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印发了《重庆市巴南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方便公众进一步了解“十四五”时期我区体育发展规划,现作如下解读。
一、《规划》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巴南区谱写高品质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健康巴南、推进体育强区建设的重要时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巴南区“一区五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重庆市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政策文件,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体育工作发展基础与形势
总结“十三五”期间我区体育在公共服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育产业、基础设施等5个方面取得的成绩。面对我国正处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新阶段,重庆正在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巴南全力建设“一区五城”,深入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我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围绕重庆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深化改革创新,推动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体育强区开好局,起好步。
2.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民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思维,坚持融合发展,坚持系统观念。
3.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发展布局进一步提升,体育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市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基本形成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发展水平保持全市先进行列。
重庆市巴南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表
序号 |
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指标属性 |
1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 |
50.18 |
51 |
预期性 |
2 |
市民体质抽样合格率(%) |
94.1 |
94.5 |
预期性 |
3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
2.07 |
2.3 |
约束性 |
4 |
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 |
2.8 |
预期性 | |
5 |
市级以上比赛获得金牌数(枚) |
236 |
>250 |
预期性 |
6 |
体育产业总规模(亿元) |
12 |
25 |
预期性 |
(三)主要任务
1.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牢牢把握“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根本方针,抓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建设,将全民健身全面融入健康巴南建设,打造“体育设施在家门口、科学健身指导在身边”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2.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深入实施体教融合,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拓展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畅通人才输送机制,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创造佳绩,取得更大突破。
3.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产品丰富”的体育产业体系,推动“体育+”融合发展,优化空间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培育体育市场主体,扩大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4.打造完善品牌赛事体系。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各类体育赛事,着力培育品牌赛事和区域特色赛事。以赛事为引领,提升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水平,拉动体育消费服务,推动体育赋能城市、振兴乡村,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5.深化体育融合发展。树立融合发展理念,坚持融合发展道路,拓展融合发展业态,全面推动“体育+”“+体育”融合发展,有效形成体育发展新动能。
6.促进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体育文化建设,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讲好体育故事,传播好体育文化,提升巴南体育形象,厚植体育强区建设的文化基础。
7.实施成渝双城协同发展。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对外合作、融合发展,形成交流借鉴、取长补短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保障措施
为高质量推进我区体育事业发展,制定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确保在“十四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强化政策支持;三是加强规划布局与用地保障;四是加强体育领域法治和行业作风建设;五是加强体育人才培养;六是创新实施机制和加强监督落实。
三、相关名词解释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各级政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体育权益,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服务需求,建设的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公益体育组织网络、群众性体育活动系统、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健身指导及信息服务系统为支撑的覆盖全社会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它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社会体育组织:是指体育社团(包括项目和人群协会)、体育民办非企业单位、体育基金会、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包括健身活动站点、团队、网络组织等)等以发展群众体育为目的非营利性组织。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在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中以各类指导方式为健身者提供科学健身宣传、体育技能传授、健身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服务并被确认相应资格的专门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体育制度,分为公益和职业两类。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推动人民群众科学健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