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公共文化>老巴县最重庆
周文钦的南温泉岁月
品读老重庆,南温泉若隐若现,似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百年老泉南温泉,是世界温泉之都重庆的代表,更是老巴县人的集体记忆。在那些厚厚的发黄相册中,如果缺少一张南温泉的,就会有一些遗憾。
在这方精致的山水中,时光密密记录了茅盾、张恨水、沈起予、艾芜等一众名人和传奇。那些远去的背影中,有一个,叫周文钦。
他是南温泉初创的奠基人,是重庆现代报业的先驱,更是重庆教育名家。他曾筹设巴县贷费局,贷费资助邓小平、周贡植等人去法国勤工俭学。
南温泉晨曦
一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初夏,一篇名为《渝南温泉修禊会序》的文章登上重庆各大报刊,轰动山城,也让南温泉进入了大众视野。
“溯泉出古渝,去巴字水三十里而南,伏流滃滃然,熅而不沸,渟为小汇。泉左有寺,饶有古趣。道泉脊而北步,可一里,面飞瀑。迎小桥而上,有小寺,寺后有古仙女洞,一女仙杳洞,穆然而古,邃然而窈。……洞外山川,虽无虎丘雁荡之胜,然远岫清浅,展若画罘,平畴桑麻,令人悠然有桃花源之逸思,诚胜地。游者久憩是乡,会心自远,几超然长往,邈不知有世外事也……”
这是周文钦为正在举办的南温泉修禊会而作。此时他26岁,风华正茂,是响当当的“巴渝名秀才”。
修禊是中国古代民俗,在春日(通常是三月初三),人们纷纷到水边沐浴净身祈福,除灾去污,孩子们的风筝也开始放飞。文人乡绅们则开始曲水流觞,饮酒聚会,会商家乡的修葺建设。著名的“兰亭修禊”,便是千年传承的样本。
城南郊区山谷里的南温泉,此时还只是一个简易的热水泥塘,寂寂无名。史载明万历5年(1577年),这里建有温泉寺。清同治年间,县人周大成建了一个简易露天浴室,仅中间隔了一道以别男女的石墙。因无人治理,久而久之,泥塘边油滑腻垢,又地处偏远,温泉少为人知。
周文钦又名周家祯,清光绪8年农历十月二十九(1882年),出生于巴县鹿角场西山沟(现巴南区南泉街道),距南温泉很近。他自小聪慧,8岁入私塾,后到惠民场杜成章主讲的辅仁书院读书。清光绪29年(1903年),21岁的他考中秀才并名列榜首。他先是出任《广益丛报》编辑,后受巴县中学校长周绍伯赏识,成为该校教师。他编写了大量新学讲义,遍览群书,宗法“桐城”,文思益进,才情横溢,文章每一脱稿,便为士林争相传抄。
敬恭桑梓,造福乡邦,幼时的周文钦常到南温泉洗浴,“喜其温度之适宜,恶其垢浊之不治,因思有以改良之”。在封建王朝即将崩塌的前夜,在乡族重托下,“巴渝名秀才”周文钦,肩负起修葺林泉的使命。
修禊会上,各界名流和家乡民众,纷纷解囊相助。当时巴县县令吴锡三,拨军币六百银元资助。据《初修温泉计算表》记载,首期集资1230银元,但这还远远不够。
《渝南温泉修禊会序》全文
周文钦先生像(谢炳麟提供)
二
从此,周文钦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南温泉的开发建设中。
他从冗杂事务中抽挤出时间,与地勘、营造、规划师等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那时南温泉不通公路、没有轮渡,山路崎岖,距城区单边行程30多华里,当日不能往返。还前往杭州西湖等各地学习考察建设。同时他还多次在报上发表如《我介绍之温泉》等文,不断积极筹措资金。
1919年5月,南温泉正式拉开建设的序幕。
