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交通>交通图片

巴南区“四好农村路”铺筑乡村振兴幸福道

2024-04-18
重庆日报
[大] [中] [小]

2024年重庆市“最美农村路”——瓦青路

今年来,巴南区农村公路建设好消息不断:瓦青路获评2024年重庆市“最美农村路”,巴南区成功创建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10年来,巴南区委、区政府牢牢把握交通运输“先行官”定位和“开路先锋”使命,在积极构建公铁水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枢纽的同时,将“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摆在重要位置,全力补短板、夯基础、提服务、保安全,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据市交通运输委和巴南区交通局介绍,截至2023年底,巴南区建成“四好农村路”4100余公里,每百平方公里路网密度达到225.9公里。随着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延伸,进一步畅通了当地路网,“慢旅”通道连片成网,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幸福大道。

农村公路实施养护工程

经四次扩建

这条路带活六个村

天井坪雾沉沉,有女不嫁天井坪,爬坡上坎累死人!

曾经,巴南二圣镇集体村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因天坪山阻隔,经济发展受限。

“打起电筒去卖梨,背着挑着,一斤只卖几角钱。”当地村民回忆。由于路陡、弯多,旅游大巴不能直接上山,又无公交车,优美的天坪山风景被养在深闺人不知。

如今,巴南二圣镇云林天乡景区成为周边游客的热门打卡地,电视剧《龙城》《检察官与少年》《幺妹住在十三寨》等都来此取景,驾车到镇上由之前1个多小时缩短到不到15分钟车程。

热门打卡地的背后,与已经建好的一条瓦青路密切有关。

瓦青路起于巴南区二圣镇渝建路S102路口,止点位于二圣镇天坪山,是中心城区通往二圣镇天坪山的主要通道,长约6公里。

2005年前,二圣镇集体村仅靠一条碑二路通向外界。2005年,村里集体挖通了一条从瓦窑冲通往青华寺的毛坯路——瓦青路。

为方便居民出行和游客到天坪山,巴南区交通局对其进行4次改扩建,由3米到4.5米、5米,再到7.5米,同时对道路裁弯取直,纵坡度也大大变小。

2019年瓦青路建成投运,成为“高颜值”旅游公路:双向两车道,三级公路,设计时速40公里。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惠一方百姓。”市公路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瓦青路的建设,吸引了在外打工的村民梁荣返乡创业:他对云林天乡景区进行重新打造,将面积从200多亩扩大到1060亩,并培育了2000多亩苗木生产区,总面积达到3800亩,种植的花卉品种也扩展到数百个种类。

“如今,景区最大日接待游客达2万多人。”云林天乡景区负责人梁荣表示。沿线带动6个村发展,共催生39个农家乐;景区也吸引了27家创业企业,年均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让在景区打工的当地村民实现月均增收2000元至2500元。

据介绍,在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过程中,巴南区还依托区内“七纵九横”高(快)速路网,持续提升城乡骨干路网,构建“两环两线”山地特色旅游交通网络。

目前,巴南区已初步形成东部旅游环线和天坪山乡村振兴示范线,建成了太平至天星寺连接道、琵高路、双龙路等29个重要连接道,覆盖五洲园、圣灯山、丰盛古镇、东温泉等4A级景区,实现旅游景区公路通达率100%,带动乡村农旅产业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全区培育农旅龙头产业120余家,农家乐达308家。如一品片区公路成网后,游客同比增长25.62%,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5.63%。

云林天乡景区成为周边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实现全域公交

持续完善区镇村三级电商体系

2018年12月25日,随着最后一辆班线客车从龙洲湾抵达石滩,姜家接龙片区公交正式开行,标志着全区二环外区域全部实现公交覆盖,在我市率先实现了全区域的公交全覆盖。

此举,初步解决了全区198个行政村的客运通达问题,实现了行政村通客车100%目标,服务二环外40万名群众出行,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均等化公共交通服务。

在实现全域公交的同时,巴南区建立了常规公交为主体,大站快车、直达公交兼顾,定制公交、个性化、旅游公交(覆盖巴南区所有主要旅游景点)为补充的多模式一体化城乡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全力满足公交覆盖区域各层次的百姓出行需求。

巴南区为解决各镇街区域之间的短程出行,开行59条常规公交线路;

为解决“跨区”远程出行,开行55条定制公交线路;

为解决重庆(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内3万余名从业者通勤,开行重庆(国际)生物城公交线路17条,在园区内设置公交站点10余个、覆盖所有驻地企业;

为满足广大市民休闲旅游的实际需求,巴南区开行旅游公交线路10条、个性化公交6条,覆盖五洲园、圣灯山、丰盛古镇、东温泉等4A级景区,实现旅游景区公路通达率100%,主要景区通公交率100%。

近年来,巴南区结合“大城市、大农村”区情,在全域公交化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完善公交线网布局。新改建农村公交首末站24个,建成农村招呼站243个、农村招呼点307个,设置公交站点1100余个,为山区群众提供良好的候车环境。

截至2023年12月,巴南已落实二环外公交运营补贴约1.1亿元,建立了全市投入车辆最多、补贴力度最大、服务范围最广的农村公交客运体系,其中二环外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90%左右,公交出行更加环保。

发展物流,带活经济。巴南区已经形成“一园区二中心”的物流枢纽布局体系,即重庆公路物流基地、界石综合物流中心、国际生物城医药物流中心,并持续完善区镇村三级电商体系。

数据显示,该区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站点覆盖率达100%,设置了麻柳嘴等7个乡镇级邮政寄递共配中心、362个乡镇及村级服务站点,形成农村物流三级配送节点体系,乡镇农村物流节点覆盖率、建制村农村物流服务覆盖率均达100%。2022年巴南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6.81亿元,连续3年增速超20%。

提升路政管理水平

建养并重从严治理

三分建,七分养。

如何管好、护好农村公路?

巴南区交通局加快由“重建轻养”向“建养并重”转变,从严治理,全面提升路政管理水平。

全区构建起了覆盖全区的“10+6+1”超限超载技术监测体系,严处超限违法行为。特别是该区遵循一张网、一盘棋战略思维,抓咽喉、扼要道,大力推广科技治超系统,已布局固定治超站10个、科技治超点6个、固定治超预检点1个。

提高农村公路的养护经费补贴,在市交通运输委和市公路事务中心每年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基础上,区财政每年配套农村公路养护资金1700余万元,全部纳入区级财政预算。

探索养护新型模式,开发农村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公开招聘录用就业困难、责任心强的村民从事农村公路清扫保洁工作;在公路沿线、各治超站点、场镇、企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曝光超限超载运输、破坏和违法占用公路及附属设施行为典型案例。

上下联动,公路养护管理规范有序。巴南区健全公路管理机制,出台《巴南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方案》,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总路长,并分级设置区级路长、镇(街道)级路长和村级路长,形成了区、镇(街道)、村三级路长组织体系。强化养护管理考核,出台《重庆市巴南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巴南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制度》,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纳入部门镇街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形成了完善的奖惩考核体系。同时,交通部门定期组织全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开展“送教上门”养护管理培训,提高农村公路管养护人员综合业务水平。

接下来,巴南区将优化路网,进一步建设好农村公路;依法治路,进一步管理好农村公路;强化保障,进一步养护好农村公路;创新机制,进一步运营好农村公路,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