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巴南区科学技术局关于政协重庆市巴南区十五届三次会议第017号提案的答复函

2024-05-22
重庆市巴南区科学技术局
[大] [中] [小]

巴南科局函〔2024〕13号

刘晓亮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区科普基地(阵地)建设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建议》(第017号提案)收悉,经与区科协共同研究办理,现进行答复。根据区政协提案办理相关要求,具体答复内容详见附件《巴南区政协提案办理答复清单》。 

一、我区科普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巴南区科技局联合区科协等相关部门,全力打造市区两级科普基地,共建成重庆市实验中学科技馆、中华文化动漫研发传播中心、重庆三峰环保科普基地等14个市级科普基地和12个区级科普基地。2024年还积极推荐了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实验室、重庆市巴南区公众卫生应急技能科普基地等6个科普平台申报市级科普基地(目前正在审批中)。从科普基地类型来分,分别有场馆类、研发创作类、教育类等,从建设主体来分,分别有企业、区级卫生机构、农业专业合作社、市属事业单位、在区高校、区属中学等。通过这些科普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全区科普工作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如三峰环境重庆丰盛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坐落于重庆丰盛垃圾焚烧发电厂内,该基地于2015年10月正式建成投用,占地约2000平方米,由放映厅、展示大厅和参观通廊构成,通过声像、图片和现场参观相结合方式进行展示,基地是国家环保部、教育部指定的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也是生态环境部、科技部命名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该基地通过制定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规划提升基地展示科技方案,提升基地接待人员素养等措施,不断提高科普宣传接待能力,2023年接待人数达5000人次以上。该基地面向社会普及环保科普知识,对社会公众全免费开放,提升了参观者的环保科普知识获取深度,获得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提出的相关建议,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科普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能力。加大力度协调区级相关部门,提高对科普基地经费支持力度,扩大支持面,让更多的科普基地得到财政资金的扶持。继续开展市区两级科普基地创建和认定工作,扩大科普基地类别,丰富科普基地科普物品和内容,支持巴滨花艺园、云林天乡等打造具有巴南植物特色的自然景观,支持各类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公共场所建设科普基地、丰富科普种类、强化科普功能,创新科普工作方式,向社会公众开放,不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二)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力量。大力协调区级相关部门,加强对科普从业人员能力培训,大力培养科普宣传志愿者,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联合区科协开展“农村科技带头人”培训,加强农业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壮大基层科普人才队伍,通过开展科普讲师培训,提升科普讲师科学素质与科学传播能力专业素养。支持科普基地开展科普活动,邀请科普专家到科普基地讲学、授课,提高科普服务能力。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区科协等开展好科普讲解大赛,发动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三)丰富科普业态,不断挖掘科普工作潜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引导科普基地探索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传播方式与载体,丰富科普业态。充分发挥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作用,根据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活动,实现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组织开展好各类科普活动,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宣传日、重庆市科普讲解大赛等重大科普活动为载体,加强科普与经济发展主战场相结合,加强新兴技术知识普及,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此答复函已经肖山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有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附件:巴南区政协提案办理答复清单


重庆市巴南区科学技术局

2024年5月22日

(联系人:梁明,联系电话:66279117)


附件

巴南区政协提案办理答复清单

提案号

017

提案题目

关于加快推动我区科普基地(阵地)建设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建议

主办单位

区科技局

协办单位

区科协

办理沟通方式

(可多选,打

文来文往

面商

电话或网络

座谈

调研

其它





采纳落实情况

已采纳

计划采纳

能启发思路

未采纳,但通过沟通协商已达成共识

未采纳,通过协商也未达成共识

1)条

0)条

2)条

0)条

0)条

承办单位领导分析梳理研究提案情况

2024417,区科技局副局长徐述组织承办科室召开了第017号提案专题梳理分析会。徐述强调,提案办理工作是承办单位履行工作职能、把握群众期待、回应委员呼声、推进工作落实的一项政治性工作一定高度重视,加强协调沟通,强化自身办理责任,确保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完成提案回复工作。

