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 索引号 ]
  • 11500113009307156W/2021-01704
  • [ 发文字号 ]
  • 巴南府发〔2021〕16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
  • [ 体裁分类 ]
  • 规划
  • [ 发布机构 ]
  • 巴南区人民政府
  • [ 有效性 ]
  • [ 成文日期 ]
  • 2021-11-04
  • [ 发布日期 ]
  • 2021-11-17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巴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属国有公司,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巴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        

2021年11月4日          


(此件主动公开)


重庆市巴南区

“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

目  录

一、”十四五”时期巴南区科技发展总体形势  - 5 -

(一)发展基础  - 5 -

(二)发展形势  - 7 -

二、“十四五”时期巴南区科技创新总体要求  - 9 -

(一)指导思想  - 9 -

(二)总体部署  - 10 -

(三)发展目标  - 10 -

三、着力推动重点产业科技创新  - 12 -

(一)实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工程  - 12 -

(二)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科技创新工程  - 14 -

(三)实施“数智”产业科技创新工程  18

(四)实施商贸物流科技创新工程  20

(五)实施生态科技创新工程  21

四、大力推动社会民生科技创新示范  - 23 -

(一)推动乡村振兴科技应用示范  23

(二)推动智慧政务科技应用示范  25

(三)推动智慧交通科技应用示范  26

(四)推动智慧医疗科技应用示范  28

(五)推动智慧环保科技应用示范  29

五、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30 -

(一)实施创新主体分类培育计划  30

(二)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计划  - 32 -

六、大力推动创新创业  32

(一)提质发展环理工大学创新生态圈  32

(二)健全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34

(三)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 36 -

七、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引育  - 37 -

(一)拓宽科技人才引进渠道  37

(二)优化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39

(三)完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  41

八、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创新  43

(一)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体系  - 43 -

(二)大力开展“一区两群”区域协同创新  44

九、着力营造优良创新生态  45

(一)完善科技创新政策  45

(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47 -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47 -

(四)加强科学素质建设  - 48 -

(五)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 48 -

十、保障措施  49

(一)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49

(二)强化规划落地  49

(三)强化监测评价  50

一、“十四五”时期巴南区科技发展总体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巴南区深入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着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了较大进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奠定了“十四五”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区科技创新指数从2016年的75.96%提高到2019年的81.42%,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到20.06亿元,排在全市第9位;投入强度达到2.23%,排在全市第11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2.7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08的百分点。截至2020年底,全区研发人员达到4608人,累计培育科技型企业2585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19家。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基地29个,引进建设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高端)研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数为21家,其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个,市级众创空间8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星创天地1家。

“十三五”期间,全区创新绩效明显增强。巴南区成功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巴南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木洞镇和麻柳嘴镇被纳入国家级高新区拓展园。2020年专利授权量为2088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044件、万人有效专利拥有量13.5件;登记科技成果27个;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奖36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三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3项,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2项。

“十三五”期间,全区创新生态明显优化。巴南着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逐渐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重庆市巴南区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庆市巴南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和《关于构建创新创业新生态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为全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组建了5000万元种子基金、2亿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已为3家科企投放种子基金170万元,70家科企放贷突破1亿元。三是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快建设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举办了“赋能杯”科技创新大赛、“双创”活动周、第三届亚洲人工智能大会、首届巴南区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大赛等活动。四是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建成市级科普基地8个,2020年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2.1%。

专栏1 “十三五”科技创新主要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名称

2015年

2020年

1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

2.16

2.54*

2

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

1.57

1.53*

3

全社会研发人员总量

4412

6701*

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30*

5

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占规上企业总数比例(%)

17

36*

6

有研发机构的规上企业比例(%)

19

23*

7

科技型企业(个)

112

【2585】

8

高新技术企业(个)

62

【119】

9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项/万人)

——

9.57

注:【】为累计数,*为2019年数据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巴南区科技创新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国内发展大势看,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新时代的重大历史使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要求。我市必须从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奋斗目标深刻认识和理解科技创新重大使命和责任,以更强的信心、更大的决心推动科技创新。

从我市发展需要看,党中央作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部署,明确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我市带来了重大机遇。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量正在不断积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正在不断增强。着力抓好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培育新的增长点;推进“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强科技供给和需求对接,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强化人才激励政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从巴南发展需要看,“十四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期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提升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必由之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布局,给巴南提供了重大的多重叠加机遇。因地制宜引导主成都市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有利于巴南进一步发挥幅员面积大、生态条件好、发展纵深位居中心城区之首的优势,充分释放发展潜能,成为重庆南部新的重要增长极。

面对新形势和新需求,巴南科技创新面临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和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既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又有显著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企业不多,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需要大幅提高。二是科技创新资源要素集聚能力亟待提升。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还需进一步提高,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紧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水平需要提升。科技公共服务能力需要增强,良好的创新生态还需要进一步营造。四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还需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完善并落实各项科技创新政策,在政策措施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建设更加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十四五”时期巴南区科技创新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区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围绕“一区五城”战略重点和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发展与安全,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大培育创新主体,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加快引育创新人才,加强创新创业服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巴南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二)总体部署

坚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为主线,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加强研发系统布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一是着力优化科技创新布局,加快建设重庆国际生物城、南部新城、重庆职教城、大江科创城、惠民智慧总部新城“五城”。二是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建设企业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三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和竞争力。四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造就关键领域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吸引机制,激励人才更好发挥作用,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的原动力。五是营造优良创新生态,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业,深化创新开放合作,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力争形成生物医药大健康、商贸物流、高端装备制造、“数智”经济和生态创新等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三)发展目标

紧扣2035年“基本建成科技强区”的远景目标,到2025年,创新要素不断聚集,创新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创新生态示范区基本建成,有力支撑全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科技创新投入明显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比重达到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8%。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占规上企业总数比例不低于65%,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比例不低于60%。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建成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聚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培育科技型企业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建成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00家以上。

——科技创新绩效明显提升。创新型经济结构基本形成,构建起知识密集、多点支撑的产业结构,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件以上。

——科技创新生态更加优化。厚植创新文化,创新政策措施,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构建一流的综合创新生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推动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

