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巴南区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属国有公司,有关单位:

《巴南区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巴南区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2024—2027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加速推进巴南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战略背景,紧紧围绕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聚焦巴南“一区五城”建设,促进巴南生产性服务业与“1246”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融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全力打造现代物流业等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到2027年,我区软信产业持续发展,设计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商务服务活力充分释放,现代物流高效便捷,物流枢纽能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基本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0%,全区基本形成商务服务、科技研发、电商产业、现代物流等具有一定规模、具备较强行业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容量持续提升。

二、发展体系

坚持科学布局、错位发展,瞄准我区制造业发展基础及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充分挖掘巴南工业园区各组团各区块产业优势,对比市级18个重点发展领域,遵循链式集聚、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加速构建巴南特色鲜明、多点支撑的“1737”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体系。

——聚力发展1个战新先导产业:科技研发;

——加快发展7个规模集聚产业:工业设计、软件信息、现代物流、产业电商、金融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商务服务;

——引领发展3个协同支撑产业:供应链管理、数据资源、

检验检测;

——培育发展7个提升性产业:智能维修、低碳环保、总集成总承包、生产性租赁、工程技术、会计审计税务、法律和知识产权。

三、主要任务

(一)聚力发展战新先导产业

1.科技研发服务业。加快构建“312”三大产业科创体系,以国际生物城、数智产业园、大江科创城为重点科创载体,打造生命健康、数智科技、国防科工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支持国际免疫研究院提质增效,支持重庆理工大学建设精密位移测量实验室,积极培育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引导在区创新主体争创市级以上创新平台。用好全市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技术转移研究院,促进科技成果在区转移转化。鼓励企业以“企业特派员团”的方式解决技术难题,围绕企业技术需求,发挥派出单位和特派员团自身优势,转化和实施企业所需技术,实现科技成果有效对接、应用和转化。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实施。引育CRO、CDMO、检验检测、技术转移、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各类专业科技服务机构。打造原始创新、创新创业、科产融合、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校友经济、创新氛围“七位一体”的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支持国际生物城建设科技研发服务业集聚区。到2027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科技研发服务业企业6家。(牵头部门: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教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市场监管局、渝兴公司、数智产业园公司、国际生物城公司、大江科创城公司等)

(二)加快发展规模集聚产业

2.工业设计服务业。实施国家级和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工程,用好用活“重庆设计创新产业园”、“重庆消费品工业创新设计研究院”等金字招牌,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级、市级、区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大力培育、建设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支持制造业企业设立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鼓励工业设计企业专业化发展。引导工业设计领军企业构建“设、研、产、销”综合设计服务生态体系,推广“互联网+工业设计”新型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全市唯一消费品工业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聚焦大数据驱动创新设计,营造浓厚创新设计氛围,鼓励支持多种形式的工业设计创新创业活动,举办消费品工业设计大赛。支持承办“智博杯”工业设计大赛等国际化、特色化设计赛事或活动,促进设计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全市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基地。强化巴渝特色文化、工业遗产遗存、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利用,将巴渝特色元素融入创意设计。到2027年,新增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总数达到4家以上;新增5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20家以上。(牵头部门:区经济信息委,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国际生物城公司、大江科创城公司等)

3.软件信息服务业。深入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遴选一批优质企业纳入“北斗星”、“启明星”储备计划。推动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程学院两家市级软件人才“超级工厂”建设,靶向开展软件人才培养,力争更多软件毕业生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聚焦汽车软件、数字内容、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方向招商,积极开展卫星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招商引资,集中资源支持我区重点软信企业做大做强,重点突破一批技术创新优、应用效果好、复制推广性强的标志性应用场景,推动场景资源带动多元主体合作的场景创新机制。到2027年,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增企业上千家,软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7%左右。(牵头部门:区经济信息委,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渝兴公司等)

