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巴南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巴南府办发〔2022〕48号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巴南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巴南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巴南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渝府办发〔2022〕5号)精神,结合我区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等,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公立医院主导,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协同高效,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全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力争到2025年,全区公立医院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与渝南城区发展定位相适应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全区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巴南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1.争创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区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创建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市七院创建市级区域烧伤救治创面修复整形中心。区二院整体迁建鹿角新城,争创市级肝胆外科区域医疗中心。
2.做强区级医院。区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加强与重庆医科大学合作,力争到2025年末,综合实力进入重庆市区级三甲综合医院前5位,成为高水平三甲综合医院,创建渝南地区房颤中心。
支持市七院建成重庆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打造巴南区慢病管理示范单位,主城南部互联网医院示范中心。支持区中医院成为重庆中医药学院教学医院,力争创建中医院校附属医院。积极推动区二院与董家鸿院士团队合作建设肝胆与肿瘤专科医院,整体迁建鹿角新城。支持区精神卫生中心创建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持续提升精神卫生医疗服务能力。
推动区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依托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妇产科及儿科建成区域内卒中、胸痛、咯血、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急诊急救等“六大中心”。加强区级医院专科能力建设,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提高区域就诊率。区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持续推进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咯血中心落地,力争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认证,完善三级医院服务能力,关键医疗技术在2024年底超过50%。市七院继续推进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咯血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创建,到2025年达到三级综合甲等医疗服务水平。区二院积极推动区域内肿瘤防治体系建设,统筹全区肿瘤疾病全程管理和规范诊疗,牵头拟定巴南区肿瘤诊疗质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全区肿瘤诊疗高质量发展。区中医院到2025年建成与巴南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力争打造成重庆南部城区有规模、有特色、有影响的区域性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中心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3.发挥公立医院在医联体中的作用。发挥区级医院在医共体中的龙头作用,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原则,全面推开区域医共体“三通”建设;继续创新医防融合机制,推进医防融合门诊、慢病(专病)共管、学科共建、打造共管病房,推行“全专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市七院试点建成全区示范性医共体。推进区中医药联盟建设,完善联盟协作机制,形成以区中医院为龙头,以综合医院中医科为补充,以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为基础,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进巴南区妇幼健康联盟一体化管理建设。
4.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的工作预案。配合推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应急医院建设,持续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高重大疫情应对能力。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独特作用,创建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和防控能力。
5.加强成渝医疗卫生协作发展。区人民医院与温江区人民医院合作,协同发展心血管内科-介入、神经内科-介入、骨科、危重症医学科、超声科、健康管理科。市七院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合作,探索开展慢病管理、重点专科帮扶、互联网+医疗服务及科研项目。区中医院与四川省骨科医院共同打造重庆市南部城区运动医学中心,共同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
(二)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6.加强临床专科学科建设。根据区级医院功能定位,差异化发展学科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区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以疑难重症为导向建设临床专科,其余区级医院重点发展优势特色明显的临床专科,以专科发展带动全区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市七院推进市级区域烧伤救治创面修复整形中心及专病救治中心建设,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建设成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力争将医学影像科建成市级区域医学重点学科,继续加强美容整形特色诊疗,建设睡眠中心及眩晕中心。区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拟增加精神科、核医学科、医学美容科等诊疗服务。区中医院积极推进针灸科创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皮肤科、肛肠科、骨伤科创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创建市级中医特色专科,打造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区域重点强势学科,争取疮疡科成功申报区级中医特色专科。
7.提升医学技术创新能力。医院科研经费投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不低于全区研发投入强度。积极推进区域精准医学中心建设,引进和实施3D打印和手术导航等精准医疗新技术,建成重庆市首个医学3D打印中心;开展5G数字手术导航等精准医疗新技术,促进渝南片区精准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区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深入推进基因检测和药物浓度检测等精准检测技术和项目开展,打造分子检测平台、互联网+区域精准医学检测中心,建设区级重点实验室;加强临床研究,加快推进医学研究成果转化,建立与重庆国际生物医药城、江南公司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推进“临床试验机构基地”建设,打造“产医研用”一体化的研究型医院/示范性研究型病房,争取国家级临床试验基地,构建完整专业SOP体系,逐步开展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市七院借助建设重庆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及与国际生物城的项目合作契机,发挥好医学影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作用和影响力,积极建设神经影像研究所,共同开发打造高水平科研实验平台,提升科研学术影响力和转化率。探索联合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专科领域的中医医疗技术研究;探索与中药炮制加工企业合作,开展中药制剂等研究。力争构建中医药科研平台,组建中医药科研团队。
8.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全面实施多学科诊疗模式,区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开展孕产妇内分泌营养多学科、肺结节多学科、结直肠肿瘤多学科综合门诊;开展妇科内分泌不孕症、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等专病门诊;在眼科、泌尿外科、甲乳血管外科、普外科等科室开展日间手术。市七院开展过敏性鼻炎、特发性皮炎、房颤、哮喘、脂肪肝、功能性胃肠病等专病门诊;大力推进日间手术,逐渐将腱鞘囊肿、翼状胬肉切除术、老年性白内障手术、耳前瘘管切除术、会厌良性肿瘤切除术、电子肠镜下病损切除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等作为日间手术管理,并不断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区中医院逐步推进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的多学科诊疗。区二院儿科打造成为全区示范化生长发育门诊。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强化基础护理,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推动无陪护病房试点。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大力推动药学门诊、处方前置审核、临床药师驻科等工作,开展药物重整、治疗药物管理等药学专业技术服务,提高精准用药水平,深入推进医共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工作。大力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完善120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加强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信息互通、工作衔接,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完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西医会诊制度,建立中西医临床协作长效机制,实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丰富和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为失能或高龄老人、慢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迫切需要康复医疗服务的人群提供5G+居家康复医疗、康复指导等服务。
9.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全力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持续推进5G医疗专网示范建设。推进二级以上医院“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示范创建工作,提升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诊疗服务实现智能化;完成三级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测评达到四级标准、二级医院达到三级标准。引进国内优质医疗资源,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建设“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区域影像、区域化验、区域心电”五大中心,创新探索建设思路,重点支持我区实力较强、具备条件的学科,积极创建市级专病临床诊疗中心,壮大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实现医生科学分工与患者的有序流动,形成市级有高峰、区级有高地、镇级有高原的医学学科协调发展格局,提高全区医疗服务效能。积极推进资源共享,推动区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和医共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持续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改革,建立药品追溯制度,探索公立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