专栏2 “十四五”科技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

属性

2020年

2025年

1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预期性

2.23*

2.6

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预期性

2.4*

2.8

3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预期性

28*

53

4

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占规上企业总数比例(%)

预期性

30*

65

5

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比例(%)

预期性

16.5*

60

6

科技型企业(个)

预期性

【2585】

【4000】

7

高新技术企业(个)

预期性

【119】

【300】

8

市级以上研发平台(个)

预期性

【50】

【100】

9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项/万人)

预期性

13.5

16

10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预期性

12.1

15

注:【】为累计数,*为2019年数据。

三、着力推动重点产业科技创新

(一)实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工程

“十四五”期间,用好生物医药“战新产业集群发展工程”这块金字招牌,围绕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制相关工作,构建创新体系、完善产业体系,以生物药为核心,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为特色,全面布局大健康产业,建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产学研科技创新生态链条。推动龙头企业做“新”做“优”,促进智睿生物、博唯生物、智翔金泰、宸安生物、美国雅培克等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药物研发上市步伐,推动九价宫颈癌疫苗、口服紫杉醇、德谷胰岛素、治疗用乙肝疫苗等尽快上市,填补全市高端生物药产品的空白。实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工程,构建生物医药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全链条体系,支撑千亿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完善生物医药创新链条。以智睿生物为“链主”企业,对标全市基因工程药品制品产业链,依托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博唯生物等链上重点企业,在药物研发和产业化体系上强链延链;依托重庆康复辅具产业园平台,在医疗器械产业方面建链补链。积极引进大型医药企业,充分发挥宸安生物、智睿生物、博唯生物等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作用,大力开展高端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和医疗器械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推进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财政资金对生物医药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融合。

专栏3 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发重点发展方向

1.生物药。重点研发生产针对PD-1/PDL-1、CD20、HER2、VEGF、EGFR、TNF-α等成熟靶点的抗体药物,包括人源化单抗和全人源单抗、抗体偶联药物(ADC)、抗体融合蛋白、双特异性抗体等抗体药物。针对肿瘤、免疫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以及疫苗新型佐剂,研发生产多联多价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研发生产免疫细胞和干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重点包括CAR-T、TCR-T疗法等。研发生产基因治疗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长激素、促卵泡素、胰岛素等。

2.化学药。研发生产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领域且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创新药物。研发生产长效、缓控释、靶向制剂,包括脂质体、静脉乳、微球、混悬剂等;以及提高患者顺应性的透皮制剂、吸入制剂、植入制剂等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物。加快推进临床急需、新专利到期药物的仿制药开发。

3.现代中药。重点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消化科疾病等中医优势病种,开发复方、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中药新药,以及新剂型、新给药途径、新适应症的二次开发和应用。

4.医疗器械。加大对高端医疗装备、心血管介入产品、骨科植入产品、人工晶状体及角膜塑形镜、医美植入产品、体外诊断产品、康复设备产品等的研发生产。

大力推进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建设。加快建设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P3实验室、美莱德人类疾病模型动物繁育中心;促进重庆国际生物城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和苏州大学等合作,协同打造生物医药研发和制造领域技术创新平台。强化高端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引进力度,加快推进苏州大学重庆研究院、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成渝药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创新成果转化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推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增强全区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专栏4  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服务平台建设

1.构建西部一流的创新体系。以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为载体,将其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研究和产业转化平台;以顶尖高校、院所等产学研平台为基础,打造国内领先的,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的全要素创新链,形成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双强”格局。

2.综合研究创新平台。以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国际生物城数字医学联合技术中心、苏州大学重庆高等研究院、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成渝药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和P3实验室等为核心,在原创性技术研发、创新药物研发、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加快突破。

3.CXO平台。以智睿生物研发孵化中心、宸安生物中试平台等为核心,构建生物药专业外包服务平台;以重庆仿制药研发平台中心、都创药物研发服务平台等为核心,构建化学药外包服务平台;以北大医疗创新谷(重庆)研发平台、南芯西南总部运营中心等为核心,构建医疗器械研发及生产技术外包服务平台。加快CMO/CDMO平台以及涵盖药物发现、工艺研发、CMC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全流程一体化药物/医疗器械研究、开发及生产解决方案。

4.GLP、GCP平台。以美莱德动物实验中心和人类疾病模型动物繁育中心等为核心的集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服务于一体的药物研发服务平台。

(二)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科技创新工程

强化制造业创新突破,发挥铃耀汽车、宗申航发、建设工业等龙头企业作用,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中高端摩托车,支持发展辅助驾驶系统。针对“卡脖子”问题,着力攻克智能装备、数控机床、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把产业集群培育成为创新集群。要突出抓好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快忽米产业互联网等运用,强化智能制造推广,着力培育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科技创新工程,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精密化和绿色化发展,支撑高端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发展。

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科技创新。加速汽车摩托车为重点的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科技创新生态圈。结合汽车产业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化发展趋势,推进新能源整车集成技术创新,强化智能网联创新赋能应用,突破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汽车软件研究与开发,优化产品结构,实现整车中高端化、核心零部件本地化。加快高端装备共性技术研究和关键零部件研制,推动远程运维、在线监测等基础系统开发,升级制造业技术体系,推动制造技术向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中高端摩托车、通用航空设备、智能机器人等产品的升级创新。加快建设高端装备研究院和大江科创城科技孵化中心。

专栏5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发重点发展方向

1.智能网联汽车。深入研究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先进智能装置,大力发展汽车与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相融合,实现车与X(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的交换共享。推动环境感知技术、决策规划技术、车辆控制技术发展,加快路边单元(RSU)等路网基础设施建设与推广,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鼓励整车企业与重庆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重庆交通大学、中国汽研院等专业研发机构合作交流,探索布局智能网联汽车,着力突破汽车整车智能化、车网融合、多源信息融合、车辆决策与控制、信息安全等重点技术。依托长安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推进重庆汽车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开展新品研发工作,提升汽车制造智能化水平。

2.新能源汽车。推动现有整车企业加快开发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加快对涉及驱动电机、制动能量回收、能耗优化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通用技术的研究。依托长安研发能力,以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主线,加快电控系统、驱动电子、电子制动器、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开发。

3.汽车整车。通过内部培育与外部引进两种途径推动巴南区汽车整车产品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的“新四化”趋势发展,加快汽车产业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相融合,大力调整产品结构。

