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巴南区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80号提案的答复函

2024-06-25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大] [中] [小]

巴南文旅委函〔2024〕31号

尊敬的共青团巴南区委员会:

感谢贵单位对非遗事业的关心与支持。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青年非遗传承人成长发展的建议》(第180号提案)已收悉,我委高度重视,开展专题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建议,对于进一步提高非遗系统保护水平,提高非遗的存续力、生命力,推动非遗一代代接下来、传下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正如贵单位所提,我区存在传承人队伍结构不合理、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足、传承人考核激励机制有待优化等问题。

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强化非遗宣传传播。我委高度重视非遗宣传传播工作,不断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支持各类媒体通过新闻、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广泛参与,举办“我在重庆学非遗”等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重大活动,吸引来自10余个国家近千位外国友人参加,极大地提升了区内非遗的国际影响力。构建非遗传播矩阵,涵盖平面、电视、网站、视频以及新媒体,央视等主流媒体每年对我区非遗进行现场直播;木洞山歌亮相重庆非遗主题轻轨列车;网络直播《爷爷的山歌》观看总数106.27万人次,重庆群众文化云12.91万人次,中国旅游TV50.21万人次,全国22个省级文化馆网络云41.78万人次,市群艺馆视频号1029人次,看巴南视频号9200人次、图片直播3922人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展示非遗项目保护成果,丰富古镇、村落文化内容,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长江沿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培训班均选定丰盛古镇为调研考察点,吸引了来自长江沿线13省市100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各省市非遗处干部、重点旅游景区代表70余人来丰盛古镇考察学习非遗保护传承情况,提升了我区非遗在全国的知名度。

(二)提升非遗传承人素养。每年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进行评估,评选优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树立榜样。推荐区内优秀非遗传承人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举办的非遗传承人研修班,让传承人走进大学校园,通过理论学习、座谈交流、实践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传承人自身素养。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举办“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2022年重庆市非遗传承人研修班(木洞山歌)”聘请我区三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担任研修班老师,推荐圣灯山点茶技艺、渝芳旗袍与传统盘扣制作技艺传承人进重庆工程学校、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开展教学体验及授课,提升传承人自身素养的同时,扩大非遗传承普及面,吸引更多青年人体验非遗、爱上非遗。组织非遗项目参加陆海之约·畅享巴南主题活动季、中国成渝国际体育博览会、重庆文博会、十八梯非遗旅游街区揭牌暨重庆非遗大集、重庆非遗购物节等交流活动,拓宽传承人眼界。

(三)不断培育青年传承人。不断加大对非遗保护的经费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市级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3万元的标准,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等传承活动予以补助,并对传承活动评估结果为优秀的传承人增加补助经费。市、区级财政也对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予以补助,充分调动传承人带徒授艺的积极性。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支持区内10余所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扩大非遗传承普及范围,“木洞山歌进国际生物城小学”获评重庆市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推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提炼打造实景剧《爷爷的山歌》,引导周氏木作技艺、长江赏石艺术等非遗项目进西流沱、融汇半岛等景区、酒店。指导研发“寻脉非遗古镇”丰盛古镇沉浸式1日研学、周氏传统木作技艺体验研学、定心茶园茶文化研学课程等非遗主题研学游产品,促进形成非遗体验经济带动城市周边文旅及相关产业增长的正效应,木洞古镇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丰盛古镇入选全市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吸引更多青年关注非遗,成为非遗保护传承队伍中的一员。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推进非遗宣传传播工作,引导青年爱非遗。培养传播队伍,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开展“非遗购物节”“我们的节日”“文化遗产日”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二)加大青年传承人培育力度,吸引青年学非遗。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非遗+,引导区内非遗进社区、进景区、进老院子、进商场,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吸引更多青少年关注,鼓励支持年轻人学习、掌握相关技能,成为后继人才。

(三)加强对传承人的支持指导,吸纳青年传非遗。设立文化遗产科,修订我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积极与区人力社保局、乡村振兴局、经信委等部门沟通,研究进一步完善支持措施,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传承活动争取更大的支持。推荐区内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各级各类研修研培班、展示交流活动,不断拓宽传承人视野、提升理论水平。

(四)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促进青年用非遗。鼓励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拍摄视频等方式记录非遗项目、传承人,形成非遗数据库,并将数据内容纳入数字重庆建设中。支持开设“非遗数字课堂”等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推动非遗进景区、进社区等,推出非遗特色主题线路、引导开发研学产品等,不断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吸引青年关注非遗。

此答复函已经万耀东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附件:巴南区政协提案办理答复清单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年6月25日

(联系人:刘慧,联系电话:13883426840)


附件

巴南区政协提案办理答复清单

提案号

180

提案提目

关于进一步推动青年非遗传承人成长发展的建议

办单位

区文化旅游委

协办单位


办理沟通方式
(可多选,打“√”