4.现代物流服务业。大力发展跨境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应急物流等重点行业,创新发展供应链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完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渝湘高铁、渝万高铁、渝湘高速复线、渝赤叙高速等对外通道建设,加快推进麻柳作业区及佛耳岩海关监管场所建设,着力提升铁路、水运综合服务能力。增强佛耳岩港等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多层次通道枢纽衔接水平,提升多式联运水平。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功能,推动国际物流大通道提质扩能。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强化内培外引提升物流市场主体实力,吸引上下游优质企业落户巴南,培育现代化物流龙头企业。推动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物流企业智能化升级。引进培育专业货代企业,鼓励货代企业积极参与开放通道建设。支持企业通过量价捆绑、拼箱运输等方式压减物流运输费用,通过预先匹配运力和订单,实现车货高效衔接,提升物流运输效能,研究推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到2027年,新增1家A级物流企业,新增冷库40万平方米,跨境公路班车开行6000班次,巴南区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2%。(牵头部门: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委、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物流基地公司等)

5.产业电商服务业。鼓励京东电商做大做强,支持在区建设京邦达巴南区智能分拨仓项目。支持我区本土特色电商平台发展,迭代复制姜家镇“十黑”电商直播基地项目的农村直播电商发展模式,在全市数字农业电商直播“1+10+100+1000”产业体系下,依托2024巴南区乡村振兴农特产品电商综合服务基地项目,建设数字农业直播产业园巴南分中心。健全农村三级物流体系,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网络销售、农产品处理、冷藏保鲜、集散配送等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积极培育跨境电商主体,招引进口型国际供应链“链主”企业、出口型第三方平台企业,推动跨境电商物流、报关、信保、融资、收汇、退税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左卡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服务中心平台,引导生产企业、外贸企业用好跨境电商B2B模式,拓展海外市场。到2027年,打造1个跨境电商产业园。(牵头部门: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招商投资局、物流基地公司等)

6.金融服务业。做实国家产业金融合作试点城市,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成为“全国标杆”。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全面及时掌握金融机构设立计划,科学合理制订招商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各类金融机构赴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丰富辖区金融业态。加快释放数字金融引领放大作用,依托“金渝网”、“巴巴实”平台,打造数字金融服务场景。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强化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精准支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持续深化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完善和推进绿色金融闭环管理机制,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督导力度,推动巴南区绿色贷款稳步增长。推动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扩面增量;扩大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覆盖面。优化非金融企业外债登记管理,推广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推动建立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支持企业汇率避险。用好用足外汇便利化政策,提升跨境融资结算便利化水平,助力巴南区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超60亿元。(牵头部门:区金融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大数据发展局、区财政局、人行巴南分行、巴南金融监管分局等)

7.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业。鼓励人力资源公司创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力资源服务模式,不断开发新产品,发展猎头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测评等高附加值业务板块。立足服务市、区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相应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打造“渝能人”公共实训品牌,鼓励校企合作开展“订单班”技能培训、“定向式”人才培养,培养培训企业可用人才。收集我区急需紧缺人才需求,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宣传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针对人才开展政策精准匹配等服务,吸引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高端人才。加快智联驾驶、智慧项目实训项目和重庆实训中心二期工程建设,逐步构建全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体系。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数字技能人才培训,开发“一带一路”技能逐梦培训项目,探索改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做强“渝能人”培训品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和职业院校积极设置生产性服务业相关专业,完善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加快相关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到2027年,全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力争超过15亿元,每年帮助实现就业或流动达到2万人次左右。(牵头部门:区人力社保局,责任单位:区教委等)

8.商务服务业。积极发展广告营销、品牌策划、咨询评估等商务服务,支持京东海嘉持续发展壮大,大力引进专业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商务服务业知名品牌,推进商务服务集聚区建设。深度参与智博会、西洽会、文博会等重大展会活动,参展模式向专业化、数智化转变,提升展会、演艺演出、节庆等活动的规模和品质。积极组织和支持外贸企业境外参展,加大媒体宣传、社会宣传和品牌推广。(牵头部门: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经济信息委等)

(三)引领发展协同支撑产业

9.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专业化、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鼓励建设供应链分拨中心、智能化仓储设施,引导物流、快递服务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支持跨境公路班车为区内生产制造业提供国际货运服务。支持链主企业建设“一链一网一平台”,进一步探索打通企业之间的数据链、信息链、要素链,解决产业链企业间信息数据孤岛、协作效率低等问题。(牵头部门: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责任单位:物流基地公司、大江科创城公司等)

