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号 ]
- 11500113009307156W/2022-00101
- [ 发文字号 ]
- 巴南府发〔2022〕21号
- [ 主题分类 ]
- 农业、畜牧业、渔业;建设规划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巴南区人民政府
- [ 有效性 ]
- [ 成文日期 ]
- 2022-04-08
- [ 发布日期 ]
- 2022-04-18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现代化 “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属国有公司,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
2022年4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现代化
“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年2月
前言
“十四五”时期,恰逢“两个百年目标”交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等重要历史节点,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南新征程、推动巴南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区脱贫攻坚胜利完成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的五年。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是巴南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
为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关于制定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科学谋划全区“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与全市全国同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了“十四五”时期全区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指导性文件。规划基期2020年,规划期限2021年至2025年。
目录
第三章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9 -
第四章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高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 23 -
第五节积极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47 -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认真贯彻党中央的重要指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抓好特色产业升级、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改革落实等的同时,认真谋划农业农村发展蓝图,加快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初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跨越,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节基本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区全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生态宜居建设效果明显。“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农业农村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总体完成。
一、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综合产能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期间,全区认真贯彻中央和市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产品生产能力保持稳步增长。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56万亩以上;蔬菜播栽面积达27.02万亩,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达6.01万亩;茶园面积3.14万亩,名优茶占80%以上;生态渔业淡水养殖面积3.58万亩。2020年底,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69.79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03.01亿元;农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856元,经济成效持续凸显,获市政府督查激励。
二、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乡村旅游踏出新步伐
我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基本形成了“乐享四季,生态巴南”的都市休闲观光农业聚集区,并荣获“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称号,培育出一批农旅融合示范项目。组织镇街、企业进行品牌创建,培育乡村旅游企业70余家。2020年,乡村旅游经营性收入达到49.37亿元。
三、农业支撑条件持续增强,高质高效获得新进展
“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农田宜机化整治面积1.13万亩。全区各类农业机械达到25.5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益农信息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实验室成为全市第一个通过“双认证”的县级实验室。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5%以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3.7%,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共培育农民合作社197家、家庭农场271家、专业大户110家,社会化服务主体36家。培育重庆市名牌农产品22个,市级以上农业品牌84个,绿色食品9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3个。
四、生态宜居建设效果明显,农业农村呈现新面貌
我区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成市级以上美丽宜居乡村24个,获评“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获2020年市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十三五”期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9%,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100%,千人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建成绿色示范村庄33个、完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1个、完成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审查1个。
五、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十三五”期间,全区流转耕地面积356879亩,流转率40.38%,适度规模经营的耕地面积309930亩,适度规模经营度35.07%;开展“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定了《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巴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巴南农业发〔2020〕115号)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三社”加快融合步伐,完善了供销基层组织“三社一会两中心”组织体系1,实现了四个100%全覆盖2。全区清产核资单位2165个,资产总计414094.2万元,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总面积228.3万亩。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制度,全区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下降到69个。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总数占全区村总数的10%,带动社会资本投资6395万元。
六、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截至2020年底,全区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无新增致贫和返贫人口。贫困人口收入稳定增长,年均增速达到9%,绝对贫困全面消除。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建立完善“七重医疗保障”体系,保障率均达100%。组织开展住房安全大排查,全面解决了3万余人的住房安全问题,“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扶贫领域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过5亿元。
第二节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全区农业产业取得卓越的成绩,既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十四五”期间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农业现代化发展短板依然存在。
一、人才支撑有待加强
全区农技推广人才缺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困难,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科技素质不高,科技创新乏力,示范推广基地规模不大,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人员老化,部分农技人员被镇政府借用从事与三农工作无关的行政工作。