办理提案前,相关工作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是推动构建大科普工作格局。强化科普工作领导责任,夯实各行业主管部门科普行政管理责任。发挥群团组织科普工作社会力量作用,增强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普工作责任意识,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科普社会责任。推动媒体发挥科普传播渠道重要作用,鼓励科技工作者践行科普使命,倡导公民自觉提升科学素质。二是加快实施科普能力提升计划。实施基层科普服务提升、科普基础设施提质、科普作品创作提效、科普活动提档、科普人才队伍强基行动。三是营造良好科普工作社会氛围。推动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力,推动科普融入终身学习体系,推动科普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加强基层科普能力建设。

办理提案的具体效果,或者办理计划

已采纳落实的提案中的意见建议

1.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或改造,健全科普体系,丰富科普品类,提高公众参与度。要结合创建高水平科普基地阵地的建设工作,搞好顶层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或改造专类园、重点实验室、标本馆、科普馆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健全科普体系,丰富科普品类,提升和改造科普基地的园区园貌,打造具有巴南区域动植物特色的景观和科技研发研究基地,并进一步加大动植物科普宣教力度,切实增强我区重要科普基地的接待能力,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公益性。

具体采纳落实情况及办理效果

1.建成重庆市实验中学科技馆、中华文化动漫研发传播中心、重庆三峰环保科普基地等14个市级科普基地和12个区级科普基地。2024年还积极推荐了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实验室、重庆市巴南区公众卫生应急技能科普基地等6个科普平台申报市级科普基地(目前正在审批中)。

计划采纳落实的意见建议

相关采纳落实计划或打算

能启发思路、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创造条件的意见建议

1.加快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普服务能力。要有计划培养一批科普创作人才队伍,设置专项人才经费,配备相关学科性强、专业性强的科普人员,改变目前仅靠兼职人员抓科普的情况。同时,根据基地的属性,聘任业内专家担任基地顾问,指导和参与基地的日常科普工作开展;聘请业内专家、优秀科普教育基地辅导员到基地讲学、授课,不断开拓科普教育人员视野和知识技能。

2.不断提高科普创新能力,丰富科普业态。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科普教育基地重要性的认识,将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管理纳入科普工作和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常态化开展群众科普需求调查,在掌握需求情况的基础上,指导科普教育基地探索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传播方式与载体,丰富科普业态;要鼓励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系列创新活动,并设置专项创新创优资金,激励各科普教育基地创新科普活动形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

推进创新、加强或改进工作等方面的打算

(一)加强科普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能力。加大力度协调区级相关部门,提高对科普基地经费支持力度,扩大支持面,让更多的科普基地得到财政资金的扶持。继续开展市区两级科普基地创建和认定工作,扩大科普基地类别,丰富科普基地科普物品和内容,支持巴滨花艺园、云林天乡等打造具有巴南植物特色的自然景观,支持各类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公共场所建设科普基地、丰富科普种类、强化科普功能,创新科普工作方式,向社会公众开放,不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二)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力量。大力协调区级相关部门,加强对科普从业人员能力培训,大力培养科普宣传志愿者,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联合区科协开展农村科技带头人培训,加强农业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壮大基层科普人才队伍,通过开展科普讲师培训,提升科普讲师科学素质与科学传播能力专业素养。支持科普基地开展科普活动,邀请科普专家到科普基地讲学、授课,提高科普服务能力。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区科协等开展好科普讲解大赛,发动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三)丰富科普业态,不断挖掘科普工作潜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引导科普基地探索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传播方式与载体,丰富科普业态。充分发挥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作用,根据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活动,实现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组织开展好各类科普活动,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宣传日、重庆市科普讲解大赛等重大科普活动为载体,加强科普与经济发展主战场相结合,加强新兴技术知识普及,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未采纳,但通过沟通协商已达成共识的意见建议

未采纳原因

未采纳,通过沟通协商也未达成共识的意见建议

未采纳原因

提案对相关工作的其他方面助推成效,或需要说明的其他方面的情况(可另附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