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解读>文字解读

《重庆市巴南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2025-03-11
区生态环境局
[大] [中] [小]

现对《重庆市巴南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2023年11月30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是我国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发布的第三个“大气十条”,指明了未来几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改善目标、重点任务。根据《行动计划》,重庆市政府印发了《重庆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为我市未来几年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高水平打好“治气”攻坚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区生态环境局牵头编制了《重庆市巴南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的政策依据是什么?

《实施方案》的政策依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发〔2023〕3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23〕24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24〕15号)。

三、《实施方案》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以降低PM2.5(细颗粒物)浓度为主线,深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推动氮氧化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源头防控,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四、《实施方案》的核心举措有哪些?

《实施方案》对标《重庆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总体要求提出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系统推进“治气”攻坚战的工作重点,坚持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和川渝联防联控联治,聚焦解决我区“治气”攻坚战突出问题,全力守护美丽蓝天。核心举措包括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产业产品绿色转型升级;2.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3.优化运输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4.深化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5.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切实降低排放强度;6.强化污染应对和联防联控,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7.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治气”智能化精准化;8.强化保障措施,推动空气质量全民共保共治等8个部分共31项任务及措施。

五、《实施方案》适用范围包括哪些?

《实施方案》的适用范围为巴南区全域。

其中重点区域包括:龙洲湾街道、鱼洞街道、莲花街道、李家沱街道、花溪街道、南泉街道、一品街道、南彭街道、惠民街道、界石镇。其他行政区域为一般区域。

六、《实施方案》对企业有哪些要求?

《实施方案》明确“以‘1246’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重点,推动大气治理、减污降碳、绿色转型、能级提升。推进环保治理、监测监控、绿色装备等产品设备以旧换新、绿色转型,依法依规淘汰排放、能耗、安全等不达标设备”“加快推进汽车摩托车配件、印刷包装、汽修、家具等行业中小微企业规范化发展,鼓励中小微企业开展绿色转型和升级改造”“加大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力度”“支持培育一批具有绿色低碳技术优势和产业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大力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投诉集中的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要安装运行在线监测系统”“加快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为主体的大容量快速客运体系,打造‘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多种运输方式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等工作举措。

七、《实施方案》对居民群众有什么影响?

《实施方案》以全力守护美丽蓝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指导思想,开展“老旧小区油烟综合治理”“夜间错峰加油优惠”“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大气环境保护宣传进学校、进社区”“鼓励公众积极提供环境违法线索”等工作,每小时更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并公开发布,完善重点区域和污染时段的出行地图,在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后,引导公众加强自我健康防护。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参与“治气”攻坚战的良好氛围。倡导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群防群治,共治共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