4.汽车电子。大力研发生产车载电子装置、汽车电力驱动系统、电源系统、无人驾驶系统、安全系统、导航系统和辅助系统,加强在ECU(电子控制单元)的研发和产品创新。依托长安铃木、大江工业集团等本区整车企业为带动,加快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发展步伐。

5.摩托车。深化与本地摩托车企业在节能减排、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技术和供应链合作共享,提升整车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加快开发投放250cc排量及以上巡航车、赛车及越野车等中高档摩托车产品。加快摩托车整车高端化、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轻量化和应用共享化转型升级步伐,建成基本完整的高端摩托车整车生产体系。深化与本地汽车企业在节能减排、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技术和供应链合作共享,积极开展新能源摩托车标准研制和产品研发。

6.通用航空设备。积极引进成熟的通用航空器产品和技术,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重点发展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机身材料、无人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等航空关键设备及技术。支持建设工业、宗申航发等企业在无人机领域的新产品研发和试制工作。积极建设通用航空、航空发动机、无人机服务等工程开发实验平台,与企业、高校及研发机构开展科技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孵化等交流合作。着力打造西南地区通用航空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7.机器人。重点引进科沃斯、三星、纳恩博、Titan Medical(加拿大)等服务机器人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积极开展仿生科技、机械手、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究,大力开发教育、清洁、医疗、信息服务等领域服务机器人新产品。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合资合作、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加快推进机器人本体、减速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研发生产。

8.增材制造(3D打印)。加快使用金属材料3D打印、高分子材料3D打印、陶瓷材料3D打印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增材制造装备研发推广。建设集智能化生产、办公、展厅为一体的综合研发制造产业园。切实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机构进行对接,引进立体光刻、选择性激光烧结、激光熔覆成形等先进技术,推进3D打印装备在消费品、汽车、医疗、通用航空等领域的集成应用。

9.智能仪表。依托巴南区传统仪器仪表产业基础,加强研发,结合计算机科学、电子学、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传统的仪器仪表技术,通过全自动化的操作过程,提高测量精确度,实现节能降耗及优化能源配置。鼓励企业提高测量控制的技术指标,研发生产高精度、高质量、高适应性产品。

10.特种装备制造。依托建设工业、吉力芸峰、能研理工、塞北股份等企业及项目,积极开展单兵作战系统相关研发和产品开发。推动军用电池、方舱车辆、高原作战后勤保障车辆等产品的研发生产。

加快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统筹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加快兵装创新研究院建设。建立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大型企业建立“私有云”“混合云”,建设综合型、行业型、专业型、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专栏6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重点项目

兵装创新研究院。聚焦新一代特种装备、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公共安全、智能检测、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孵化光敏微晶玻璃、车载激光雷达、新型超高强韧金属材料、高端镀膜、动力学仿真软件、毫米波通信成像雷达、先进军用计算机等核心技术产业。兵装创新研究院下设若干研究分院(中心)。

(三)实施“数智”产业科技创新工程

瞄准“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壮大新型显示等产业,推动惠科电子等企业科技攻关,培育创新链。瞄准“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内容等大数据产业,发挥腾龙数据中心、联通南部枢纽等作用,打造数据中心。瞄准“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建设智慧名城重点应用场景,拓展智慧政务、交通、医疗、旅游等智能化应用。实施“数智”产业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推进千亿“数智”产业发展。

推进“芯屏器核网”建设。壮大新型显示产业,建立新型显示产业链,加快发展面板关键原材料,支持发展磁控溅射、光阻剥离、PI涂布等面板配套产业。大力发展5G产业,建立西部首个5G中高频段MIMO天线产业基地,推动核心结构件大规模产业化,加快滤波器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大力发展高端电源管理芯片和存储芯片,努力培育集原材料、晶圆生产、先进封装测试等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全力打造重庆南部数据中心集群,使之成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典范。依托腾龙5G数据中心、重庆联通南部数据中心等大数据功能平台,打造大数据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争取纳入全市政务数据“两地三中心”体系。重点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积极培育智能化新产品、新模式、新职业,构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链。

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在传统产业重点领域精选一批重点企业,突出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应用,广泛开展“机器换人”,以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替代传统设备,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生产线”。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型应用场景。支持区内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企业建设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MES)等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市区两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深入实施智能制造诊断评估专项行动。到2025年,新建“智能工厂”5个、“数字化车间”10个。

专栏7“数智”产业技术研发重点发展方向

1.“芯屏器核网”:(1)新型显示:加大对包括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彩色滤片、偏光片、背光源、自动化设备等上游材料或元件的研发投入。加强对激光显示、3D显示、互动显示等新兴领域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鼓励开发4K、8K超高清视频显示面板,推进柔性AMOLED、Micro-LED、屏下指纹和屏下摄像头技术、量子点显示技术(QD-OLED)、立体显示技术、电子纸显示等前沿技术研发。(2)集成电路:加强对新型QFN、DFN、WLP、SOP、DIP封装的研究力度。加大对SiC-SBD、SiC-MOSFET、SiC-IGBT、IC+SiC-MOSFET模块、SiC基GaN等领域技术的引进力度。开展新型智能终端、物联网等芯片研发设计。积极引进消费电子、化合物半导体、自主可控射频及微波、汽车电子等芯片研发设计企业。(3)智能终端:加大对智能手机、智能电脑、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医疗设备、智能车载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新产品的研发生产。

2.大数据产业:鼓励企业与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共同打造5G关键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攻关等协同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声表面波滤波器、微声器件等5G终端和基站关键元器件的研发;大力研发新型工业大数据分析建模工具和面向不同行业、不同环节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及系统解决方案。积极推动大数据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流程各环节的应用,实现精准决策、管理与服务。创新发展大数据场景融合应用。推进大数据行业应用与政务、警务、教育、医疗、交通、工业等领域融合创新,促进数据资源跨行业、跨领域深度融合加速新应用、新业务、新模式形成,发展独具巴南特色的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培育大数据增值应用新业态