二、产业融合发展有待提升
全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联系不紧密,尚未完全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现阶段水果商品化处理主要集中在二圣、接龙等传统优势产区,稻谷烘干、储藏在全区零星分布且规模较小,不利于农产品品牌化。全区粮油精深加工、水果精深加工企业较少,秸秆、米糠、麦麸、果蔬皮渣、畜禽骨血等副产物尚未形成梯次加工和全值高值利用。
三、农村要素保障仍需加力
全区农业产业土地供给保障明显不足,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呈上升趋势且增长迅速,土地供给不适应现阶段产业发展用地需求。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金融机构“惜贷”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实用人才缺口较大,底子薄、差距大问题依然存在,示范带动难。部分村存在“空心化”问题,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
四、产业空间布局亟待完善
全区农业产业受制于地形、主体等因素,存在经营规模小、分布散、竞争力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部分农民合作社市场竞争力不强,规范化管理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家庭农场经营状况不佳,发展活力不足。
第三节发展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区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诸多难得机遇。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带来新机遇
成渝地区是中国西部与全国和世界经济联系最密切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区,是连接欧洲的关键枢纽和重要门户。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将推动农业生产要素高效集聚,推动巴南区与双城经济圈其他城市实现产业协同、资源联动、要素联合,率先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重庆市“一区两群”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
巴南地处重庆中心城区,区内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条件优良,拥有广阔的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在“一区两群”战略格局下,激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活力,促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资源加工、生态康养、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打造主城“花园”和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大基地”。
三、巴南区“一区五城”战略布局赋予新活力
基于国家、重庆赋予巴南的责任与使命,区政府在《关于印发重庆市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中立足巴南发展优势和短板,提出“一区五城3”战略重点,为我区城乡融合发展赋予了新活力。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抓好中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推进全程机械化,以智慧农业为抓手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产品销售平台,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形成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格局。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党在“三农”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广大农民振兴乡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理顺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中心,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农业农村发展格局。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农业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三农”工作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发展规划。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城市和乡村两个大局,办好融合和一体化两件大事,坚持城乡一盘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十四五”发展目标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按照“五年重大进展、十年显著见效、十五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到2025年,全面完成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各项改革和建设任务,为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成形,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乡村产业充分壮大;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得到巩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治理能力有效增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基本构建,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农业高质高效。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林牧渔总产值年均增长4%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6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21.75万吨以上,耕地中高标准农田占比达61%。畜牧业产能巩固提升,肉类总产量达1.8万吨以上。蔬菜等其他重要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8%,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农药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5:1以上。构建起符合重庆巴南实际的精品农业梯级发展体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达69亿元以上。
——乡村宜居宜业。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逐渐完善,城乡要素得到充分流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成效明显。村庄布局规划进一步优化,村面貌发生显著提升,森林覆盖率保持在47.6%以上,农村公路(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畅率达到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8.67%,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100%。创建一批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村,90%以上行政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标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加强,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乡村文明程度得到不断提升,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农民富裕富足。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1。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有效巩固,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和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高素质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农村改革成效显著,“三社”融合发展,“三变”改革不断深化。
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达到新的水平,以绿色生态、农旅融合为特征的乡村休闲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迈上新的台阶,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农业总产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大幅跃升,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乡村振兴基本实现,形成独具巴南特色的成功经验和工作亮点。
表2-1 巴南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主要指标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指标 属性 |
一 |
农业高质高效 | ||||||||
1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万吨 |
21.75 |
≥21.75 |
≥21.75 |
≥21.75 |
≥21.75 |
≥21.75 |
约束性 |
2 |
肉类总产量 |
万吨 |
1.56 |
1.61 |
1.66 |
1.70 |
1.75 |
