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关于区人大十九届第三次会议第408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 2023-06-13
字体:

蒋成昆代表:

区第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建议》(第408号)收悉感谢您对巴南区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支持。经与区文化旅游委、区城乡一体中心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组织领导建设的建议

巴南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始终坚持党建统领乡村振兴,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2021年,对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充实,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专班,健全区负总责、部门协作、乡镇街道抓落实、任务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领导体制。换届选举后,2022517日,制定印发《关于调整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的通知》(巴南委办〔202215),对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完善,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区领导任副组长,53个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1次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二是成立了帮扶集团。20214月,印发了《巴南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帮扶集团成员单位名单》的通知,成立了由区领导任团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11个帮扶集团,一对一帮助1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力争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村。当前,我们正在结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对驻村帮扶集团进行优化调整。

三是成立驻村工作队。按照中央关于建立领导干部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市领导联系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的通知》(渝委办发〔20217号)文件要求,经区委、区政府同意,我区将接龙镇马路村等11个村作为全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并决定向11个村选派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当前,我们正在遴选一批驻镇、驻村干部,进一步优化调整乡村振兴示范村帮扶力量。

今年,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制定印发了《重庆市巴南区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巴南委办发〔20233号),对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区农业农村委形成一村一品”“一镇街一辨识度项目台账,以及乡村建设重点项目任务清单,统筹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制定了《巴南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和赛马比拼实施细则,成功申报3个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村,组织每个镇街申报1个区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村,分层分类逐年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关于提升示范带动能力的建议

近年来,巴南区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强化示范引领带动,不断丰富产业发展业态,推动乡村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延链增值农产品加工业加速发力。累计引进农业加工企业41家,6家企业升规入统。全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42.52亿元,同比增长19.46%。农村电商体系不断完善。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站点覆盖率达100%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6.8亿元,同比增长20.5%乡村旅游提质增靓。创建云林天乡、羊鹿山、丰盛镇、荷韵园等市级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乡村旅游年综合收入58.96亿元,同比增长6.3%

二是强化提质增效品牌强农持续推进。巴味渝珍授权主体数达到21个,授权产品44个,授权主体数居全市第一,授权产品数居全市第二;重庆名牌农产品新增13个,新增数居全市第三位。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成农产品农残速测3083批次、农产品农兽药残留定量抽检1222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合格率100%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农业。探索实施巴南种养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16家新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农膜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成功创建成为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建设农业产业互联网。紧盯数字农业4.0版本,完成耘间·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架构搭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聚焦巴南特色农业产业打造智慧水产良种场茶叶智能化试验示范基地、胜天村及中坪村智慧粮油基地、集体村智慧梨园、绿色种养循环示范基地6智慧农业产业基地。建成数字乡村服务平台集合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三维地图等先进技术,叠加全区数字党建、数字农业、数字治理、数字生活、数字农民于一体。借智借脑建设高端智库。区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中国农业大学巴南三融研究中心和智慧农机研究院。

今年,根据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关于开展2023年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渝乡振发〔202323号)要求,按照申报流程,成功将东温泉镇鱼池村、石龙镇合路村、惠民街道胜天村申报为2023年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村。当前,我们正在起草《关于开展2023年区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最佳赛实施细则》《巴南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等,为推动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总结推广最佳实践经验,加快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巴南区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纳入赛马比拼内容,实行年度赛,由区乡村振兴局制定评分标准,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评估,逐一出具评价意见建议,赛马得分直接纳入年度镇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目标考核,排名靠前村将优先纳入2024年市级创建名单。

三、关于巩固发展产业基础的建议

今年,我们在巩固产业发展基础等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按照全市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部署,围绕一主两辅产业布局,加快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产业。支持云林天乡、多彩植物园、五洲园等苗木基地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大力拓展花木+粮油、果蔬、水产等融合产业加强与成都温江合作,搭建成渝花木大数据平台,推动花木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粮油产业,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绿色有机生态为标准,打造优质米袋子产品供应基地,做响石滩大米品牌,推进精品粮油订单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种养产业,开展土著微生物培育、土壤技术改良、废弃物转化利用,在16个生猪规模养殖场推行粪污+土著微生物+秸秆模式。大力发展高端火锅食材产业,在莲花中坝、麻柳嘴南坪坝、接龙等地发展优质大葱、小葱、香菜、辣椒等作物,打造火锅优质配料直供基地。首批选择石滩大米、莲花中坝蔬菜、姜家十黑产业及鱼洞、莲花、东温泉、接龙、麻柳嘴、花溪、双河口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打造绿色有机高端火锅食材供应基地。引进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不同体质人群特色功能底料,研制生物菌功能性生物醋、酸奶等火锅配套产品。建立火锅食材加工集采集购中心。开发火锅料理师岗位,培育火锅金蓝领

二是高水平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按照一基地两心四区总体布局,推进国际农产品加工园建设争取形成覆盖全国、链接东盟农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聚焦大健康产业,发展现代中药材加工,发功能性食品。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改造提升支持有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产地冷链保鲜设施。发展木材加工业,推动建设全市最大木材贸易基地。依托重庆新发地东盟国际食品产业园,做大做强农产品商贸流通服务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全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10%以上。

三是推动农文旅康融合发展。打好古镇、温泉、巴县老院子、美丽乡村品牌。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建设提升一批小而精、小而美、有特色、高附加值、具有巴南辨识度农文旅康融合示范项目,打造一批主城周边旅游休闲康养度假周末目的地和后备箱经济聚集。打造白象山城乡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环山骑行道、诗词登山步道,将白象山沿线611原乡艺术园、三医康养”、“月儿弯弯、定心茶园民宿等景点串珠成链,连片创建智慧鱼种场、智慧粮油基地、智慧梨园、智慧茶园等数字观光农业,实现农文旅康一体化发展。打造双石田园观光旅游带,围绕石龙、石滩片区,依托自然水库、绣球花海杨氏碉楼、覃家大院等资源,打造集文化写生、休闲体验、康养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康养项目。启动打造重庆城郊型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统筹谋划自由村、红炉村、盘龙村、金田村、新玉村等5个村乡村振兴规划,构建农业+文创+旅游+康养融合创新经营模式。以高职城建设为牵引,重点建设中坝岛云篆山自由红炉金田乡村休闲产业带,构建一村一景一业错位发展格局。将巴县老院子与美丽乡村融合,农村环境与乡村产业重点配套,形成企业做院子、政府推产业局面。

再次感谢对我委工作的关心支持。下一步,我们进一步落实好2023年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细化乡村建设行动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做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各项任务分解和督促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提升示范带动能力,加强区域统筹和部门协同,巩固发展产业基础,推进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乡村建设。统筹衔接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田宜机化改造,逐步完善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做好项目建设与农户增收联结,持续推进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模式,努力促农增收。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现共建共享。

以上答复意见已经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左川审定,你对此有何意见,请填写在《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办理结果答复函回执》(已随本复函寄出)上,通过邮局寄送或传真反馈至我单位,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613日              

(联系人:谭立键联系电话:1345220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