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113009307930M/2025-00008 [ 发文字号 ] 鱼洞办发〔2025〕4号
[ 主题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法制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巴南区鱼洞街道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25-03-05 [ 发布日期 ] 2025-03-19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鱼洞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鱼洞街道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村(社区)、有关岗位、有关单位:

现将《鱼洞街道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网格化职责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鱼洞街道办事处

2025年3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鱼洞街道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


为加强鱼洞街道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严格落实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推进辖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结合我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原则,认真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17〕30号)精神,切实加强辖区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工作职责,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标任务

按照“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点、隐患零容忍”的要求,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域、责任到人、职能到位”责任监管机制,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做到无遗漏、全覆盖,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网络化、精细化、信息化、人性化,确保街道安全稳定。

三、实施办法

(一)制定网格化管理“四定”责任体系。一是定格。建立“街道抓总各岗协同,村(社区)包片到点”的二级网格体系。以街道安委会为一级网格,一级网格划分按照各岗职责分工和行业领域划分;村(社区)民委员会为二级网格,按照现有村(社区)网格划分。二是定人。街道办事处主任(街道安委会主任)为一级网格长、各分管领导(街道安委会副主任)为一级副网格长,安委会办公室主任为网格调度员,负有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和处置职责的街道安委会成员为一级网格员。村(社区)书记为二级网格长,各社长、安全员、社区工作者为二级网格员。三是定责。明确各级网格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四是定时。明确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计划,隐患排查整改期限、定期研判等。

(二)实施网格化管理四项制度。扎实推进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现街道网格隐患“一本账”、督查整改全闭环的运行机制。一是定期检查机制。二级网格每月至少在网格内开展日常安全生产隐患巡查检查;一级网格按照行业监管要求对二级网格及分管领域定期抽查,督促指导二级网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安全管理;一级网格定期调度二级网格职责落实情况,研判处理重大风险隐患。二是报告建账机制。各级网格员及时向本级网格负责人报告工作情况,下级网格及时向上级网格报告工作情况和事故隐患并建立隐患台账。三是隐患处理机制。对巡查发现的隐患,网格员应及时督促限期整改,并期满后及时复查,对没有按期整改到位的上报上级网格,由上级网格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执法部门协同处理。四是宣传服务机制。各级网格要在督查巡查抽查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定期组织各级网格员召开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警示宣传会,深入重点单位、重点区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

(三)落实网格化管理失职追责问责机制。对网格化管理运转情况实行追责问责机制,具体以督查考核结果为依据。对各级网格由于管理、监管工作执行不到位,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而发生事故的,一律予以严肃追责,首先追究网格长领导责任,再依据职责划分追究各级网格员责任。

四、职责分工

(一)一级网格职责

1.统筹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和消防安全工作。

2.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消防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市、区有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消防的方针、政策、措施,落实区委、区政府及区安委会部署的安全生产、消防工作任务。

3.定期召开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工作部署会,及时研究部署安全生产等工作,解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

4.领导组织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安全生产、消防法律法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消防安全知识,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消防安全宣传及相关教育培训工作。

5.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并依法依规予以处置。

6.划分并建立本辖区安全生产监管、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网格,明确网格人员。

7.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全面摸清和掌握本辖区内监管对象的基本情况,建立相关台账。

8.对网格员进行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消防安全和应急管理知识日常培训,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制定防火安全公约,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或微型消防站。

9.对本级检查中发现的或二级网格报送的事故隐患,按照权限进行处置,超越权限的,按照问题分类,将事故隐患抄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处理,问题涉及多个行业部门的,由街道办事处牵头,统筹本街道力量进行处置或向有关部门报告开展联合处置。

10.部署、检查、指导、考核二级网格建设及相关工作,协调解决二级网格难以解决的问题。

11.汇总上报安全生产重要信息,传达和督促落实上级工作要求,监督网格化管理工作运行情况。

(二)二级网格职责

1.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熟悉国家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消防安全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和安全常识,认真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工作任务。

2.确定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按照街道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做好辖区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工作。

3.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消防工作列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有关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责任。

4.建立健全村(社区)网格内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工作制度,制定本村(社区)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引导村(居)民制定、遵守安全生产村(居)规民约。

5.对网格内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动态巡查,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或上级要求增加检查事项,了解安全生产状况,对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劝阻被检查对象消除隐患;对难以当场整改的事故隐患,报告上一级网格。每半年对本网格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全覆盖一遍。分级分类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巡查,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假日期间和农业收获季节要加强防火检查;梅雨季节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巡查。

6.全面摸清和掌握本网格内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重点关注人群消防安全情况,采集、确认相关信息并建立台账,及时上报本网格内突发事故、相关灾害信息等情况。

7.协助街道和有关部门做好隐患排查整治。

8.配合协助做好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工作。

9.向监督管理对象送达最新的政策、法规等文件资料,面向监督管理对象和社会公众积极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等。

10.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增强村(居)民安全生产意识,提高防范生产安全事故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网格主要负责人要把推进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作为加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消防安全基层基础的重要举措,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明确具体责任人,确保每一个生产经营单位都有人抓、有人管。

(二)制定计划,落实责任。各级网格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完善工作机制,细化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建立保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充分调动网格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网格化监管水平。

(三)加强督导,严格考核。街道要把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范围,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街道整体安全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