(四)实施商贸物流科技创新工程

提升南彭B保、海关监管中心等科技功能,丰富东盟商品集采城、京东电商产业园等科技运用范围,提高科技创新支撑力度。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在公路物流基地、西部木材贸易港、铁路东环线南彭站、跨境公路班车等建设运营中,用好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提高多式联运效率。瞄准新消费趋势,提升跨境电商、专业市场、服务贸易和会展服务等科技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积极培育新增长点。

大力推动高端商务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提升假日消费、旅游消费、时尚消费和夜间经济,积极发展新型零售、共享经济、直播经济等,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智慧商圈,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消费环境,积极发展智慧零售、无人便利店、智能体验店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VR、AR等先进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专栏8 电子商务发展重点

1.网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重庆理工大学资源优势,创建网商孵化园,搭建网商公共服务平台。

2.推动企业电子商务发展。重点培育食品、农产品、文旅等领域垂直电商供应链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传统企业自建网上商城,独立营运,支持京东商城等知名电商加快发展。

大力推动现代物流科技创新。结合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提升保税物流、国际物流分拨功能,打造西部地区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双城经济圈公路物流枢纽、东盟贸易服务基地。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将物流过程通过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和智能化。推动整车企业加强与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联合探索模块化运输、单元化物流、无人物流等新模式应用。加大无人仓、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等在物流配送系统中的应用。推动现代物流与制造业融合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物流、快递企业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推进降本增效。

专栏9 重庆公路物流信息港

依托巴南公路物流基地和重庆交运集团智慧物流等系统,对标国际、国内公路物流相关标准进行升级改造,重点打造公路物流标准化服务平台、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多式联运平台和数据中台,不断提升物流基地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信息化、服务智慧化、移动互联化。

(五)实施生态科技创新工程

瞄准“生态+”“创新+”“文化+”,培育高新技术、总部经济、智能服务等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高品质延伸。利用智能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创新生产要素,培育一批有技术含量的绿色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提升”。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和文创文体产业,实施生态创新技术工程,打造中国西部地区千亿级智慧总部新城。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完善研发服务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创业孵化服务,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专业孵化机构。推进全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为科研人员提供成果评估、筛选、对接、运营等服务。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为全区科技创新提供知识产权评估、分析、交易、转化、运营、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积极发展科技金融,推进科技金融产品多元化,提升科技金融服务产业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文创文体产业。依托巴南抗战文化、巴渝乡村文化、古镇文化、禅茶文化等特色人文景观,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积极发展智慧旅游,搭建巴南智慧旅游指挥和监测平台,发展网上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等智能文化旅游平台,充分利用虚拟现实、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构建混合现实虚拟旅游景点。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培育一批数字文化龙头企业。传承优秀巴渝特色文化,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加强文物古迹保护、研究和利用。鼓励文化创意内容、动漫游戏以及文博资源数字化,推动数字出版、数字传媒和数字视听等发展。深化发展在线文娱,加速发展网络视听,推动音视频大数据处理、全媒体智能播控、超高清视频制播等平台建设。

专栏10 生态科技创新重点发展方向

1.建立现代服务业智慧信息服务体系。利用移动通讯和物联网产业技术优势,完善公共研发、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服务体系,突出发展研发外包、知识产权布局与运营、检验检测等新业态,推进“互联网+”高效现代服务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服务业智慧信息服务体系。

2.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理论技术水平。依托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程学院等本地资源,加大电子商务领域相关的科学基础理论、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鼓励大数据、众智科学、区块链等现代服务科学与工程理论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开展创新应用,构建新一代电子商务平台。

3.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以数据、算力、算法为基石,建设智能中枢、构建支撑体系、打造智能化应用,大力提升信息化水平。

四、大力推动社会民生科技创新示范

聚焦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目标,大力加强社会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围绕乡村振兴、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重点,建立科技应用示范,不断拓展科技惠及民生的广度和深度,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有保障、可持续,推动巴南区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推动乡村振兴科技应用示范

充分释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政策红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工程,助力全区乡村振兴。

加强特色产业科技应用示范。围绕茶叶、果蔬、粮油、渔业等农业方向,大力开展山地种业培育技术、特色林果种植技术、农业生物技术、高分子农业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土壤修复技术、生态保育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提升巴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升级科研平台、良繁体系、种养基地、加工物流、品牌销售、三产融合等各个环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

加强乡村生态振兴科技应用示范。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计划,积极引进动植物新品种、标准化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技术在全区转化应用,不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快丘陵山区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创新,攻克收贮运、产地初加工、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农产品梯次加工与质量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大力支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关键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示范。

加强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示范。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强与西南大学、市农科院、市水产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2个市级星创天地、1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打造1个科技小镇、1个科技示范村、1个科技小院,推进巴南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基本形成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园区体系。强化市级科技特派员的引领作用,完善以区级农技服务队伍为核心,以乡镇级农技服务队伍为主体,以社会化农技服务力量为辅助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加强乡村振兴科技人才示范。紧扣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绿色生态农业技术创新需求,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等培训。积极培育农村科技带头人,积极探索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及创新创业扶持机制,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支持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创新创业。

专栏11   乡村振兴科技应用示范

关键技术和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计划。聚焦山地种业培育技术、特色林果种植技术、农业生物技术、高分子农业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土壤修复技术、生态保育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

1.智慧农业建设示范。立足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搭建生产管理网络信息应用平台,完善农业监督预警体系,推进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2.巴南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四川温江区联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示范和应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三特一品”创建,推动“双创”向农业农村延伸,布局农业产品深精加业,推动“种植一加工一物流一销售”农业产业链的纵向融合,打造集“生产+加+科技”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3.乡村振兴科技人才计划。发挥科技特派员的引领作用,建立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村技能人才。持续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和农业“星创天地”建设。

(二)推动智慧政务科技应用示范

依托惠民智慧总部新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端计算、信息资源共享等方式建设智慧政务,打造高效率、广便民的新型政府,提升其在服务、监督管理、决断等方面的智能水准,从而有效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业务协同水平等政府治理能力。

推动科技政务数据共享与开放。对科研项目、科技人才、企业信息、政策法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政务数据资源进行多源异构科技数据整合汇聚,形成科技政务大数据资源中心,构建科技政务大数据分级分类资源目录,形成全局化的数据资源视图。