文来文往

面商

电话或网络

座谈

调研

其它








采纳落实情况

已采纳

计划采纳

能启发思路

未采纳,但通过沟通协商已达成共识

未采纳,通过协商也未达成共识


4)条

)条

(  )条

(  )条

(  )条


承办单位领导分析梳理研究提案情况

分管领导鄢璐于4月15日在区文化旅游委19楼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提案答复思路,要求尽心尽力认真分析答复,确保委员满意。

办理提案前,相关工作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1.强化非遗宣传传播我委高度重视非遗宣传传播工作,不断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支持各类媒体通过新闻、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广泛参与,举办“我在重庆学非遗”等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重大活动,吸引来自10余个国家近千位外国友人参加,极大地提升了区内非遗的国际影响力。构建非遗传播矩阵,涵盖平面、电视、网站、视频以及新媒体,央视等主流媒体每年对我区非遗进行现场直播;木洞山歌亮相重庆非遗主题轻轨列车;网络直播《爷爷的山歌》观看总数106.27万人次,重庆群众文化云12.91万人次,中国旅游TV50.21万人次,全国22个省级文化馆网络云41.78万人次,市群艺馆视频号1029人次,看巴南视频号9200人次、图片直播3922人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展示非遗项目保护成果,丰富古镇、村落文化内容,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长江沿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培训班均选定丰盛古镇为调研考察点,吸引了来自长江沿线13省市100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各省市非遗处干部、重点旅游景区代表70余人来丰盛古镇考察学习非遗保护传承情况,提升了我区非遗在全国的知名度。

2.提升非遗传承人素养每年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进行评估,评选优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树立榜样。推荐区内优秀非遗传承人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举办的非遗传承人研修班,让传承人走进大学校园,通过理论学习、座谈交流、实践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传承人自身素养。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举办“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2022年重庆市非遗传承人研修班(木洞山歌)”聘请我区三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担任研修班老师,推荐圣灯山点茶技艺、渝芳旗袍与传统盘扣制作技艺传承人进重庆工程学校、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开展教学体验及授课,提升传承人自身素养的同时,扩大非遗传承普及面,吸引更多青年人体验非遗、爱上非遗。组织非遗项目参加陆海之约·畅享巴南主题活动季、中国成渝国际体育博览会、重庆文博会、十八梯非遗旅游街区揭牌暨重庆非遗大集、重庆非遗购物节等交流活动,拓宽传承人眼界

3.不断培育青年传承人。不断加大对非遗保护的经费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市级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3万元的标准,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等传承活动予以补助,并对传承活动评估结果为优秀的传承人增加补助经费。市、区级财政也对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予以补助,充分调动传承人带徒授艺的积极性。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支持区内10余所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扩大非遗传承普及范围,“木洞山歌进国际生物城小学”获评重庆市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推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提炼打造实景剧《爷爷的山歌》引导周氏木作技艺、长江赏石艺术等非遗项目进西流沱、融汇半岛等景区、酒店指导研发“寻脉非遗古镇”丰盛古镇沉浸式1日研学、周氏传统木作技艺体验研学、定心茶园茶文化研学课程等非遗主题研学游产品,促进形成非遗体验经济带动城市周边文旅及相关产业增长的正效应,木洞古镇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丰盛古镇入选全市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吸引更多青年关注非遗,成为非遗保护传承队伍中的一员。

办理提案的具体效果,或者办理计划

已采纳落实的提案中的意见建议

1.加大非遗传承宣传力度

2.加强青年传承人培育

3.完善非遗传承激励措施

4.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具体采纳落实情况及办理效果

1.推进非遗宣传传播工作,引导青年爱非遗。培养传播队伍,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开展“非遗购物节”“我们的节日”“文化遗产日”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2.加大青年传承人培育力度,吸引青年学非遗。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非遗+,引导区内非遗进社区、进景区、进老院子、进商场,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吸引更多青少年关注,鼓励支持年轻人学习、掌握相关技能,成为后继人才。

3.加强对传承人的支持指导,吸纳青年传非遗。设立文化遗产科,修订我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积极与区人力社保局、乡村振兴局、经信委等部门沟通,研究进一步完善支持措施,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传承活动争取更大的支持。推荐区内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各级各类研修研培班、展示交流活动,不断拓宽传承人视野、提升理论水平。

4.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促进青年用非遗。鼓励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拍摄视频等方式记录非遗项目、传承人,形成非遗数据库,并将数据内容纳入数字重庆建设中。支持开设“非遗数字课堂”等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推动非遗进景区、进社区等,推出非遗特色主题线路、引导开发研学产品等,不断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吸引青年关注非遗。




计划采纳落实的意见建议

1.
2.
3.

相关采纳落实计划或打算





能启发思路、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创造条件的意见建议

1.

2.
3.
......

推进创新、加强或改进工作等方面的打算





未采纳,但通过沟通协商已达成共识的意见建议

1.

未采纳原因



未采纳,通过沟通协商也未达成共识的意见建议

1.

未采纳原因




提案对相关工作的其他方面助推成效,或需要说明的其他方面的情况(可另附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