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回应关切

发言人来了!巴南区举行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发布活动

日期: 2023-01-12
字体:

养老诈骗有哪些常见手法?市民又该如何识别和防范养老诈骗?1月10日,“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巴南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发布活动在龙洲湾街道举行。

来自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区文化和旅游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的5位发言人现场送“防诈包”,面对面与市民朋友交流沟通、答疑解惑。

“近年来,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健康期盼高、治病心切的心理,以及老年人网络知识欠缺、辨识防范能力不足等弱点,利用保健培训和产品推销、投资理财高回报等手段,设置陷阱、诱导消费,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精神痛苦,严重影响了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

巴南区委政法委平安建设科科长卿前龙介绍,截至目前,巴南区收到养老诈骗问题线索23条,破案21起,涉案资金1057.92万元,抓获嫌疑人33人,追赃返还(冻结资产)358.75万元。

2022年以来,巴南区委政法委高度重视养老诈骗问题,牵头负责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巴南区委政法委协同区级相关成员单位和镇街共同参与,从宣传发动、打击整治、行业规范等环节全链条开展工作。

“经常听说养老诈骗,可我们应该怎么去识别呢?”现场,一位老年市民朋友起身提问。

“养老诈骗常见手法主要有提供虚假养老服务、投资虚假养老项目、销售虚假养老产品、虚假宣称以房养老、虚假代办养老保险、开展虚假养老帮扶等6种表现形式。”巴南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便衣侦查大队探长杨希强还举了个例子:今年有群众报警称,某某养老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宣称在巴南区有一个养老基地,可以通过预存现金来预留床位,并且预存现金也可返还利息,预存现金越高,返还的利息就越多,引诱老年人投资。涉案金数百万元,受害人100余人。

“养老诈骗手法那么多,我们要怎么防范呢?”现场,有老年市民朋友接着提问。

“大家要记住最重要的一条是理性投资,拒绝免费、高返利等不符合投资规律的许诺,简单来说就是不要贪小便宜。”杨希强介绍,对于涉及理财、保险产品的投资购买,可拨打12378银保监会消费者热线核实咨询;在求医问药过程中,务必去有资质的医院、药房,购买的药品须有“国药准字”、保健食品须有“国食健字”批号才是合法的。此外,可登陆市场监督管理局查询保健食品产品、企业、批号等信息,或者直接拨打12315热线进行维权。

“老年朋友还要注意不感情用事,不盲从,多与儿女、亲友沟通交流,家人共商共量把好财产关。”巴南区民政局副局长陈云峰对杨希强的介绍进行了补充,“大家要提高警惕,保护个人信息,不轻信他人,做到不给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重要信息,不向陌生账号汇款、不连接陌生Wi-Fi、不向陌生人透露短信验证码等。”

此外,陈云峰还为现场群众带来了诸多如何选择养老机构的小提示。安全、谨慎、细心,是他透露的关键词。

据了解,2022年以来,巴南区民政局围绕“宣传有效果、打击有战果、整治有成果”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