倾力打造政务数据创新应用。利用自动问答系统、语义分析引擎、科技创新知识图谱、预测模型、特征画像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面向区科技局、区经信委等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面向宗申、惠科、腾龙、大江美利信、博唯生物、智翔金泰等科技型企业提供科技扶持,面向各类科技人才提供项目推荐、科技培训、人才认定等服务。

不断完善线上线下融合。依托线下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智慧政务辅导服务,构建“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智慧政务科技应用,线上线下相互促进融合,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专栏12   智慧政务科技应用示范

1.建立科技大数据信息协同共享体系。构建巴南区科研项目、科技人才、企业信息、政策法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科技政务数据体系,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应用。

2.大数据智能化升级提升政务服务应用。立足于线下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现有“智慧政务”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大厅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为公众提供全面、便捷、高效、智慧的服务体验,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三)推动智慧交通科技应用示范

充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力求实现集公路、铁路、民航、交警、气象等交通出行服务信息融合的应用,不断提升区内交通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巴南区地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节点的区位交通优势和西部物流园的物流优势,深入融合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

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推动运载装备智能化升级,在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车、危险品运输车上推广安装智能安全管理装置,推广电子站牌、移动支付和统一结算平台。鼓励物流园区、货运场站广泛应用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推广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引导运输车、智能输送分拣和装卸设备。推进智能化交通管理,整合交通、公安、规划、城建、城管的GIS(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视频数据,推动交通大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开放。

交通基础设施的网联化。建设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引导系统,开展智能泊车、公共交通行驶信息引导试点应用。汇聚城市交通相关各类数据,并引入“互联网+”服务,通过实时和历史交通流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研判交通规律,提升对路网堵点的智能化管控。建立智慧停车联网系统,完善公共停车信息综合服务功能,实现停车资源动态查询、在线预定、定位导航、自助支付等一体化服务。

专栏13  智慧交通科技应用示范

建设智慧信息平台和交通大数据中心。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智慧信息平台,加强对公路、铁路、民航、交警、气象等交通出行服务信息的采集;利用大数据中心挖掘分析公众出行需求、枢纽客流规模、人口迁徙规律、车辆行驶特征等,有力发展智慧停车系统,支持发展共享交通等个性化服务。

(四)推动智慧医疗科技应用示范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进科学技术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深入应用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远程技术、穿戴设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建设完善业务协同应用、信息互通共享、标准统一规范的智慧健康信息服务体系。

加大基础数据的运用。优化区域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以临床诊疗、病理、心电、检验检查、医学影像、基因图谱等数据为核心,包含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人口家庭和医疗卫生基础数据的健康大数据服务平台,增强支撑卫生健康数据统计分析、共享交换、业务协同和开放互通力度。

有效开展智能辅助诊断。结合中迪医疗健康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重点拓展以妇幼、老年、慢性病等特殊群体为主的智能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服务,通过自然语义识别、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分析海量的病例数据、检测报告和影像数据,结合大量的医生治疗经验和指南,建立疾病智能早筛与预防机制。

有力推进智能临床决策。持续推进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智慧医院”示范建设,提升医院智慧化服务应用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建立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对病例给出诊断结论和治疗建议,提高工作效率和诊疗质量,降低医疗事故率和索赔数。

专栏14   智慧医疗科技应用示范

实施“互联网+医疗计划”。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巴南区各级公立医院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等知名医院间建立远程专家门诊平台,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提供在线诊疗、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

(五)推动智慧环保科技应用示范

积极开展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加快建设数据化、智能化服务系统平台,加快构建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摸清碳家底,科技赋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智能环保预警平台,有效提高全区生态环境监控能力,加速推进绿色发展。

完善环境智能监测服务平台。利用生物、物理、生态及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等,完善和优化巴南的水、气、土壤、噪声、固废、生态等环境监测监控设备,构建起更加立体的监测体系,重点建设重金属、放射源、固废及危险品转移等监测监控系统。结合常规环境监测监控、区域污染物通量、在线监测技术,构建起更加完整的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对巴南区环境状况变化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快速、准确和多角度的动态监控。

建立大数据环境下的环境信息综合分析系统。大力落实巴南区环境监控网络和排污交易管理实时交易及计量系统、城市扬尘污染源监测与视频管控平台、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监控系统、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和融合,提升信息收集、传递、分析与利用效率,从而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从根本上提升科技创新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监督执法、环境监测、综合决策等环境管理工作的支撑力度。

专栏15   智慧环保科技应用示范

建立环保智能监管服务平台和环境信息综合分析系统。与重庆工商大学联合,利用互联网+智慧技术完成生态环境信息的收集及传输,利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及AI技术完成对生态环境的评价并对污染源进行快速追查,实现环境监测工作智能化、智慧化及自动化。

五、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满足科技企业各个阶段发展需求的要素、制度、服务“供应链”,综合应用政策、平台、科技金融等措施,激励企业持续开展研发活动,不断增加企业技术供给,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实施创新主体分类培育计划

科技企业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动能,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力量。通过引进、孵化、创办、提升等方式,引导存量企业转型成为科技型企业,实现科技型企业的提质扩面,推动优质科技型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领军型企业等。到2025年,入库科技型企业达到400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力争培育类独角兽/独角兽企业1-2家。

提升科技型企业数量。扎实提高科技创新服务、管理的水平,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鼓励区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留学归国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各类创新创业人员,依托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基地、产业园区等创新创业平台,来巴南区新办各类科技型企业。鼓励存量企业梳理已有资源,围绕技术研发、工艺革新、设备改造,引育研发团队,增加研发投入,转型升级为科技型企业。

金融助推企业发展质量。实现科技型企业的提质扩面,提高科技型企业中规上工业企业和上市挂牌企业占比。搭建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和投融资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型企业数量持续扩张、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针对不同阶段的科技型企业,开展上市培育辅导,完善科技金融外部环境和激励措施,充分运用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科技金融产品,探索设立巴南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组织推动巴南区科技型企业在不同层级资本市场间挂牌、转板、上市、交易、融资。

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鼓励科技型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团队、加大研发投入、承担各类科技项目,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动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创中国”试点,推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引导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提档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招商引进生物医药、商贸物流、高端装备、“数智”经济、生态创新等产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完善巴南区高新技术企业布局,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支撑巴南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二)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计划

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把研发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带动企业和社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到2025年,区内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翻倍,其中有研发机构的规上企业比例达到40%以上,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达到3%。

