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彭街道】野舒沟院落“变身”记
依山而建,临水而居。坐落于南彭街道塔落村的野舒沟院落犹如镶嵌在南湖边上的一颗明珠。
走进其中,居民们来来往往,其乐融融。有的在院坝开会议事,有的在池塘边垂钓休憩,有的三五成群在聊天,宜人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
当谈及野舒沟院落被巴南区评为“最美院落”的故事时,村民们脸上笑开了花。
这一切与野舒沟村民的投资投劳息息相关,也与塔落村党委书记、区人大代表张定华的扎实工作分不开。
张定华向记者介绍,以前的野舒沟,干涸的鱼塘是村民的垃圾集中场,一到夏天臭气熏天。通往院坝的道路泥泞不堪,一到下雨天“寸步难行”。
为改变野舒沟现状,张定华与班子商量,尝试以“村民投资投劳、政府统一购买材料”方式进行整治。
可是,习惯了“政府包办”的村民难以接受。野舒沟院落共30户村民,并不是所有人都“一条心”。
于是,张定华开始登门造访、组织院坝会、商量规划,并做好宣传。但是,还是有村民不愿意。
“实在不愿意,那就从愿意的开始入手。”张定华说,前期走访中,还是说服了不少村民愿意加入整治行动。
购买材料、搬运物资、清理边沟……那段时间,村干部集体出动,全力投入整治工作。
渐渐地,部分农家小院出了效果。崭新的墙面、平整的院坝、错落的景观……其他村民看到后,好不羡慕,一个个也抢着报名加入整治行动。
为确保整治效果不反弹,塔落村还健全了清扫保洁“村社包片、农户包院”管理机制,由村社干部带头参与,农户每天轮流对公共地段进行清扫,确保环境干净整洁。
如今,野舒沟院落的环境整治基本完成。据介绍,整治项目如果由政府整体“包办”,将耗资约40万元,但通过村民集资2850元、义务投劳530余人次,实际花费仅13万元左右。
野舒沟院落“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既可增加村民的参与感,又可节省人工费用,缓解整治资金的压力,省下的钱还可以用于更多院坝的改造。
南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孟世胜说:“野舒沟院落是巴南最早的试点项目,其荣获巴南区‘最美院落’殊荣的背后,无不是区里对这一新型农村环境整治模式的肯定。”
截至目前,南彭街道参考野舒沟“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模式,已建成“巴适小院”4个,助力更多小院环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