10.数据资源服务业。结合“满天星”行动计划,用好高职城的产业人才资源,重点发展数据生产、数据流通、数据应用产业,大力培育数据要素企业,营业收入年增长率达到20%以上。培育数据要素型企业和数据流通服务商、数据经纪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规范开展数据经纪、合规咨询、数据金融、数据托管等专业服务。发展数据生产产业、支持企业推广复制数字重庆建设典型应用场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完善数字内容服务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游戏、影视动漫、数字视听、网络直播、电竞等数字内容新业态,鼓励发展泛娱乐、泛阅读、泛教育等多元业态融合的数字内容产业。积极参与建设文化内容数字资源平台、数字内容双创服务平台和数字内容产业创新中心。(牵头部门:区大数据发展局,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文化旅游委等)

11.检验检测服务业。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产业集群,出台《重庆市巴南区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提升车辆、工程等领域检验检测能力,招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装备制造企业,推进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检验检测服务,谋划布局软件与信息服务等领域的检验检测服务,依托区疾控中心推进食品安全生物毒素检验检测服务基地建设,依托重庆美莱德生物医药公司开展人类疾病模型动物繁育中心项目建设,促进检验检测与制造业协同布局,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发展检验检测延伸服务和认证服务。(牵头部门: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住房城乡建委等)

(四)培育发展提升性产业

积极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围绕制造业产业链布局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培育发展智能维修服务、低碳环保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工程技术服务、会计审计税务服务、法律和知识产权服务7个提升性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向附加值更高的“微笑曲线”两端发力,构建竞争新优势,下好发展先手棋,做大做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总量。

四、集聚区建设

以园区为主要承载地,以园区内生产企业需求为牵引,结合已有制造业产业特色、服务业基础和园区定位,靶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强链延链补链,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打造富有特色的、在全市甚至全国范围内具有巴南辨识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一)科技研发服务业集聚区

以重庆国际生物城为载体,围绕巴南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做强生物医药研发全流程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平台、研发服务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打造科技研发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创新平台体系建设,鼓励生物城企业、机构创建国家或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医药技术平台。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国家或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支撑企业提升研发效率,提供临床研究、试剂超市、仓储运输等专业技术服务,搭建一站式医药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合同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招引专业化临床前研究CRO企业,促进药品研发快速进入临床阶段;招引CMO/CDMO企业,做强产品研发及代工能力,着力打造先进代工产业集群。强化临床试验布局,发挥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引领作用,加快布局研究型医院建设免疫专科医院。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与泰格强强合作,打造重庆规模最大的临床试验中心。强化企业服务环境,出台研发材料进口、知识产权、住房补贴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领先企业及机构在生物城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作用,推动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等服务机构入驻,构建服务药品医疗器械从审批到上市全流程的服务平台,及时跟踪、对接注册进度,开展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工作的前期指导服务,推动产品加快上市。优化创新孵化载体布局,建设新型孵化载体,提供可拎包入驻的实验办公环境和开放式的共享检测服务平台,承接研发项目落地。建设离岸综合导向孵化平台,提供人才引进、项目推介、海外项目孵化、项目对接活动等全方位服务。

(二)软件信息服务业集聚区

以滨江人文城为核心承载地,串联星洲座、先进技术创新中心、云水苑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星空(锦悦苑)产业园、软件和信息外包服务产业园等5个软件园建设,按照“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构建“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产业培育体系,打造软件信息服务业集聚区。紧紧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链,推进卡泰驰二手车服务平台、远盟道康总部运营中心等软件产业链主企业入驻园区,提升软件产业发展能级。推动软件信息为制造业企业赋能,推进软件园为就近的工业园区开展数字化转型,比如充分利用云水苑数字经济产业园靠近大江科创城的地理位置优势,推动大江科创城重点产业数字化,创新开展软件服务业与生物医疗、新型显示、汽车摩托、智能制造等融合招商,通过强链延链补链导入关联企业落户,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产教融合,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与先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成果,积极与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程学院等区内院校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努力结合各院校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充分释放创新活力。逐步完善覆盖人才、金融、产业社交、公共技术、品牌等多维度、全链条、专业化、一站式的软件产业服务生态。