在热水泥塘地基上,首先修建了系列浴室,一次性可供三十余人洗浴。次年因山洪暴发,新建浴室被冲毁。1921年夏,周文钦在熊克武、但懋辛、刘湘等资助下,南温泉启动重建。周文钦亲自前往在工地督工,垫付数千银元。建设后的南温泉,大大扩展了规模,闻名远近。
南温泉人气蒸蒸日上,但交通不便。周文钦提出筑堤行船的思路,“筑一厚二丈高一丈之石堤,石堤筑成之后,花溪中容纳之水,平均可加深数尺,沿溪一带,即便行船”。
1925年农历冬月初五,开始筑堤奠基,2次被山洪冲毁,但周文钦终不放弃。在其逝后5年,在赵资生等带领下,终将堤坎建成,命为“同心堤”。从此花滩溪变成了可行船的花溪河,如周文钦所题:“晨夕天气清穆,溪山净媚,扁舟数友,溯洄其中,览胜寻幽,西湖之游,将无以过。”
1927年,周文钦发起成立渝南温泉公园董事会,成立了公园管理事务所,吸引杨子云、赵资生、潘昌猷、曾子唯、杨席基等政商名流加入。在南温泉,他们种下了香樟、黄葛、山茶、玫瑰,安放了石桌、石凳,照相馆、糖果铺、游泳池等次第兴起,游客纷至沓来,人声鼎沸。
从修禊会开始,他在前往南温泉的路上,一走就是20年光景。
“北泉卢作孚,南泉周文钦”,正是周文钦倾注的大量心血,南温泉从热水泥塘,初步形成了一溪、三峡、三泉、三洞、三瀑的格局,成为了重庆三大公园之一。1938年,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游南温泉,欣然为之题下十二景名——南塘温泳、峭壁飞泉、弓桥泛月、五湖占雨、仙女幽岩、滟滪归舟、虎啸悬流、石洞探奇、小塘水滑、花溪垂钓、三峡奔雷、建文遗迹。
同心堤坎桥
三
思想开明、热情正直的周文钦,不仅改变了南温泉,他还推进了重庆报业和现代教育的变革。
为启民智,宣统3年(1911年),受杨沧白等委托,周文钦兼任了蜀军政府机关报《国民报》主编,后又接手广益书局,致力于重庆图书出版业。民国3年(1914年),重庆总商会机关报《商务日报》创刊,周文钦受聘任总编辑。他先后还担任过《国民公报》《民报》《繁星周刊》等主编。
他以笔为枪,“勇为民喉”,被誉为重庆报业的先驱。《商务日报》创刊时,他刊上“哀匪”诗,“兵不卫民民畏兵,民不知兵兵愈横。忽匪忽兵兵即匪,以匪治匪匪势成”,让报纸几遭查禁。1919年,他还率先报道了五四运动相关资讯。
民国9年(1920年),周文钦出任巴县教育会会长、贷费局总干事。正身直行的周文钦,殚精竭虑投入教育事业。他大力倡导新学,建起了近20所新式学校。他与巴县视学温少鹤等四处奔走,为邓小平、周贡植、冉均、谢陈常、陈家齐等47人留法勤工俭学筹措资金,巴县当时留法学生,无论是人数和金额,均居四川全省之冠。至民国12年(1923年)共贷费158人次,资助27500余银元,让一大批中华英才脱颖而出。
他还出任商会会长、图书馆馆长、平儿院院长、平民银行行长等多个职务,全为兼职,不取薪资,竭力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贷款援助。
巴县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赖庚尧在法期间就留法贷款事宜致周文钦的信函(巴南区档案馆馆藏)
1930年8月,周文钦因前往南温泉查勘染风寒不治,溘然离世。他一生筹资数万元,死后却身无分文。后由巴县教育会同仁募集500元将其葬于花溪河北岸山上,永远陪伴着南温泉。
巴县名士陶闿士致挽联:“生爱温塘,殁葬温塘,平生寄迹向溪山,倘他年胜迹留传,定成佳话;始勤教育,终老教育,至死浮云同富贵,剩此日青毡尚在,何减古人”。
南温泉,这股氤氲千年的时光之泉,今天依然延续着那百年的文化脉络,并渐渐融入重庆现代市民的生活方式,继续承载着时代的梦想和记忆。
周文钦墓
南温泉—郑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