(三)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
10.加强医院运营管理。2025年初步建立医院运营管理组织架构,整合业务资源系统,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探索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2022-2025年区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市七院初步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中心,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三级公立医院设置总会计师岗位,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医院推进总会计师制度建设。以大数据方法建立病种组准体系,形成疾病严重程度与资源消耗在每一个病组的量化治疗标准、药品标准和耗材标准等,对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成本产出、医生绩效等进行监测评价,引导医院回归功能定位,提高效率、节约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11.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实行全口径、全过程预算管理,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范围,强化预算约束,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建立健全财务报告、第三方审计和信息公开机制,定期公开医院相关财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1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要流程为重点,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防范财务风险、医疗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政风险。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逐步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
13.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全面开展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持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公益性导向,将考核结果作政府投入、领导干部任免、医保总额测算、绩效总量核定的重要参考依据。改革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以聘用合同为依据,以岗位职责完成情况为重点,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挂钩,对编制内外人员待遇统筹考虑。完善医共体绩效考核制度,促进资源下沉,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居民健康水平。
(四)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14.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落实好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深入推进公立医院人员总量备案管理,试点医院入员总量规模和使用计划实行动态调整,稳步扩大试点范围。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对编制内外人员待遇统筹考虑。落实岗位管理制度,按照医、护、药、技、管等不同类别合理设置岗位,科学编制岗位责任书,健全岗位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岗位聘用考核机制,加强人员聘后管理,推动建立“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增加护士配备,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
15.改革薪酬分配制度。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全面推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合理确定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公立医院可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分配,可自主设立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绩效工资项目。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16.健全医务人员培养引进和评价制度。建立人才培养项目体系。加大顶尖人才及团队引进力度,扩大公立医院引才自主权。深化医教协同,支持区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市七院新增医学类硕士学位授权点。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加强紧缺护理专业护士的培养培训,推动护理岗位科学管理。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评价,合理设置评价标准,建立完善以医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临床工作数量和质量指标,探索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17.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优化医院收入结构,逐步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测评估和监督检查,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成本核算。
18.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及时评估总结试点情况,并逐步在全区推开。科学制定医保总额预算,规范医保协议管理,明确结算时限,细化结算规则,确保基金及时足额拨付。探索按床日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在前期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对紧密型区县域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政策。推动公立医院积极参与国家、区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落实国家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政策,推动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鼓励中医与对应的西医病种实现“同病同效同价”。
(五)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
19.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巩固12项医改便民长效机制,持续改善医疗服务。2022年底前,三级医院预约诊疗量达50%以上,实现区内同级医院间、医联体内及川渝两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建设患者服务中心等集成式服务单元,开展诊间(床旁)结算。建设老年友善医院,鼓励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开设老年人综合服务门诊,开展公益慈善和社工、志愿者服务。到2025年,全区所有三级公立医院、50%二级公立医院达到“美丽医院”建设标准。
20.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挖掘医院文化底蕴,凝练升华医院的文化精神、管理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支持建设院史馆、医院文化墙(长廊)等。强化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1.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开展“守护天使”关心关爱行动。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鼓励公立医院通过设立青年学习基金等多种方式,关心年轻医务人员成长。健全职工关爱帮扶机制,建立医务人员职业荣誉制度。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健全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六)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
22.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面落实市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委办发〔2021〕42号),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建立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全区各级公立医院修订完善医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备案率达100%。
23.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稳妥有序做好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分设,,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医院党委要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制定实施医院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具体办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党委定期研究人才工作制度,将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公立医院绩效目标考核。建立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1名领导班子成员至少联系1名专家。
24.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推进党支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党支部参与重大事项讨论决策的制度机制,把好政治关、医德医风关。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育工程。建立健全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督干的“双培养”机制。
25.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健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卫生健康部门具体负责等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公立医院党委承担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开展公立医院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定和巡视巡察工作内容,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区医改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保障。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强化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制定具体方案,统筹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体制机制改革。区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协同配合,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各公立医院要落实主体责任,实行书记、院长负责制,全面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二)落实财政投入。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公立医院的“六项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肿瘤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化解公立医院符合规定的长期债务。
(三)建立评价体系。建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区医改办要建立改革任务台账,督促指导改革进展,定期组织改革效果评价,将改革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考核。组织辖区内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充分考虑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
(四)总结推广经验。区卫生健康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研指导,挖掘、总结、提炼、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附件:重庆市巴南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要评价指标
一图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