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巴南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77号提案的答复函
区政协文教委:
贵单位在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无人机在我区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建议》(第07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技术凭借其在病虫害防治、农田管理、土壤湿度监测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在农业领域崭露头角。特别是在农业人口结构调整、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成本增加的现状下,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农业生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
一是病虫害防治。与传统的农药喷洒作业方法相比,植保无人机可以实现农药的自动定量、精确控制和小批量喷洒作业。农业植保无人机喷洒时转子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药物对作物的渗透性。
二是播种施肥。随着农业植保无人机的不断研发和创新,逐步发展充分,部分机型已可以开展播种和施肥作业,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的特点,有利于大规模生产、播撒方便,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三是农田检测和管理。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农民必须随时随地了解,掌握和调整最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水分。利用农业植物保护无人机飞越田间,观察不同湿度的不同颜色变化,了解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能及时发现问题,锁定问题区域,以便技术人员很好的应对和解决。
(二)在病虫害防治时的优点
一是替代人力,安全性高。与人工作业相比,植保无人机可以降低劳动强度,为当前劳动力成本高和劳动力紧缺的农村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可以遥控操作,避免了喷洒作业人员暴露于农药的危险,保障了作业的安全。
二是节省资源,降低污染。喷洒技术采用喷雾喷洒方式,作业高度低、飘移少、可空中悬停等特点,喷洒农药时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流对农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好,同时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和90%的用水量,大大降低了资源成本。
三是适应性广,易于推广。很适合密集种植的低秆作物,如:水稻、小麦、油菜、豆类等。通过旋翼产生向下的巨大旋力,将农药雾滴均匀散落于植株各个部位,做到药物喷洒精准到位。对于叶片过大、过于密集的高杆作物,如:高粱、玉米、甘蔗等,需要较大功率的农业植保无人机才能将农药打透和均匀。用于果树植保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定点悬停喷药,对飞手的操作技术要求很高,不易掌握。同时,果园中情况复杂,手动操作时视线容易受遮挡,降低了作业效率。
(三)我区发展现状
无人机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对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主要运用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其他领域正在探索试验阶段。2021—2022年,巴南区农技站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水稻统防统治10万亩次,采用全额补贴方式累计投入项目资金600余万元。开展果树病虫害社会化服务1.5万余亩,采用先建后补(70%补贴)和全额补助相结合的方式累计投入项目资金250余万元。亩均为农户或业主节省投入100—200元,推动了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同时,结合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支持开展以水稻为主的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2022年每亩补助25元,完成服务面积2470亩。
目前,我区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组织主要有:重庆极目智成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芸中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金施满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巴南区石滩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巴南区昌元家庭农场、重庆维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接龙镇铁矿村等。其中重庆极目智成科技有限公司实力最为雄厚,拥有75架植保无人机,常年聘用的持证飞手9人,2021年在全市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作业面积26803亩次,2022年20452亩次。
二、积极争取补贴政策
农机具购置补贴,是指国家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的部分补贴。2021-2023年中央财政资金补贴机具种类范围是农业部根据全国农业发展需要和国家产业政策,在充分考虑到各省地域差异和农业机械化实际的基础上确定的。实行定额补贴,每档次农机产品补贴额按不超过此档产品在本省域近三年的平均销售价格的30%测算。
重庆的农机补贴目录在中央补贴目录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确定了14个大类37个小类118个补贴品目,其中农业植保无人机属于种植施肥机械,按载药容量的大小,分为10-20L多旋翼、20-30L多旋翼、30L及以上多旋翼、15-25L单旋翼、25L及以上单旋翼5个档次,购置定额补贴分别为6000元、9000元、12000元、9000元、12000元。
2023年重庆市有意对包括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内的部分农业机具进行市级累加补贴,其额度按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的30—50%进行测算。并起草了《重庆市农机购置市级累加补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最终因财政部不同意,而未能实施。
农业无人机配套的农作物监测、数据分析和无人机设备管理等设备和智能化信息平台,目前不属于中央购机购置补贴范围,无法纳入补贴。下一步,我委将通过乡村振兴项目对农业植保无人机购置、生产作业和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进行补贴,助推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同时,2024年将引来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我委将积极向市农业农村委汇报建议提高农业植保无人机在重庆的补贴金额。
三、大力扶持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我委将努力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大力扶持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是率先在全市试点数字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一网统筹。积极配合做好巴州文旅与村集体试点合作打造整村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新模式,统筹盘活农机具资产,试点农机一网统筹、一网调度、线上管理、线线服务,提高全区农机具使用效率,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挥最大效益与活力。二是组织农机服务主体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参加展会、演示现场会、技能竞赛。培育壮大一批适应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生产规模需求的农机化服务综合体。组织引导农机服务主体开展技术承包、作业承包、代耕代收、租赁承包、跨区作业等形式的服务。三是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开展植保无人机驾驶、农机操作、农机维修等技能人才培训,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和开展相应培训。
目前,已落实乡村振兴项目有:2023年第一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551.9万元,其中:2023年巴南区惠民街道胜天村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项目118万元;东温泉镇2023年粮食烘干仓储建设项目131.9万元;2023年天星寺镇芙蓉村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项目60万元;接龙镇铁矿村2023年粮食烘干仓储建设项目100万元;接龙镇铁矿村2023年社会化服务配套设施设备142万元。
四、探索认证体系
目前,我区大多数飞手的植保无人机驾驶证都是植保无人机生产厂家通过培训考核认证的,只针对该厂家的机型,是民航局认可的。2023年4月重庆极目智成科技有限公司在石龙镇举办了一期40人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取得植保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极目机器人)的有25人。随着,无人机行业快速地发展,尤其是植保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人机驾驶资格证的规范化体系建设是必须的和必要的。我委将结合自身职能和职责,主动作为,积极与各部门沟通衔接,向上级部门汇报建议,力争早日探索出一条农业植保无人机规范化认证体系之路,为飞手们降低考证成本,提供高效服务,合理延长证件有效期,减少换证频率,促进农业植保无人机行业快速健康发展,从而助推乡村振兴。
此答复函已经左川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年5月25日
(联系人:石伟宏,联系电话:13883828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