增强财政资金引导。以科研项目撬动研发投入增长,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优先支持研发投入强度大、额度高的申报单位,瞄准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支持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采取财政后补助奖励、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拓宽企业研发经费来源渠道,提升企业创新积极性。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创新决策,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以“揭榜挂帅”等创新方式,承担国家、市、区级科技项目。支持企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区内龙头企业承担、参与国家和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中心、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

六、大力推动创新创业

(一)提质发展环理工大学创新生态圈

紧紧围绕巴南区产业布局和重庆理工大学发展定位,整体规划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中心,周边10平方公里范围,全面布局环重庆理工大学“一核一谷一带一园”创新生态圈,采用“技术+人才+资本+生态”的建设模式,重点建立以股权为纽带的血缘型创新体系,构建“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服务平台+金融资本+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创新生态链,形成大学校园、创新公园、科技产业园“三园联动”,智城、创城、产城“三城融合”。

到2025年,预计建成国家级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孵化平台3个,成立高端研发机构10家,吸引院士及专家团队达到30个,引进培育国家级人才5-10名,省部级人才30-50名,创投基金5支,培育和引进科技型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新企业产值100亿元。建成后,新增科技企业产值300亿,辐射全区产值600亿。

专栏16  重庆市巴南区先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中心,建成创新资源富集、创新人才聚集、创新活力迸发、双创动力强劲的引领示范高地。并配套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及城市生活配套,基本形成创新创业要素融合、体系完备、机制健全的良性生态发展格局。成为重庆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服务基地、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基地、高端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创新中心将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人才培养平台、共享服务平台、检测服务平台、基金平台、孵化平台等1院5大平台。

1.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重庆理工大学协同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组建或引进国内外一流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大量顶尖科研人员、团队、企业、联盟进驻研发中心,通过外引内联方式建立产业或技术联盟。在谈项目有军民融合产业技术研究、泰豪研究院、化工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院等项目。

2.人才培养平台。依托重庆理工大学高校教育资源,打造成为先进技术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不同层次人才输送给企业,助力企业发展,同时协调企业人才到重庆理工大学进修、交流,实现校企人才双向培养;组织导师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培训;为先进技术创新发展培养本科、硕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技术开发人员为企业输送高层次的研发、管理人才。

3.检测服务平台。围绕重庆理工大学,组建或引进国内外一流的试验检测机构,建立多个检测与试验中心。一是建立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整车检测与试验中心;二是建立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总成检测与试验中心;三是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检测与试验中心。

4.共享服务平台。1.网上信息共享平台。收集整理先进技术动态消息,聚合产、学、政、金、研及国际等各方资源,线上依托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综合利用各种创新资源、接口和联系,建立网上信息共享平台,成为全球化的先进技术行业信息、政策发布的平台。2.公共设备共享平台。线下建立公共设备共享中心,设立操作台,配备一批检验检测等基础性设施设备,供创新中心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设计测试验证,满足创新中心技术转移服务需要。

5.孵化平台。加强资源开放共享与产学研用合作,打造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资本、地方政府、个人创客协同互动的技术创新平台。提供共享式办公空间;注册全流程产品:工商注册、财税代理、社保代办、资质认定;咨询服务产品:创业导师、运营顾问、融资顾问、财务筹划、法务咨询、资源对接、投资路演、实战商演等服务。以创新创业为纽带,通过滚动孵化方式形成从种子、中试孵化到规模化生产的一条龙孵化服务。与被孵化主体之间形成以股权增值为主的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创新创业效率,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培养一批有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孵化并带动一批先进技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先进技术的成果转化与推广。

6.基金平台。技术创新中心将引进基金公司,发挥资金的杠杆效应,高效链接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落地巴南区形成全链条、综合性的基金大平台。通过基金大平台的建立,将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汽车重点发展领域,形成金融资源聚集地,加速企业并购整合,改善投融资环境,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与完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基金平台预计5年内投资项目15个,形构筑起先进技术项目全生命周期投资。

(二)健全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不断健全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设,持续优化扶持政策,积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孵化育成全链条体系,推动区内科技孵化载体往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深入推动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提质增效。

健全创新创业体系。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发展,推动巴南先进技术创新中心等孵化平台向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升级,推动一批市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升级为国家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强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合作,大力发展新型众创空间,新建一批创新工场、创新大街、创业社区、星创天地等众创空间。围绕区域特色产业技术升级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到2025年,累计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以上,全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或新型研发机构超过30家。

构建孵化育成全链条体系。构建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重点支持生物医药、新型显示、信息通讯、先进制造、现代轻纺服装等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一批行业性众创空间。鼓励区属国有平台公司建立加速器,引导企业通过投资员工创业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发创新产品,提升市场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托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专业化品牌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专业化品牌众创空间、知名孵化器核心运营团队来我区设立孵化平台,发挥现有孵化培育功能,形成有平台、有创投、有培训、有路演、有导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引导众创空间、孵化器按照拥有明确的创新创业方向、稳定的投资资本来源、完整的孵化服务链条、开放协同的创新服务机制、清晰的商业模式等标准升级,着力建设一批专业化品牌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

(三)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同层面的提升科技型企业知识吸收的能力,满足科技型企业创新所需的服务内容,进一步连接技术供求双方,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支撑巴南区五大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科技中介差异化发展。积极培育科技服务市场,加大政府购买科技服务力度,拓展科技服务业市场需求空间,推动科技中介新业态发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依托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各种中介部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础平台,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科技服务机构,重点加快技术交易与技术转移、技术评估与咨询等服务机构建设,促进技术知识面向不同优势产业的差异化发展。

加强科技服务机构人才培养。设立“科技服务机构人才培养计划”,鼓励科技服务机构以全职、柔性等方式引进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和服务团队。依托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专业培训机构等主体建设科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一支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鼓励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服务工作。通过开展初级技术经纪人、中级技术经纪人、高级技术经理人能力等级培训,提高技术转移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知识结构等职业素养,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专栏17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建设“1+5”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以巴南“五城”为载体,大力引进技术转移、知识产权、质量标准、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成1个综合性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5个行业性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2.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重庆高职城,设立“科技服务机构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建立的科技服务人才培训体系、评价考核和资质认定,不断提高科技服务从业人员水平和能力,提升科技服务绩效。

