老嫩、绵力适中。豆花点好后,蘸上用食盐、生姜、蒜泥、辣椒、香油、小葱和味精做成的调料,即可食用。木洞豆花,不仅具有又热又烫,又嫩又绵,嫩而不散,绵而不老,“水上飘”等特点;而且还有同一锅豆花,可以让人吃到非常嫩的豆花,也可以吃到稍微老一点的豆花;更有一锅里面“半边豆花半边浆”的技艺。尤其令人叹服的,还有在锅里是豆浆,用碗装满端到餐桌上时,则成为一碗白白嫩嫩的豆花等绝技。2007年木洞豆花制作工艺列入巴南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有区级传承人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