1.8 |
预期性 |
3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51 |
53.2 |
55.4 |
57.6 |
59.8 |
62 |
预期性 |
4 |
畜牧业综合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
% |
16.1 |
16.48 |
16.86 |
17.24 |
17.62 |
18 |
预期性 |
5 |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 |
— |
1.5:1 |
1.7:1 |
1.9:1 |
2.1:1 |
2.3:1 |
2.5:1 |
预期性 |
6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 |
亿元 |
49.37 |
53.45 |
57.53 |
61.60 |
65.68 |
69.76 |
预期性 |
7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 |
60.2 |
60.96 |
61.72 |
62.48 |
63.24 |
64 |
预期性 |
8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 |
54 |
57.2 |
60.4 |
63.6 |
66.8 |
70 |
预期性 |
9 |
耕地中高标准农田占比 |
% |
44.7 |
47.96 |
51.22 |
54.48 |
57.74 |
61 |
预期性 |
10 |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 |
0.5002 |
0.5032 |
0.5061 |
0.5091 |
0.512 |
0.515 |
预期性 |
11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合格率 |
% |
99.3 |
99.34 |
99.38 |
99.42 |
99.46 |
99.5 |
预期性 |
12 |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 |
87 |
87.2 |
87.4 |
87.6 |
87.8 |
88 |
约束性 |
二 |
乡村宜居宜业 | ||||||||
13 |
农村公路(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畅率 |
% |
99.8 |
99.84 |
99.88 |
99.92 |
99.96 |
100 |
预期性 |
14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 |
85 |
86.4 |
87.8 |
89.2 |
90.6 |
92 |
预期性 |
15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
% |
33.61 |
34.622 |
35.634 |
36.646 |
37.658 |
38.67 |
预期性 |
16 |
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 |
% |
93.9 |
94.5 |
96.34 |
97.56 |
98.78 |
100 |
预期性 |
17 |
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 |
% |
39.92 |
≥39.92 |
≥39.92 |
≥39.92 |
≥39.92 |
≥39.92 |
预期性 |
18 |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 |
67.3 |
67.84 |
68.38 |
68.92 |
69.46 |
70 |
预期性 |
19 |
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 |
% |
40 |
44 |
48 |
52 |
56 |
60 |
约束性 |
20 |
县级以上文明村占比 |
% |
80 |
82 |
84 |
86 |
88 |
90 |
预期性 |
三 |
农民富裕富足 | ||||||||
21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1856 |
25229 |
28601 |
31974 |
35346 |
38719 |
预期性 |
22 |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 |
— |
2.06:1 |
2.05:1 |
2.04:1 |
2.03:1 |
2.02:1 |
2:1 |
预期性 |
23 |
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 |
% |
40.4 |
42.32 |
44.24 |
46.16 |
48.08 |
50 |
预期性 |
24 |
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
元/人·月 |
125 |
140 |
155 |
170 |
185 |
200 |
预期性 |
25 |
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 |
% |
9.8 |
10.84 |
11.88 |
12.92 |
13.96 |
15 |
预期性 |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措施,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尽快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变,推动农业农村加速向现代化迈进。
第一节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稳定兜底救助类政策,落实好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优化产业、就业等支持政策。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机制,确保“两不愁三保障”隐患在第一时间发现、疏漏在第一时间弥补、问题在第一时间销号。持续开展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巩固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完善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资助政策,落实医疗救助分类资助政策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完善政策宣传、动态排查、住房台账、精准施策、质量管理等措施,保障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全面掌握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底数,落实公益性资产管护主体、责任人和管护责任。明晰经营性资产产权关系,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通过落实村集体组织管理、招商引资、农户管理等方式发挥资产效益。
第二节加强农村低收入人群常态化监测帮扶
持续开展常态化监测,深入走访排查,精心综合研判,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做好动态监测、调查核实、民主评议、村内公示等工作,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实现稳定增收。建立健全易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加强多部门数据共享和对接,健全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一对一”落实监测帮扶责任人,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分层分类开展帮扶。对有劳动能力人群坚持开发式帮扶,对丧失劳动能力人群强化保障性兜底帮扶。坚持传技与帮扶相结合,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带动。推动脱贫特色产业质量增效,注重产业后续管护培育,让乡村特色产业成为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的重要来源。多种形式帮助农村低收入家庭通过就业增加收入。健全用工信息平台,培育区域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质量。支持在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时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逐步调整优化公益岗位政策,规范管理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深化“巴南-丰都”区域协同发展,强化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引导民营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帮扶,继续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
第三节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细化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扶贫产业,不断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抓好脱贫人口技能培训、就业援助等服务,开发用好公益性岗位,确保就业规模稳定。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持续促进扶贫产品消费,有效带动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重要支撑。保持财政投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力度不减,规范扶贫项目和衔接资金项目资产管理。持续用好小额信贷政策,切实发挥扶贫小额信贷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金融助推作用。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欠发达区域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欠发达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欠发达区域教育条件。
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着力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
