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重庆市巴南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主要任务? 政策原文
一、开展排查溯源。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排查摸清全区各类排污口分布及数量、污水排放特征及去向等信息,按照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农业排口、其他排口等四种类型对排查出的排污口统一分类命名编码,并根据监测溯源结果明确排污口责任主体,建立责任主体清单。二、实施分类整治。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要求,以截污治污为重点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加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治理。三、严格监督管理。要求从加强规划引领、严格规范审批、强化监督管理、严格环境执法等4个方面强化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问 为什么要对入河排污口开展排查整治? 政策原文
入河排污口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闸口,直接关系到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环境安全,入河排污口的全面排查整治是根治河道“反复治、治反复”的高效手段,也是推进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重要举措,更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重大突破口。
问 什么是入河排污口? 政策原文
入河排污口是指直接或通过管道、沟、渠等排污通道向环境水体排放污水的口门,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节点。
问 《巴南区2023年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除险清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实施数字赋能工程是什么? 政策原文
实施数字赋能工程是今年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除险清患”专项行动的试点工作,将探索应用消防水压远程监测、“生命通道”数字监测预警、电气火灾智能预警等物联网技术,实时感知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运行及消防管理情况。
问 《巴南区2023年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除险清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针对整治重点有什么具体工作举措? 政策原文
一是组织开展新一轮的全面排查。由镇街牵头,继续采取单位自查、镇街排查、行业部门指导的工作模式,组织基层力量开展本辖区高层建筑新一轮排查,并将排查情况录入“高层建筑信息采集系统”,实现隐患台账化、清单化管理。二是精准制定“一楼一策”整治方案。针对新一轮排查发现的风险隐患,按照先急后缓、标本兼治的原则,督促高层建筑管理单位制定“一楼一策”隐患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措施和时限,有序推进隐患整改,对突出隐患进行集中攻坚整治。三是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区级有关部门、镇街按照职责分工,对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问题和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督促责任单位整改隐患。四是进一步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和水平。针对管理水平不高问题,通过创建示范管理单位,加强宣传引导和业务培训,持续推动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自知、自查、自改”和公示承诺制度。
问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除险清患”专项行动的整治范围和重点? 政策原文
专项行动整治范围为全区已建成投用的高层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重点整治为消防设施、“生命通道”、 用电用气、日常管理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问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除险清患”专项行动的总体考虑? 政策原文
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包括总体要求、整治范围和重点、整治措施、任务分工、时间安排和保障措施6个部分,明确了7项具体整治措施。总体思路是: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聚焦高层建筑重大火灾风险隐患,全面开展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一楼一策”精准治理,切实解决“消防车到不了、消防用水上不去、电气火灾防不住、智慧消防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持续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水平,坚决遏制高层建筑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平安巴南建设营造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
问 发生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需由哪些部门从哪些方面进行处置? 政策原文
《预案》明确了应急处置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主要包括区市场监管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经济信息委、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交通局、区商务委、区应急局、区医保局,事发地镇街等。一旦发生药械安全突发事件,全区将迅速按照《预案》要求形成综合协调、医疗救治、事件调查、危害控制、新闻宣传、社会稳定、应急保障、专家咨询等8个工作组,按照《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问 一旦发生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如何进行先期处置? 政策原文
发生药械安全突发事件,涉事产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是先期处置的第一责任人,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措施,组织应急队伍和工作人员救助受害人员;有关部门及事发地镇街接报后,要立即实地核实,组织、调度、协调各方面资源和力量,采取必要措施,对药械安全突发事件进行先期处置,迅速控制事态发展,上报现场动态信息。
问 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分级有哪些? 政策原文
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药械安全突发事件(I级)、重大药械安全突发事件(II级)、较大药械安全突发事件(III级)和一般药械安全突发事件(IV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