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六稳”“六保”

从集体经济薄弱村到全镇集体经济标杆 看桂兴村如何走上产业振兴“蝶变”路

日期: 2023-07-07
字体:

村里的农机服务队

闲置山坪塘“变身”垂钓好去处   本组图片均为资料图

6月30日一大早,在接龙镇桂兴村集体承包的果园里,村民们一边接待游客、一边忙着采摘桃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田垄里充满着欢声笑语,这是桂兴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迎来乡村振兴的动人场景。

近年来,桂兴村强势逆袭,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党建工作及社会各项事业共赢的“蝶变”之路。

找“病根”

——破解乡村发展难题

接龙镇桂兴村地处丘陵地段,辖区9个村民小组,人口1900余人。由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村干部曾经一度对发展集体经济“无从下手”。“那时候,村里说话无人听,做事无人应,群众经济差,干部没威信。”谈起过去的状况,不少村民连连摇头。

2021年,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党委书记、主任卢现红首先从加强班子建设入手,积极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三会一课”“村规民约”等制度;加强党员阵地建设,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集 “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阵地等措施,桂兴村迎来了转变的契机。

惠民生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过去出一趟门,要走很远的山路,家里的农产品全靠人力背到镇上去卖。如今通了公路,不仅解决了出行问题,家里的农产品也可以运到城里去卖了。”桂兴村刘家山社的村民陈朝贵感激地说。

据了解,桂兴村刘家山社地势陡峭,出行非常不便,修一条通山公路是村民几辈人的愿望,村“两委”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个难题。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在悬崖边上凿出了一条被群众称赞的便民路。

为彻底解决村里季节性缺水问题,村干部跋山涉水勘察寻找水源、修建水池,让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突出地域特色,村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一件件好事实事打通了干部与群众心与心的“最后一公里”,村民心齐气顺、村风民风好转、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新局面也打开了。

强产业

——勾勒崭新致富蓝图

经济发展的“底色”,决定办好民生实事的“成色”。桂兴村“两委”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只有经济好起来了,服务群众才有后劲。

于是,村“两委”开始规划村集体经济发展。2021年初,有村民向党组织反映,村里一处面积约80亩的果园,因企业经验不善荒废多时,业主欠付土地租金,希望尽快解决。村干部商议后决定化危为机,接手果园并按照“农户土地入股+村集体经营管理”的方法打造富硒生态果园,既解决了矛盾纠纷又发展了种植产业。生态果园让桂兴村在发展集体经济上迈出了第一步。

随后,村集体又承包了村里一面积12亩的闲置山坪塘发展生态“瘦身”鱼,以“垂钓+养殖”的方式经营。

善统筹

——步入发展快车道

接龙镇作为农业大镇,水稻种植面积很大且农户有机收习惯和需求,村干部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接龙本地没有大型的专业的水稻收割服务经营组织,每年机收服务基本都由外地来渝机具承揽。于是,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思路日渐清晰,桂兴村又找到了“生财之道”。

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和镇党委的支持下,2021年5月,桂兴村村集体全资成立蚕房农机合作社,发展机耕、飞防、机收一条龙产业链,服务农作物“耕、种、收”关键环节。2022年,桂兴村成功申请到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利用50万元扶持资金,村“两委”牵头通过公开招投标购置水稻收割机7台、转运货车1台、旋耕机2台。

随后,成立农机服务队,从村“两委”班子、农村党员干部、致富能手、脱贫户等农村人才中选拔一批会技术、善管理、肯吃苦的村民,并从中培养农机操作手11名、收割农机助手20余名,既帮助闲置劳动力学得“一身本领”、增收致富,也推动农机服务队规范、专业化建设。桂兴村坚持立足本村、面向全镇、走向全区,不断做大做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带领全村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卢现红介绍,如今的桂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每年可达到74万元,经营性纯收入每年达到50万元,完成了从集体经济薄弱村到全镇集体经济标杆的晋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