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巴南监管分局提醒市民:防范“三类”金融风险, 捂紧自己的“荷包”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巴南监管分局启动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面向广大金融消费者开展风险提示教育,提醒市民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牢牢捂紧自己的“荷包”。
防范金融直播营销风险
据介绍,当前,部分金融机构创新结合直播形式,推介理财、贷款等金融产品,虽然进一步下沉客群,提高了金融服务便利性,但少数直播行为仍存在风险隐患。如:部分直播间营销人员并非正规金融机构从业者,只重“量”不重“质”,存在误导销售、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
为此,金融消费者应注意甄别直播营销方的主体资质,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购买或使用金融产品,防范直播营销中可能隐藏的销售误导等风险,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观念。
防范出租、出借信用卡风险
当前,违规出租、出借信用卡的情况时有发生。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信用卡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小额支付工具,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消费场景,但部分持卡人在管理、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当或误区。
如果持卡人出租、出借信用卡,可能导致信用卡过度透支,若持卡人无力还款,则个人征信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若被不法分子用于非法套现、洗钱、转移诈骗资金等违法行为,出租、出借人也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此,金融消费者应正确使用信用卡,不出租、不出借。当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或受到不法侵害时,应第一时间与发卡银行联系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防范非法代理投诉风险
当前,有非法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互联网社交平台或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代理投诉”“代理退保”等信息,承诺“全额退保”,诱导消费者泄露个人信息捏造事实、提供伪证,阻止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协商,达到收取高额代理手续费、骗取个人信息、截留退保资金、购买非法理财产品等非法目的。
金融消费者应警惕参与“非法代理投诉”带来的风险隐患,通过正当渠道依法反映问题,如实说明事实理由,弘扬契约精神,履行合同约定,依法依规提出合理诉求,积极与相关金融机构协商解决争议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