(三)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

依托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建设国家示范物流园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和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借助已落户的京东、顺丰、申通、中通等为代表的综合物流集群以及跨境公路班车为载体的国际贸易集群,持续完善铁路、公路集疏运网络,构建连接服务西南、辐射全国、融入“一带一路”的集疏运现代物流以及公路港—南彭站—佛耳岩港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鼓励普洛斯、京东物流、顺丰速运、中通物流等物流运输、电商企业,面向重庆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提供电商业务、冷链物流、城乡共同配送等仓配服务。迭代升级现代物流,建设具备枢纽运行监测、要素配置、服务全区12条产业链的物流引领营运组织平台,构建“大数据+商贸物流+配套服务”的多维融合公路港协作运营模式,整合区域内要素链、供应链、产业链,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性的西部一流智能公路港。

(四)产业电商服务业集聚区

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重庆公路物流基地为载体,依托京东集团在电商领域的影响力,大力推进物流基地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推动京东集团大商超属地运营部与华南城、新发地等专业市场合作,为商家提供精细化、本地化、一站式运营服务。引导我区富有优势的农特产品、工业制造产品上京东,助力重庆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新引进跨境电商平台型企业,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东盟商品集采城,撮合与泰国大米贸易商等B端合作。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推动跨境贸易平台、金融结算平台、国际物流服务平台、政务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发展,为企业提供覆盖产品设计、产品生产、货源采购、线上线下展示交易、金融服务、境内外物流组织等全链条、一站式的平台式供应链集成服务。到2027年,服务企业数量达2万家,新增服务业营收20亿元,跨境电商年交易额20亿元。。

(五)工业设计服务业集聚区

以大江科创城为主要承载地,打造工业设计服务业集聚区。聚焦制造业重点领域,支持宗申、美利信等重点制造业企业设立和发展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面向产业链供应链中小企业开放设计项目,积极促进工业设计底层创新,提升产业链协同设计能力和水平,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孵,化创新成果,营造工业设计产业氛围。支持以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园为重点,聚焦产品开发、包装升级、质量提升、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领域积极引进工业设计专业企业,整合工业设计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构建集合科创研发、工业设计、试制实验、供应链管理、消费大数据等消费级创新平台,积极参与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项目研发,推动工业设计与园区特色产业集群深度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到2027年,初步构建起“设、研、产、销”综合设计服务生态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领导。依托重庆市巴南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机制,研究审议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全局性、综合性重大事项。各成员单位可跨部门建立本行业领域服务业发展工作专班,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管负责同志、经办同志负责相关工作推进,协同推进任务落实,会同相关部门挂图作战、打表推进、闭环落实,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二)强化政策激励。做好对生产性服务业重点企业、项目、平台载体和创新集聚示范区的指导和服务,积极争取市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专项资金。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各类产业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加大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服务。各行业主管部门对照市级要求,按照“一个重点领域,一个行动计划、一份产业支持政策”工作思路,制定出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强化用地保障。落实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用地,盘活存量低效用地,鼓励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灵活的供地方式支持服务业发展。鼓励工业企业利用存量房产、土地兴办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创业平台等新产业、新业态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坚持高端化、特色化、集约化发展路径,朝着更精细化、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不断做强做优商务楼宇产业,吸引更多优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搬”进楼中。

(四)强化项目支撑。积极谋划和培育储备优质项目,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库,优先支持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建立项目定期调度、会商推进和跟踪问效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尽快投产增效。

(五)强化监测评估。按照市级统一部署,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及重点领域统计分类、指标体系,完善重点指标监测预测机制、信息共享及信息发布制度,动态监测生产性服务业运行情况,定期将监测数据反馈各行业主管部门,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可统计、可监测、可反馈、可评估”。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服务机制,区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调度,强化政策落地实施。

(六)优化发展环境。依托“巴巴实”企业服务云平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政策精准解构、智能匹配和主动推送,邀请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调度专题会,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市级领军企业,并结合国家“品牌日”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推广,助推相关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行业竞争力。积极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行业协会、中介机构、非营利事业单位等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逐步完善产业生态。