七、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引育

(一)拓宽科技人才引进渠道

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引才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加快引进高级研发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破除壁垒,推进区内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区内各类招考渠道聚才作用,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梳理全区空编情况,创新编制岗位管理,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机动编制并通过特设岗位聘任,应招尽招,通过计划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充实到园区、相关镇街和各行业主管部门。

广招紧缺人才。遵循“聚焦产业、突出创新、按需引进、市场认可、重在使用”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储备行业精英,支撑巴南区主导产业发展,支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引领性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到2025年,实现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大幅增长,力争引进高端人才100名,科技活动人员占企业从业人数比例超过10%。

广揽柔性引才。坚持引育并重,积极构建引进和培养、个人和团队、创业和创新、高层次和基础人才引进培育体系,发挥科技创新服务载体作用。一是依托各类创新创业平台,采取“团队+项目”等方式,引进与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管理型创新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实现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领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大幅增长;二是围绕我区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特别是积极借鉴国外先进发达地区经验,通过项目引才和聚才,大力争取外籍高端研发人才,做到在洽谈项目中洽谈高端人才,在考察项目中关注高端人才,并围绕项目建设需求引进高端人才、集聚高端人才;三是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同温江达成战略协作为契机,支持两地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科技人才、青年大学生和民间能人进入对方创新创业主战场。建立两地领导定期互访、干部互派机制,建立部门、园区间的全方位合作对接机制,深度交流招商引资、园区管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工作经验。

广育返乡人才。着力打造更加优质的人才发展平台,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既重视“智能”人才、又重视“技能”人才,既打好“乡情牌”注重培养本土创新人才、又大力引进“高精尖缺”领军人才,积极利用师生传承、同窗同事、国际会议、来访互访等各种资源和渠道进行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区内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

(二)优化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激励保障机制,统筹兼顾各区域、行业、领域、专业,按照“整体部署、分类推进、试点先行、逐步完善”原则,制定政策、打造平台、进一步强化服务措施等。一是鼓励开展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创办独立运营、市场化运作、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发机构,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培养产业化专业人才;二是建立广泛的宣传网络,针对区内重点产业,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结合起来。聚焦云计算大数据、平板显示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建立科研人才早期跟踪培养机制,采取政府与用人单位联动方式提供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三是强化科研团队建设,通过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建设集聚高端人才,促进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向科技创新团队倾斜,推动我区在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上实现突破。四是把高端“候鸟型”人才引入企业,充分发挥“候鸟型人才”作用,与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结合,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重大项目研发、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持续推进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着力抓政策、抓项目、抓活动、抓机制、抓联动,协助加强“重庆英才”品牌建设,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加快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推动巴南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对照人才需求,优化学科设置。完善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建设力度,强化科研团队建设。一是围绕“5+1”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以企业“点菜”模式优化专业设置及课程设计,培养企业型人才,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二是完善教学机制,建立以赛促学体系,实现创新创业课程在线学习和学分互认;三是促进创新创业,加快建设学生集中实训平台,建立政府购买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服务制度,完善大学生休学创业管理机制。

培养壮大创新人才队伍。结合巴南实际情况,完善巴南“塔尖”“塔基”人才政策体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壮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一是拓宽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参加重庆“英才大会”、“百万英才兴重庆”等人才集聚活动,对接洽谈引进一批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领军人才项目和团队,加大对科技专业骨干和科技管理人员出国(境)培训的支持力度;二是利用重庆高职城优势,培育一大批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和团队;三是支持区内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引导博士后研究人员发挥高端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四是加大“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高层次专家培养力度,着力构建结构合理、梯级递进的专家培养选拔体系,到2025年,力争培育10市级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名市级科技创投领军人才和10市级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基本形成适应创新创业需要的高端领军人才支撑队伍。

(三)完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

强化科技人才服务。强化科技人才服务窗口建设,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组建人才服务团队,协助解决人才个性化需求;建好巴南人才港,推进巴南人才之家、人才驿站建设;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责任清单,规范化打造区级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优化全区三级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人才服务工作精准化、科学化、人性化;瞄准高端人才完善“塔尖”政策,瞄准青年人才完善“塔基”政策,探索实行“一企一策”“一人一策”灵活的人才政策,坚持领导干部直接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每年组织高层次人才疗养休假、春节慰问等活动;落实好《重庆英才服务管理办法》,为高层次人才落户、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提供综合性服务,落实《巴南区“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工作清单》,开展“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等。

通过进一步优化完善区领导对接服务高层次专家、处级领导对接服务人才的领导联系服务人才机制,切实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建立区级、镇街(园区)、企业的三级联动人才服务平台,完善镇街、园区等人才服务站点的“一站多点”人才管理服务机制。开辟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建立一对一的“人才服务健康专家数据库”,持续举办专家研修疗养班,开展“产业人才集聚政策”等重点课题研究,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家属社保转接等服务事项。

优化人才评价机制。推动人才评价向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倾斜,造就开放的研究环境,鼓励进行科学上的自由探索,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做法,尊重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规律,加强中长期评价、后评价和成果回溯,引导科技人员潜心研究、探索创新。一是开展人才分类认定,拟定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促进企业人才创新活力发挥。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把提高人才创新素质作为企业创新的立足点,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共赢,促使企业成为优秀人才资源“洼地”;二是加快推动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改革,提升专利、著作等知识产权、创新产品在职称评聘中的权重;三是适当放宽职称推荐评定限制条件。对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主导国内外技术标准等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可破格推荐评定为高级职称;研究落实企业人才申报评定高、中级职称不受单位所有制、岗位和评审通过率限制等评聘管理制度。

完善人才股权激励和成果评价改革。鼓励心无旁骛干事创业,对优秀科学家及其团队成员,鼓励用人单位实行协议薪酬、股权激励等灵活分配制度。一是鼓励科研机构、高校等科技人员技术入股,特别注重重庆理工大学;构建多渠道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探索设立巴南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运用市场化、专业化方式促进科技成果在区转移转化;二是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健全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不同种类成果形成细化的评价标准,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价值,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完善区级课题评判标准,对科技人员承担的横向课题,确保在职称评聘、业绩考核、成果奖励时与纵向课题“含金量”一致;三是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加大优秀人才激励力度。用好用活重庆“英才计划”和巴南“菁英计划”,充实完善巴南科技研发平台、重点园区及科研项目等人才载体,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八、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创新