三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依据各镇街发展实际及内在潜力,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全区范围内,按照先行示范类、重点帮扶类、平稳推进类分类推进各镇街乡村振兴工作。先行示范类镇街。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积极开展农业现代化试点示范,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等发展平台。加大改革创新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上先行先试,加强财政专项支持,强化用地保障。重点帮扶类镇街。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足用好帮扶政策,强化乡村产业支持,加强脱贫产业后续培育,推进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提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平稳推进类镇街。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全面推进“五个振兴”。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
1.乡村振兴示范镇村项目:在全区确定6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龙洲湾街道红炉村、鱼洞街道百胜村、圣灯山镇圣灯山村、界石镇新玉村、丰盛镇油房村、石滩镇方斗村)、5个脱贫村(接龙镇马路村、双河口镇塘湾村、二圣镇幸福村、东温泉镇黄金林村、姜家镇蔡家寺村)和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二圣镇集体村),因地制宜进行“五大振兴”,分别打造亮点,在全区内形成分类分块推进乡村振兴典型示范,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
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要求,着力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和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双提升。
第一节保障“米袋子”“菜篮子”有效供给
坚持把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巴南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落实粮食安全、“菜篮子”安全首长责任制,产品全产业链信息监测体系,实施重要农产品保供战略,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稳定粮食生产水平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粮食生产摆在首要位置,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推进种植结构向高端发展、粮食产业向优势区集中。在城郊、高山、沿江河谷地区引导种植鲜食、青贮玉米,确保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在其他区域支持发展优质粮油,特色粮油等;重点发展优质稻,推广普及“稻+N”技术模式、加强耕地宜机化改造,大力发展再生稻,确保关键栽培技术落实到位,提升亩产水平。打造一批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开展幼龄果园旱稻高产示范建设,为粮食生产、农民增收探索新思路。加强春耕备耕技术指导和农情信息调度。通过稳面积、提单产、保总产,切实抓好粮食产能建设,确保到2025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6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21.75万吨以上。
二、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生猪良种示范基地,建设巴南区标准化规模化祖代猪场。提升生猪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鼓励现有规模养殖场提档升级,重点支持生产发展、环境控制、动物防疫等环节标准化改造和智能化设备更新。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强化动物防疫机构和队伍、完善防疫基础设施、强化常态化疫病防控措施、创建无疫小区和净化场。持续推动绿色生态循环发展,建设种养良性循环发展基地,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打造安全优质生猪产品供应基地。探索布局镇村活禽屠宰点,结合农产品电商体系建设,建立农户家禽商品化路径。到2025年,全区肉类总产量达1.8万吨以上,畜牧业综合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8%。
三、强化蔬菜产业生产能力
大力推进蔬菜保供基地和“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甘蓝类、菜用豆、茄果类、叶菜类、菌菇类等蔬菜,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做大做强蔬菜加工产业,鼓励各镇街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提升“菜篮子”产品多样性。完善“菜篮子”产品市场信息监测制度和预警机制。到2025年,确保全区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7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
四、提升生态渔业质量效益
以全面贯彻落实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为基调,加强种质保育与繁殖,鼓励和支持建成2-3个水产动物种质保育与繁殖基地,选育培育一批我区特有生态鱼品种、提升生态鱼品质、打造生态鱼品牌;全面实施池塘生态养殖,按照生态化、标准化、智慧化要求,改造提升现有商品鱼养殖基地;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稻+N”),建设稻鱼综合种养生态渔业基地;依托已建成或在建大中型水库,适度发展测水增殖渔业,建设大水面生态渔业基地;积极试点设施渔业,以池塘微流水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集装箱式养殖模式为主,发展一定规模的高密度养殖和设施渔业;大力发展观赏休闲渔业;推进生态渔业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组建各类渔业专业组织,积极引进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实现全区生态渔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集群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区发展生态渔业基地达到4万亩(含稻渔综合种养),切实融入全市“百亿级生态渔产业链”建设。
|
1.粮食保障工程:不断推进优质粮油工程,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高质高效基地建设,着力调优水稻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稻、有机稻。确保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6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21.75万吨以上,优质稻总产量突破5万吨,培育一个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的粮油加工企业,稻米加工业产值达5亿元。 2.畜牧产业保障工程: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提升畜牧生产机械化、智能化,建立健全疫情管控常态化体制机制,严格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循环,确保全区猪肉自给率保持在60%以上,牛羊禽肉自给率达到50%以上。 3.重要农产品保障工程:以落实“菜篮子”工程为己任,全面提升我区蔬菜、水产生产能力,拓宽我区蔬菜种植品类、优化水产养殖结构,确保全区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7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发展生态渔业基地4万亩。 4.完善“菜篮子”产品市场信息监测制度和预警机制:建设一批蔬菜、畜禽和水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立完善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加强企业和基地自检体系建设,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健全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质量安全多部门联动制度,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精品果蔬基地提档升级项目:提档升级标准化水果基地6万亩。重点在南彭、界石片区,木洞、丰盛片区,石龙、接龙片区,莲花街道建设相对集中成片的专业化蔬菜基地3万亩。 6.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稻+N”)推广工程:鼓励和支持按照《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SC/T 1135.1-2017)开展稻鱼、稻鳖、稻鳅、稻虾、稻蟹等种养模式,建设稻鱼综合种养生态渔业基地。 |
抓好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程,强化重点农资保障和技术服务,高质高效推进农业生产,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流通,形成闭环、完善的产业链条。到202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62亿元。
一、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实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管制。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和监管,在用地审批过程中严格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依照《土地管理法》,制定约束惩戒土地撂荒的相关政策,开展农村撂荒地专项整治,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