附件:巴南区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任务分解表


附件

巴南区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4—2027年)任务分解表

序号

重点领域

发展目标

重点任务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1

科技研发

服务业

2027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科技研发服务业企业6家。

1.以国际生物城、数智产业园、大江科创城为重点科创载体,打造生命健康、数智科技、国防科工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2.支持国际免疫研究院提质增效支持重庆理工大学建设精密位移测量实验室,积极培育成全国重点实验室

3.引导在区创新主体争创市级以上创新平台。

4.鼓励企业以“企业特派员团”的方式解决技术难题,转化和实施企业所需技术,实现科技成果有效对接、应用和转化。

5.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实施。

6.引育CRO、CDMO、检验检测、技术转移、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各类专业科技服务机构。

7.打造原始创新、创新创业、科产融合、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校友经济、创新氛围“七位一体”的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

区科技局

区发展改革委、区教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市场监管局、渝兴公司、数智产业园公司、国际生物城公司、大江科创城公司等


2

工业设计服务业

2027年,新增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总数达到4家以上;新增5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20家以上。

1.实施国家级和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工程建设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

2.支持制造业企业设立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鼓励工业设计企业专业化发展。

3.引导工业设计领军企业构建“设、研、产、销”综合设计服务生态体系,推广“互联网+工业设计”新型服务模式。

4.鼓励支持多种形式的工业设计创新创业活动,举办消费品工业设计大赛。

5.支持承办“智博杯”工业设计大赛等国际化、特色化设计赛事或活动,打造全市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基地。

6.强化巴渝特色文化、工业遗产遗存、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利用,将巴渝特色元素融入创意设计。

区经济信息委

区文化旅游委、国际生物城公司、大江科创城公司等

3

软件信息服务业

2027年,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增企业上千家,软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7%左右。

1.深入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遴选一批优质企业纳入“北斗星”、“启明星”储备计划。

2.推动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程学院两家市级软件人才“超级工厂”建设。

3.聚焦汽车软件、数字内容、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方向招商,积极开展卫星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招商引资

4.集中资源支持我区重点软信企业做大做强,重点突破一批技术创新优、应用效果好、复制推广性强的标志性应用场景,推动场景资源带动多元主体合作的场景创新机制。

区经济信息委

区大数据发展局、渝兴公司等

4

现代物流服务业

2027年,新增1家A级物流企业,新增冷库40万平方米,跨境公路班车开行6000班次,巴南区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2%。

1.大力发展跨境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应急物流等重点行业,创新发展供应链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

2.完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渝湘高铁、渝万高铁、渝湘高速复线、渝赤叙高速等对外通道建设,加快推进麻柳作业区及佛耳岩海关监管场所建设,着力提升铁路、水运综合服务能力。

3.增强佛耳岩港等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多层次通道枢纽衔接水平,提升多式联运水平。

4.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功能,推动国际物流大通道提质扩能。

5.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6.强化内培外引提升物流市场主体实力,吸引上下游优质企业落户巴南,培育现代化物流龙头企业。

7.推动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物流企业智能化升级。

8.引进培育专业货代企业,鼓励货代企业积极参与开放通道建设。

9.支持企业通过量价捆绑、拼箱运输等方式压减物流运输费用,通过预先匹配运力和订单,实现车货高效衔接,提升物流运输效能,研究推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区商务委

区交通运输委、市邮政管理局六分局、物流基地公司

5

产业电商服务业

2027年,打造1个跨境电商产业园。

1.鼓励京东电商做大做强,支持在区建设京邦达巴南区智能分拨仓项目。

2.支持我区本土特色电商平台发展,迭代复制姜家镇“十黑”电商直播基地项目的农村直播电商发展模式,依托2024巴南区乡村振兴农特产品电商综合服务基地项目,建设数字农业直播产业园巴南分中心。

3.健全农村三级物流体系,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网络销售、农产品处理、冷藏保鲜、集散配送等综合服务能力。

