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公共文化>老巴县最重庆

姜家龙舞里的人间烟火

2024-02-10
老巴县 最重庆
[大] [中] [小]

龙行龘龘,欣欣家国。

2024年是龙年,华人之地,龙行天下,处处都有飞舞的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的神话动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悠久的文化符号之一。

在巴南,到处都有龙的身影。近日,神似星际穿越的白居寺大桥,如同一条巨龙横跨在长江之上,正爆火出圈。大桥之下,传统的巴县姜家龙舞,为庆祝春节翻腾。距此不远的巴县老院子彭氏民居,一场以“吟龙”为主题的文化雅集活动,向观众展示着老巴县丰富的龙文化。丰盛古镇的除夕,一条30多米长的姜家龙正穿行古街上,被央视直播。

(白居寺桥下舞龙)

姜家龙舞,在老巴县最负盛名,2009年,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姜家人的一年,是处处可见舞龙、人人都可舞龙的一年。

岁时节令要舞龙——

春节舞火龙。正月初五开龙日,龛师们持着木架篾体、纸形布皮麻须的“龙体”祭禹王。出龙时家家祭拜,舞龙时还有打铁水、喷火花等表演,直到正月十五化龙日,才能火化结束。

“龙王会”舞黄荆龙。姜家舞龙有“祈雨”习俗,四月二十八日是龙王生日,要在龙洞前设祭坛,用黄荆条扎成龙形,舞动时向龙身泼水。

“敬灶神”舞萝卜龙。将萝卜或青菜用绳子连在一起,便是一条轻巧的萝卜龙。腊月二十三敬灶日,舞上萝卜龙,烧杯“敬茶”,点炷香、磕个头,是对“灶王爷”的虔诚祭拜。

(姜家舞龙现场)

重要场景要舞龙——

求子舞柑子龙、桐子龙。柑子也叫橙子,谐音“呈子”,桐子谐音“童子”,都是求子的好兆头。每逢三月三“娘娘会”,妇女们前去寺庙求子,舞的便是柑子龙、桐子龙。

老人办寿舞彩龙。彩龙用料讲究,制作精美,舞动起来时热闹非凡。家有高寿老人,满旬岁时“办酒”就需要舞彩龙。有时还得舞狮,以示子孙满堂、家庭兴旺。

办白事舞孝龙。孝龙由白布扎制,长短在丈许到数丈之间。孝子送灵时,前后擎举着孝龙,以表虔诚。

日常生活要舞龙——

生意开张舞板凳龙。板凳龙有庆祝之意,常见于经商开业等场景。舞龙的板凳是专用的三只脚款式,后来逐渐演化成为常用板凳。

日常出行舞草龙。草龙以稻草为龙身,竹为把,草鞋编成龙头。据传草龙最先是叫花子们用的,因其造价便宜、制作简单,逐渐人们做生意、外出时舞龙最常用的品种。

挑夫途中舞扁担龙。每逢农忙,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歇晌”时,一听到锣鼓声,取下肩头的扁担随性舞动,节奏韵动之间,劳作也有滋有味起来。

(姜家舞龙现场)

从“娱神”到“娱人”,姜家舞龙,就这样奇妙的与人们生活紧紧融汇在一起。

在姜家镇,“龙”的品种有二十多个,是巴渝地区最多的,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步法,“龙”又实在稀松平常,处处可见——

祭龙,在这里,舞龙是各种祭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节。从最普及的禹王祭、龙神祭、观音祭,再到屈原祭、瘟神祭、山神祭,以及各种家神祭、傩祭,都能看到舞龙的身影。祭龙时,对“龙”的选择也颇为考究,如“破邪”用火龙、“请水”用黄荆龙,孔祭、关羽祭等则用专门的彩龙。

述龙,在这里,“摆龙门阵”,龙的故事数不胜数。传说大禹之子奉命来此地治水,在小观、白鹤、双圣、东泉踏出四步,第五步时被蟹精钳制而死,尸骨化作山梁;爱慕他的小龙女斩断蟹精钳子,疏通了大水,五步河和纹石嶆由此得名。又说曾有白龙因不忍降暴雨而受罚,与一位姜姓姑娘相爱,后白龙被天兵捉拿,乡亲们用黄荆藏它,就是黄荆龙的来历了。

名龙,在这里,“龙”字地名遍地都是,二龙桥、先龙桥、双龙山、龙头山、龙洞河、龙池、龙井.....还有以龙为名的事物,龙脉、龙门、龙床、龙台等等,不胜枚举。

造龙,在这里,好象什么都可以制作成龙,用竹篾、棕麻、枝叶、藤条、纸布、草果、蔬菜、家具等“造龙”;在梁柱、屋脊、墓室、器皿上绘塑“龙饰”......

(姜家舞龙现场)

各式各样的龙,已经变成姜家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龙”与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紧密相联。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舞龙习俗在姜家达到空前繁荣。来自太和乡(现天星寺镇)、五布乡(现东温泉镇境内)、二圣乡(现二圣镇)、和平桥乡(现接龙镇内)、石岗乡(现南彭街道境内)等10多个邻乡,每年选派最优秀的舞龙队,来此参加“九龙会”,一时引为盛事。姜家龙舞多次在重庆获得比赛大奖。

姜家舞龙习俗有一大批传承人:

李月华,姜家舞龙市级非遗传承人,编排的《女子三人龙》等节目在市区多次获奖。

王良国,有名的舞龙队伍骨干,亲手编制过火龙、黄荆龙、虾子龙、旱龙等十多个品种。

朱学普,姜家地区出了名的制龙师傅,致力于提升姜家舞龙名气,曾培养出大量舞龙骨干。

……

近年来,姜家舞龙频频亮相各地舞台,不管是热热闹闹的集市里,还是古镇幽静的街巷间。在巴南这方人间烟火里,姜家龙舞依然是那抹最灵动而鲜艳的色彩,不停跳跃,不停向前。姜家龙之所以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是因为“活”在当下、“活”在民间。

(南泉雅集活动现场)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反映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价值理念,蕴含着奋发向上的生活追求。作为“龙的传人”,甲辰龙年,我们传承不息的文化,秉持昂扬的精神,化身一条条腾跃纵横的龙,永远和时代同频共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