二、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以镇街为单位开展撂荒地整治行动,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具体方案,具备条件的撂荒地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撂荒地根据法定用地属性发展粮食生产与特色经作发展。清理和利用撂荒地,实行逐一登记、逐一整理、分类利用、应种尽种,实现撂荒地复耕复种。推行代耕代种,加快土地流转向种植大户和经营能手集中,发展集约化和适度规模化经营。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助政策,降低农民种粮成本,真正让生产者受益。严格落实《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复垦条例》以及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持续开展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建立健全巴南区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实施耕地休耕试点,促进耕地地力恢复和生态环境改善,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土壤改良、有机肥施用、深耕深松等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确保到2025年耕地质量不下降。
|
1.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实行整区、整镇街、整村推进,全面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加强耕地质量监测,支持应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沼肥应用、增施有机肥等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到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2%以上。(来源于(渝农办发〔2021〕173号)关于印发重庆市秸秆综合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
三、提高种粮经济效益
积极稳步推进粮食规模化经营,加强粮食种植基地宜机化建设,采取土地入股、生产合作、公司带动等方式推动粮食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积极发展粮食的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稻+N”生态种养,坚持以“种养结合、稳粮增效”为原则,发展“稻+鸭、稻+鱼”等“稻+N”生态种养,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积极推广适宜发展“稻+N”模式的水稻良种,扩大展示示范作物种类和品种类型,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发展“互联网+粮食”等新业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将产业链延伸至农业技术服务、物流、加工、养老和观光旅游等领域,集合区域力量打造粮油公共品牌,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提升粮油产业附加效益。落实好稻谷等粮食作物惠农政策,探索将粮食烘干仓储成套设备装备等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范围,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筑牢保供稳价基础。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一是支持农机装备研制创新。依托相关高校,积极支持农机制造企业建立农机研发机构,创建市级以上研发、成果孵化等平台。组建“产学研推用”专业团队,对大宗粮油、经济作物技术装备产业技术“瓶颈”和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急需的农机装备进行研发。鼓励支持区内相关高校、农机制造企业加入重庆市农机装备技术创新联盟,增强农机装备研制创新能力。开展山地农业无人作业技术工艺及适配农机装备试验示范,解决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关键技术及农机装备问题。
二是强化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示范推广。开展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行动,加强农机化与农田建设、种植、养殖、科技应用等各方面的协作配合,促进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良艺等有机衔接。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加快推动机械化向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和产前产后、丘陵山区拓展延伸。推动“宜机化”建设,促进丘陵山区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到2025年,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建成万亩级“宜机化+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农业生产示范基地1个。
三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对象,充分保障农民购机权益;按照“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区级结算、直补到户(卡)”方式,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稳定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行应补尽补。推进农机报废补贴政策实施。
四是组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步伐,高标准建设场库棚,大规模培训专业人才,实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统筹财政扶持、银行贷款、群众自筹等方式,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投资机制。制定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标准,在条件允许的镇街优先匹配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用地。到2025年,在全区建设2个以上市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1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
|
1.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以完善水稻、油菜、经果、茶叶、蔬菜、渔业、畜禽等产业重点和薄弱环节机械化为主,确保“十四五”末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5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推广各类补贴农业机具7500台(套)以上。 2.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创新投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区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扶持建设现代农机合作社。 |
五、规范提升新型经营主体
一是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家庭农场认定及名录管理,引导农户和返乡创业农民工创办家庭农场。强化家庭农场指导服务,加强家庭农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家庭农场示范场建设。到2025年,认定500家家庭农场。
二是促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推进试点工作,持续开展区级示范社创建。鼓励农民合作社加强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能力建设。鼓励农民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开展休闲农业、采摘农业、旅游农业,推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服务领域。到2025年,培育农民合作社700家。
三是支持壮大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通过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龙头集团。鼓励龙头企业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组建成立一批产销联合体,开展农超、农企、农旅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区级龙头企业82家。
四是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优化完善“三社”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供销社服务、农民合作社生产、信用社金融支持三大优势,紧密联动生产、流通、信用三大要素,纵深推进“三社”融合发展。鼓励基层供销社和农民合作社相互参资入股,共建生产、加工基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打造农业社会化一条龙服务,实现经营融合、服务融合。鼓励“三社”加强资金、信息、产权、服务、人才等方面的联合合作,推广股份合作、生产合作、服务合作等产加销一体融合方式,共建项目、共做产业、共享成果,全面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五是扶持发展农机耕作专业队伍。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构建完善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培育机耕、机播、机收、飞防、修剪、采摘、烘干、储运等专业化、技术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一体化农业生产服务,鼓励农机服务组织跨区作业、代耕代种、土地托管、订单作业等。积极支持村两委、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统一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发展服务规模经营。逐步建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