4.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积极培育跨境电商主体,招引进口型国际供应链“链主”企业、出口型第三方平台企业,推动跨境电商物流、报关、信保、融资、收汇、退税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5.依托左卡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服务中心平台,引导生产企业、外贸企业用好跨境电商B2B模式,拓展海外市场。

区商务委

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招商投资局、物流基地公司等

6

金融服务业

2027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超60亿元。

1.实国家产业金融合作试点城市,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成为“全国标杆”。

2.大力实施“智融惠畅”工程,积极争取各类金融机构赴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3.依托“金渝网”、“巴巴实”平台,打造数字金融服务场景。

4.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强化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精准支持。

5.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持续深化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推动巴南区绿色贷款稳步增长。

6.推动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扩面增量;扩大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覆盖面。

7.优化非金融企业外债登记管理,推广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

8.推动建立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支持企业汇率避险。

9.用好用足外汇便利化政策,提升跨境融资结算便利化水平,助力巴南区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区金融发展中心

区发展改革委、区科技局、区大数据发展局、区财政局、人行巴南分行、巴南金融监管分局等

7

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业

2027年,全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力争超过15亿元,每年帮助实现就业或流动达到2万人次左右。

1.励人力资源公司创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力资源服务模式,不断开发新产品,发展猎头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测评等高附加值业务板块。

2.立足服务市、区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相应工种职业技能培训

3.打造渝能人公共实训品牌,鼓励校企合作开展订单班技能培训、定向式人才培养,培养培训企业可用人才。

4.收集我区急需紧缺人才需求,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宣传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针对人才开展政策精准匹配等服务,吸引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高端人才。

5.加快智联驾驶、智慧项目实训项目和重庆实训中心二期工程建设,逐步构建全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体系。

6.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数字技能人才培训,开发“一带一路”技能逐梦培训项目,探索改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做强“渝能人”培训品牌。

7.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和职业院校积极设置生产性服务业相关专业,完善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加快相关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区人力社保局

区教委等

8

商务服务业

——

1.极发展广告营销、品牌策划、咨询评估等商务服务,支持京东海嘉持续发展壮大,大力引进专业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商务服务业知名品牌,推进商务服务集聚区建设。

2.深度参与智博会、西洽会、文博会等重大展会活动,参展模式向专业化、数智化转变,提升展会、演艺演出、节庆等活动的规模和品质。

3.积极组织和支持外贸企业境外参展,加大媒体宣传、社会宣传和品牌推广。

区商务委

区文化旅游委、区经济信息委

9

供应链管理服务业

——

1.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专业化、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

2.鼓励建设供应链分拨中心、智能化仓储设施,引导物流、快递服务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支持跨境公路班车为区内生产制造业提供国际货运服务。

3.支持链主企业建设“一链一网一平台”,进一步探索打通企业之间的数据链、信息链、要素链,解决产业链企业间信息数据孤岛、协作效率低等问题。

区经济信息委、区商务委

物流基地公司、大江科创城公司等

10

数据资源服务业

2027年,我区数字要素产业营业收入年增长率达到20%以上,培育数据要素企业20家以上。

1.结合“满天星”行动计划,用好高职城的产业人才资源,重点发展数据生产、数据流通、数据应用产业,大力培育数据要素企业。

2.培育数据要素型企业和数据流通服务商、数据经纪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规范开展数据经纪、合规咨询、数据金融、数据托管等专业服务。

3.发展数据生产产业、支持企业推广复制数字重庆建设典型应用场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4.完善数字内容服务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游戏、影视动漫、数字视听、网络直播、电竞等数字内容新业态,鼓励发展泛娱乐、泛阅读、泛教育等多元业态融合的数字内容产业。

5.积极参与建设文化内容数字资源平台、数字内容双创服务平台和数字内容产业创新中心。

区大数据发展局

区经济信息委、区文化旅游委等

11

检验检测服务业

——

1.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产业集群,出台《重庆市巴南区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提升车辆、工程等领域检验检测能力。

2.招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装备制造企业,推进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检验检测服务,谋划布局软件与信息服务等领域的检验检测服务。