(一)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体系

对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深入推进与川渝地区重点市区县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川渝地区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

加强重点产业协同创新。聚焦生物医药等巴南区重点优势产业领域,推动重庆国际生物城与成都医学城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深化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等合作交流,在生物医药研发、制造等领域协同创新,共同争取两地联合科研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攻关计划,催生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携手打造两地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挥两地人文、生态、产业等叠加优势,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推动康养产业加快发展。

加强与成都温江协同创新。结合巴南区域独具禀赋的自然资源,与温江共同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实现资源联动共享,包括共享长江经济带生物医药产业链,互通双方区域内医药企业产业链延伸及跨省际布局意愿,积极融入东盟大通道,借助温江交通资源,将东盟班车通过温江向西延伸拓展等,互相支持两地科技人才、青年大学生和民间能人进入创新创业主战场,建立部门、园区等之间的全方位合作对接机制,在学习借鉴中共同探索创新经验。

(二)大力开展“一区两群”区域协同创新

用好用足重庆高新区拓展区、全国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的契机,积极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协同打造以科技资源战略后方为鲜明特色的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承载地。

深化高新区拓展园建设。用好用足重庆高新区拓展区、全国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的契机,借助高新区直管园这一驱动核心,与直管区互利共生、开放协同、相互成就,协同打造以科技资源战略后方为鲜明特色的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承载地。以重庆国际生物城为主要载体,借助高新区优惠政策的加持,引进各类专业人才,联合多方力量组建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加强创新药物研发、工艺改进等环节的科研投入,前瞻把握生物科技与新医药领域技术动向,着力催生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进一步增强全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建设集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建成长江上游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生物城,将巴南区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生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科学创新策源地、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高地。

深化与丰都县的“一区两群”结对协同创新。巴南区与丰都县对口协同发展,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部署要求,在产业技术创新协作、科技成果转化、“飞地园区”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互动交流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协同发展。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促进双方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谋发展,推动丰都巴南协同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共同造福两地人民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开展真诚合作,坚持以产业协同、城乡互动、科技协作、市场互通为重点,在区域合作上拓展新空间,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将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打造对口协同发展示范样板。

九、着力营造优良创新生态

(一)完善科技创新政策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重庆市关于科技创新的文件精神,围绕支持全区创新主体培育、技术创新市场培育、科技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构建具体化、可操作、能落地的政策管理体系。强化科技宏观统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形成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创新体系,为广大市场主体和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

改革科研项目组织方式。推进项目管理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战略科技力量、领军企业、帅才科学家等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围绕重大战略创新目标,推行实验室负责制、业主单位负责制、帅才科学家负责制、专业机构受托管理等项目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项目团队遴选机制,根据具体的科研范式和创新路径,综合运用公开竞争、定向委托、“揭榜挂帅”“博士直通车”、赛马争先、悬赏制激励等团队遴选方式,围绕巴南区主导产业实施一批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扩大科技创新多渠道投入规模。对标上级政策,修订《巴南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为入驻我区的科技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构建多渠道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按需求扩大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种子投资基金规模,主投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支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创造。推动建立区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储备库。

(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探索设立巴南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运用市场化、专业化方式促进科技成果在区转移转化。运营巴南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常态化发布市场需求清单和技术能力信息清单,开展产学研信息交流会。加大区内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研发平台面向全社会开放服务力度。用好“重庆市大数据成果转移转化与应用示范基地”,立足技术成果“摆渡人”、创新创业“孵化人”和科技创新 “服务人”,设立技术经纪人培养和培训基地,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数智”经济、商贸物流等产业链和创新链精准对接,持续引进科技成果在巴南落地转化。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落实重庆市相关知识产权标准体系的应用推广,提高我区高新技术企业贯彻标准比例。加快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全国、全市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加大执法打击侵权行为力度,提高维权服务质量。建立巴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加快设立覆盖重点产业领域的维权工作站,推动重点园区维权工作站全覆盖,提供集约式、高品质的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简化知识产权维权流程,加大协调协作力度,提高案件办理效率,切实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能力。

增强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及个人主动申报专利,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建设巴南专利产业实验示范企业,引导企业联合设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及预警服务平台。建立防止、打击知识产权滥用案件案例库,推进知识产权案例宣传工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程度。

(四)加强科学素质建设

大力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开展青少年、农民、产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五大行动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全域、全时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实施科技资源科化、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科学素质交流合作五大工程。

(五)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充分挖掘巴南历史文化中的创新创造基因,弘扬开放包容、大胆求索、坚韧不拔、严谨求实、特色鲜明的巴南创新精神。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的社会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策划开展“创新企业”“创新达人”“创业大咖”年度评选表彰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创新人物和创业典型,塑造区域杰出创新人才。完善科技宣传机制,开展群众性科学普及,讲好“巴南创新故事”、宣传“巴南杰出创新人才”,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成果。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加强区委对区科技创新事业的全面领导,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巴南区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区科技创新战略、科技发展规划、科技重大任务、科技体制改革和重大科技政策,协调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等科技力量。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建立区科技创新联席会议机制,每半年召开一次科技形势分析会,推动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完善科技决策咨询制度,成立巴南区科创决策咨询委员会,有效运用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推进决策咨询服务来源的多元化。

(二)强化规划落地

充分发挥区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的作用,完善跨部门、跨领域的沟通协商机制,统筹推进规划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建立市科技局与巴南区政府会商机制,积极融入全市创新发展大局,争取更大发展机会。各部门要强化科技发展部署,做好与规划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衔接,抓好重点任务分解和落实。建立镇街、园区科技协同机制,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界、产业界、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三)强化监测评价

按照规划总体要求,区科技局与区内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介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单位签订绩效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健全目标工作的调度制度和绩效考核的评价与奖惩制度,切实保障规划实施。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统计监测机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和阶段总结,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与通报,为规划调整和制定新一轮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强化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和重大创新项目的监督检查,提高规划实施效率,将监测和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政府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在监测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科技创新最新进展和经济社会需求新变化,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