1.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开展产业龙头企业招引项目,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招引产业龙头企业6家,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区级龙头企业82家,培育700家合作社、500家家庭农场、200家专业大户,培育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0个以上。 |
六、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扶持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用标准化技术改造提升初加工水平,支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设施设备。至2025年,规模200亩以上生产种植基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覆盖率达90%以上,全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80%以上。
二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出口。
依托南彭物流园区建设,布局农产品加工板块,探索将农产品精深加工、优质农产品展览展示、产品交易市场对接等业态有机植入,积极开发梨、柑橘、草莓、桃子等特色加工产品(果酒、果糖和果干等),培育新兴产业。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实施后备箱工程,开发创意休闲食品,在网红景点修建农产品展示展销点,为游客提供伴手礼。整合白酒资源,组建白酒产业联合体,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到2025年,培育市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20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规模以上食用农产品加工企业自建基地拥有率达到6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1以上。
三是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应用。支持企业加快生物、工程、生态环保、信息化等技术集成应用。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改造升级现有农产品加工设备,改进加工工艺,推进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清洁生产、智能控制、形态识别、自动分选等技术升级。引导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校共建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开展技术研发和新品种培育,支持农业企业承担各级农业农村科技创新项目,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企业。鼓励企业利用专用原料,配套专用设备,研制专用配方,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系列化产品。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67.93亿元,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
| |||||||||||||||||||||
1.农产品初加工建设项目:以茶叶、特色水果、粮食为重点,加快农产品初加工发展,健全农产品清洗、分拣、包装、腌制、储藏、冷链(冷藏运输车除外)、烘干、切割等初加工设施设备。
2.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项目:依托山城沱茶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培育沱茶原料加工等项目。大力培育以石滩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为中心的优质粮油产业,推进石龙镇、接龙镇等高山优质稻米种植基地发展,在南彭公路物流基地建设粮油精深加工中心。推动二圣茶业、上田生态农业、卓立粮油、樵坪米业等有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 3.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能力,引导加工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模式。 |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动政策性保险提标、增品、扩面。
一、深化农业生产保险担保机制
建立健全农业受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农业保险市场。提高区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的保费补贴比例,更好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农业生产规模为主要标准,适当提高对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把规模化设施农业、大型农机具等纳入保险补贴覆盖范围,探索发展水果农业保险。
二、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制定农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建立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形成测、报、防、救为一体的救灾体系。推广防灾减灾技术,建立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制度,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能力。建立健全植物疫病检验检疫体系,持续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切实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山洪灾害防治,实施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加强水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完善防灾综合调度机制,构建功能完备、调度科学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
|
1.动植物防疫设施装备提升行动:改善重点镇街防疫设施设备,重点建设动物(植物)检测实验室、畜禽运载洗消中心和消毒站点、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场、畜禽隔离观察场等设施场所。 2.推广智慧化植物病虫害防治工程:建立智慧化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强优质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估,加强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气象条件研究,推进气象服务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点和农业气象服务标准化示范建设,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
竞争力
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扶优扶强,抓好典型示范,推动乡村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建设巴南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品牌建设和品质提升行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推动巴南区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第一节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坚持因地制宜、全域覆盖、突出重点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乡村休闲农业发展新格局。
一、巴南区“4+1”主导产业布局
聚焦特色粮油、精品果蔬、品牌茶叶、生态渔业,花卉苗木等“4+1”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特色粮油产业:以石龙、接龙片区为重点,涉及石龙镇、石滩镇、接龙镇、姜家镇、安澜镇天星寺镇、东温泉镇等区域,辐射带动周边优质稻基地建设。
精品果蔬产业:高山桃李,主要沿羊鹿山—阳光谷—黄金林分布,涉及麻柳嘴镇、双河口镇、丰盛镇、东温泉镇、石龙镇等5个镇。低山柑橘,主要沿五布河流域的低山河谷地带分布,涉及双河口镇、木洞镇、东温泉镇、姜家镇、接龙镇、二圣镇等6个镇。二圣梨,以天坪山为核心区域,涉及双河口镇等区域。精品小水果,以鹿角—界石—南彭、南温泉—樵坪山、南彭—忠心槽谷地带以及自由—红炉—金田为重点,涉及南泉街道、南彭街道、界石镇、龙洲湾街道、一品街道、鱼洞街道。优质蔬菜,在南彭、界石片区,木洞、丰盛片区,石龙、接龙片区以及中坝岛(莲花街道大中村)等区域建设相对集中成片的万亩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
品牌茶叶产业:以白象山、天坪山为茶产业核心区域,涉及二圣镇、圣灯山镇、石龙镇、麻柳嘴镇、双河口镇、接龙镇、南彭街道、惠民街道等区域实施老茶园改造和提档升级,布局多个标准化茶叶基地。
生态渔业产业:以月亮渔村、幸福橘园、显林花境为核心,打通木洞—二圣—南彭万亩渔产业通道,形成月亮湾生态鱼产业带。
花卉苗木(景观花木)产业:以圣灯山为核心,涉及安澜镇、圣灯山镇。
二、巴南区乡村休闲农业空间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原则,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一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全面构建“一区两片四带多基地”的乡村休闲农业空间发展格局。
|
1.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涉及惠民、二圣、天星寺、南彭、南泉24个行政村,全面开展8项改革任务,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改革创新等方面作出综合示范。 2.建设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片:围绕圣灯山、安澜打造花卉苗木特色片,延伸农业产业链,建立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创意农业、订单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农业。围绕石滩、石龙、接龙打造精品粮油优势片,做活粮油深加工文章,完善农产品仓储和配送服务产业链,探索打造第三产业基地。 3.布局休闲农业产业带:围绕云篆山游线和金田—红炉—自由游线打造都市近郊休闲农业带;围绕木洞—东温泉—丰盛游线打造生态人文农业带;围绕二圣—天星寺—南彭沿线打造乡村振兴观光带;围绕圣灯山—双寨山—大来山打造康养度假农业带。 4.打造休闲农业示范点:立足农业产业基础,结合特色地形地貌,以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线,植入游学、度假、旅居、商务、会议、培训等新业态。到2025年,全区重点打造50个农业产业、产品加工与民俗文化等互融互促的休闲农业示范点。 |