3.依托区疾控中心推进食品安全生物毒素检验检测服务基地建设,依托重庆美莱德生物医药公司开展人类疾病模型动物繁育中心项目建设,促进检验检测与制造业协同布局,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发展检验检测延伸服务和认证服务。

区市场监管局

区科技局、区经济信息委、区住房城乡建委等

12

科技研发服务业集聚区

——

1.加快创新平台体系建设,鼓励生物城企业、机构创建国家或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医药技术平台。

2.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国家或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基地。

3.加速企业研发效率,提供临床研究、试剂超市、仓储运输等专业技术服务,搭建一站式医药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

4.加强合同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招引临床研究CRO企业、CMO/CDMO企业。

5.出台研发材料进口、知识产权、住房补贴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领先企业及机构在生物城设立研发中心。

6.发挥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引领作用,加快布局研究型医院建设免疫专科医院。

7.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与泰格强强合作,打造重庆规模最大的临床试验中心。

8.推动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等服务机构入驻,构建服务药品医疗器械从审批到上市全流程的服务平台。

9.优化创新孵化载体布局,建设新型孵化载体,提供可拎包入驻的实验办公环境和开放式的共享检测服务平台,承接研发项目落地。

10.建设离岸综合导向孵化平台,提供人才引进、项目推介、海外项目孵化、项目对接活动等全方位服务。

国际生物城公司

区经济信息委等

13

软件信息服务业集聚区

——

1.推进卡泰驰二手车服务平台、远盟道康总部运营中心等软件产业链主企业入驻园区,提升软件产业发展能级。

2.推动软件信息为制造业企业赋能,推进软件园为就近的工业园区开展数字化转型

3.创新开展软件服务业与生物医疗、新型显示、汽车摩托、智能制造等融合招商,通过强链延链补链导入关联企业落户,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4.推进产教融合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与先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成果积极与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程学院等区内院校开展深度产教融合。

5.逐步完善覆盖人才、金融、产业社交、公共技术、品牌等多维度、全链条、专业化、一站式的软件产业服务生态。

渝兴公司

区经济信息委等

14

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

——

1.持续完善铁路、公路集疏运网络,构建连接服务西南、辐射全国、融入“一带一路”的集疏运现代物流以及公路港—南彭站—佛耳岩港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

2.鼓励普洛斯、京东物流、顺丰速运、中通物流等物流运输、电商企业,面向重庆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提供电商业务、冷链物流、城乡共同配送等仓配服务。

3.迭代升级现代物流,建设具备枢纽运行监测、要素配置、服务全区12条产业链的物流引领营运组织平台,构建“大数据+商贸物流+配套服务”的多维融合公路港协作运营模式,整合区域内要素链、供应链、产业链,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性的西部一流智能公路港。

物流基地公司

区商务委、区交通运输委等

15

产业电商服务业集聚区

——

1.大力推进物流基地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推动京东集团大商超属地运营部与华南城、新发地等专业市场合作,为商家提供精细化、本地化、一站式运营服务。

2.引导我区富有优势的农特产品、工业制造产品上京东,助力重庆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3.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新引进跨境电商平台型企业,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

4.打造东盟商品集采城,撮合与泰国大米贸易商等B端合作。

5.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推动跨境贸易平台、金融结算平台、国际物流服务平台、政务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发展,为企业提供覆盖产品设计、产品生产、货源采购、线上线下展示交易、金融服务、境内外物流组织等全链条、一站式的平台式供应链集成服务。

物流基地公司

区商务委、区农业农村委等

16

工业设计服务业集聚区

——

1.聚焦制造业重点领域,支持宗申、美利信等重点制造业企业设立和发展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面向产业链供应链中小企业开放设计项目

2.积极促进工业设计底层创新,提升产业链协同设计能力和水平,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孵,化创新成果,营造工业设计产业氛围。

3.支持以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园为重点,聚焦产品开发、包装升级、质量提升、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领域积极引进工业设计专业企业,整合工业设计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构建集合科创研发、工业设计、试制实验、供应链管理、消费大数据等消费级创新平台

4.积极参与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项目研发,推动工业设计与园区特色产业集群深度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大江科创城公司

区经济信息委等

部门解读:

关于《巴南区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 的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