图5-1 巴南区“4+1”主导产业布局
图5-2 巴南区“十四五”都市休闲农业总体布局图
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探索近郊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为主城都市区提供精致农产品、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着力打造巴南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
一、实现产业园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
对园区内老果园采取密改稀措施,满足机械化生产的需要,配备物联网、智能监控体系、水肥药一体化等设施设备,实现果园管理的机械化、智能化,强化绿色生产技术的科技支撑,打造高标准的现代化果园;以“稳定基地、提升品质、提升品位、提效增收”为目标,分阶段、有计划改造提升老茶园、新发展智慧茶园,全力推进茶叶品质提升;改造提升商品鱼养殖基地基础设施,配套池塘尾水处理设施、水质监测设备和病害防控设备等生态化改造设施设备,推广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渔-菜”、“渔-果”种养技术等生态养殖技术,将现有商品鱼养殖基地着力改造提升为主城都市区唯一的生态渔养殖基地。
二、推动产业园主导产业融合发展
重点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夯实基础建设配套,推动科技集成运用,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引领、链条要素集聚、农业功能拓展延伸。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落实“生产+加工+经营+科技”全产业链发展要求,推动园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精品水果产业带、特色乡村旅游区与都市近郊休闲农业旅游区。
三、加快产业园乡村产业品牌化发展
配合“天坪院子”的概念,整合民宿、人居环境、农业景观等资源,打造“天坪院子”民宿等乡村旅游系列品牌。结合主导产业发展,创建“月亮湾生态渔”品牌,提升“二圣梨”地理标志品牌,做强“巴南银针”区域公共品牌,构建园区农产品品牌综合体系。
| ||||||||||||||||||||
1.建设巴南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涉及二圣镇全域、惠民街道2个村、天星寺镇2个村,以梨、茶产业为主导,打造全区农业产业科技引擎和核心引领,辐射带动全区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拓展“农业+”新业态,以一环三带八园为建设重点,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教育体验、民宿旅游等休闲农业产品,到2023年基本完成一环三带八园建设任务,打造全区农旅融合休闲农业样板。
2.强化产业园主导产业发展:到2022年,以二圣镇、天星寺镇以及惠民街道三个镇街为园区核心区,以梨、品牌茶叶发展为重点,配套发展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业态,推动园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3.巴南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目标:到2022年,产业园主导产业产值显著提升,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绿色化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巴南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行区典范、、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基地、重庆都市圈乡村旅游目的地、与重庆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
聚焦“产出来”和“管出来”,规范生产标准,严格监管流程,实现农产品全程可追溯。实施农业生产新“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重点建设“二圣梨”、“石滩大米”、“月亮湾生态鱼”、“乌皮樱桃”、“接龙蜜柚”、“五布柚”等地标农产品品牌。
一、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突出“绿色、安全、优质和可持续发展”导向,推广应用一批绿色有机农业标准生产技术,建立完善区域农产品标准体系,实现主要绿色有机农产品在生产过程、检验检测、包装标识等各方面都有标可依。加快制定“姜家黑”、“石滩大米”、“接龙蜜柚”、“二圣梨”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相关标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和“黑名单”制度,落实规模经营主体生产规范标准,建立生产记录台账,并将其作为惠农政策支持的重要条件。
二、健全农产品溯源监管体系
在有条件镇街先行先试,推广地方食用农产品安全控制规范和技术规程,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扩大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覆盖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产地与消费地监管信息共享、协调对接,打造“阳光农安”模式。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质量追溯、信用体系、网格化监管等制度落地生根。到2025年,农产品智能网格化监管实现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合格率达99.5%。
三、实施“区域+产业+企业”三品牌战略
着力塑强区域公用品牌,以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为引领,积极推进区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做精做优区域品牌,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积极推动“二圣梨”、“石滩大米”、“月亮湾生态鱼”、“乌皮樱桃”、“接龙蜜柚”等区域品牌提档升级。做强做响产品品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做强“山城牌沱茶”、“巴南银针”、“樵坪贡米”等特色品牌。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支持申办商务部“中华老字号”称号,保护现有“中华老字号”品牌,扩大品牌农产品生产规模。发展产业联盟,整合同一区域相同产品的区域产业品牌,积极融入“巴味渝珍”为统揽的农产品品牌体系。
|
1.推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应用,优先将生猪、水产以及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农产品纳入追溯范围,全面实施农兽药二维码追溯管理制度。 2.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点开展以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为核心的全链条监管机制。推广使用智慧执法现场检查系统,实现现场检查应检事项清单化及现场检查全过程记录。加快农业物联网、遥感技术应用,开展实时监测和分析,推进农业投入品使用减量增效,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3.强化农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实施农业经营主体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诺制度和“红黑名单”管理机制,将全区农业经营主体纳入“红黑名单”管理。 4.品牌强农提升工程:以“接龙蜜柚”、“石滩大米”、“二圣梨”等农产品品牌为基础,建立以区域公共品牌为龙头、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巴南优质农产品品牌标识体系,完善“公共品牌标识+企业优质产品商标”运营推广机制。 5.农产品品牌培育项目:依托巴南农业主导产业,深入挖掘资源潜力,培育区域优势品牌,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与二三融合业态,培育和形成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多渠道开展宣传推介。 |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创新发展机制,建设乡村休闲农业产业带,打造示范亮点,发挥农业多功能,开发农业多业态,促进农村产业全面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达69亿元以上。
一、推动乡村休闲农业产业带建设
以四条重点乡村旅游线路为依托,突出“强镇带村”战略,每条线路培育1-2个重点旅游镇,3-5个乡村重点旅游村。以云篆山和樵坪山为重点,围绕云篆山游线和金田—红炉—自由游线休闲及采摘项目,突出樱桃等精品小水果风光带,打造都市近郊休闲农业带。以木洞—东温泉—丰盛游线布局,重点推进桃李、柑橘、蜜柚等产业,打造生态人文农业带。以二圣—天星寺—南彭等为重点,沿线发展梨、茶等产业,打造乡村振兴观光带。围绕圣灯山—双寨山—大来山等,发展花木、稻鱼等产业,打造康养度假农业带。到2022年基本建成四条休闲农业产业带。
二、强化“乐享四季·生态巴南”品牌形象塑造
开展丰富多样的彰显“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泡泉”四季主题的农文旅融合。支持镇街办好天坪山梨花节、云篆山乌皮樱桃节、“金色石滩·麒麟花海”低空运动飞行旅游季、农民丰收节等乡村体验活动。积极参加市内全域全季乡村休闲旅游推介活动,引导市民到巴南乡村休闲消费,打造美丽乡村。加强乡村旅游节会与营销的创新策划,打造一批以温泉康养、避暑纳凉、休闲度假为重点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巴南乡村文化旅游节会品牌,提升巴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施乡村民宿精品带建设、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等项目。
三、加快农业多功能多业态打造
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实现产业链延伸;以质量品牌、加工包装、物流销售实现价值链提升;以休闲旅游、产销直供、消费体验和个人定制等,实现供应链相通,形成前后相连、上下衔接的庞大产业集群。引导产业经营主体充分挖掘农产品、加工品和休闲旅游产品的文脉、工艺、文物、故事、精神等价值,推进品牌创建。集约资源要素,创建一批“原料基地+加工园区+服务网络”的融合发展先导区、示范园和样板基地,促进农区、园区和城区互动发展,示范带动更多的特色专业村镇向产业融合方向发展。立足区位优势,培育“中央厨房”新业态,加快建设乡村旅游特色示范村镇。
| ||||||
1.建设“自由-红炉-金田”乡村休闲产业带:以自由—红炉—金田片区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着重体现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功能,打造全区农旅深度融合示范点。到2023年全面启动产业带建设,十四五末成形。
2.实施乡村民宿精品带建设:充分利用闲置农房等资源,以天坪山乡村旅游示范区打造为引领,重点打造天坪山精品民宿集群,塑造“天坪院子”民宿IP品牌,同步培育木洞至丰盛片区、圣灯山片区两大精品片区。加强民宿农耕文化的融入以及与周边户外运动、健康养生、农业休闲、艺术创作、亲子游乐等项目的联动。 3.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推动土特产品、特色食品、文创手工艺品等品牌化、旅游化包装,开发一批伴手礼、后备箱农产品。品牌化包装农特产品,做大做强二圣茶叶、丰盛四合胡豆、姜家“十黑”等旅游商品,促进蜜柚、梨子、猕猴桃等快速形成拳头商品和网商俏货。 4.都市近郊休闲农业旅游区建设项目:以南温泉—樵坪山、南彭—忠心槽谷地带以及中坝岛—云篆山、自由—红炉—金田为重点区域发展休闲旅游,到2024年基本建成都市近郊休闲农业旅游区。 5.特色乡村旅游区建设项目:基于丰富的温泉、热洞、溶洞、高山资源和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东部乡村旅游环线大力发展民俗乡村体验、温泉养生、避暑休闲等特色乡村旅游,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温泉健康疗养、高山避暑休闲功能的特色乡村旅游区。 6.推动“中央厨房”新业态发展:推进精品果蔬、生态渔产业与主城都市区市场对接,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物流终端”、“中央厨房+快餐门店”、“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新型业态。在近郊布局一批果蔬中央厨房、主食加工点,开发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净菜加工和餐饮外卖等加工产品,满足城市多样化、便捷化需求。 |
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持续释放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优化效应,强化“双核”引领,带动沿路、沿江、沿界农业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农业生产要素高效集聚,进一步凸显成渝地区农业在全国的战略地位。
一、积极参与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
建立推进工作机制,启动实施川渝农业合作园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重庆主城都市区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发挥我区农机装备科研优势,加强丘陵山区农业装备研发。接入成渝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效益追溯体系,积极融入“川菜渝味”区域公共品牌。支持长江上游柑橘产业带建设,推动柑橘产业发展。培育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建设世界级乡村高端休闲体验目的地。
二、携手温江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典范
加强与温江多领域合作,坚持发挥优势、错位发展、彰显特色、相互融合,共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地方合作典范。聚焦两地同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战略机遇,在共同改革试验任务上交流借鉴、取长补短,打造成渝两地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结合温江花木产业资源,以界石镇新玉村为载体,借助新玉村优势地理位置,建设重庆主城花卉产业基地。积极发挥国际公路物流港优势,打造南向通道,推动两区花木进军东盟、东南亚市场。依托两区生态资源各异、民俗文化相通等有利条件,推动两地文旅融合协同发展,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鼓励两区花木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组建产业化联合体、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实现抱团发展。
三、落实“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布局
深化与丰都县“一区两群”战略协作,深化招商工作方案,落实协同招商任务责任清单,用好招商信息共享平台。携手推进农村产业协同。建立“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协同引资机制,支持引导本地农业企业到丰都县建设优质水果、高山蔬菜、绿色茶叶等原料供应基地,联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探索开展“景区共建”,积极开展旅游营销、开发旅游线路,发展“接二连三”产业。协力助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协力实施乡村振兴。积极与丰都县探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工作,打造美丽乡村。携手推进农业科技协作。以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为重点与丰都县探索建立搭建开放、畅通、共享的科技资源平台。以专技人才为重点加强人才交流培训,开展劳动力资源协作。以农业科技为重点开展科研合作力度不够。发挥主城协同区农业科技资源优势,探索成立专班队伍,在技术支持、科研检测、产学研机构培育中加强协作支持。携手推进市场互通。强化产销对接,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协助推荐丰都优质农特产品进入巴南区永辉、新世纪超市销售;积极引导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企业、大型商超采购、销售丰都县农特产品。
|
1.加强花木产业协同发展:围绕“品种、品质、品牌”“三品”建设要求,摸清两地花木产业发展基础,研究协作的空间、重点、前景,谋划推动协作的平台,着力发展精品农业、体验农业、高效农业。 2.共同推动农文旅融合项目交流合作:围绕“以景观的理念打造农业、以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两地农文旅产业交流合作,摸清两地重点农旅项目,形成联动发展共同体,通过信息互通、行业互动、客源互享,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利益共享,培育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整合两地资源,结合市场需求,兼顾农民利益,优化布局优质农文旅融合项目,实现改善农村环境、富裕当地农民、全面融合发展、共同繁荣和谐的目标。 3.共同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农村改革领域合作,围绕推动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推进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建设国家农业高新产业园区、探索适合山地特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等改革任务,开展政策分析研究,深入交流合作,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共同推动现代中药发展:利用巴南区特色中药材种植基础优势和温江区医药制造企业集聚优势,推动两地企业采取订单式、总部+基地等多种合作形式,整合两地中药种植、工艺、工程技术及装备方面的资源,打造西部领先的中药绿色智造科技创新产业。 |
加快智慧农业发展,大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完善“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整体架构
探索“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推进“数智”产业提档升级。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全面融合应用,实施数字农业农村试点,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基础大数据汇集共享。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完善“三农”大数据平台,实现部门间数据精准调用和按需共享,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打造现代农业数字“大脑”、数据“云谷”、产业“数谷”。到2025年,“三农”大数据平台得到完善,区、镇街、村实现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整合资源、分类推进。发展乡村“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卫生健康”等公共服务,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中小学对接。完善乡村卫生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探索发展镇街诊疗数字化,充实“巴南卫生健康云”。在全区选择1-2个村打造乡村治理示范村,探索数字化在乡村治理方面的运用。
第二节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聚焦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发展,强化种业提升、土壤改良、农机使用、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的科技成果应用,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一、构建“校院企地”合作机制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扎实开展品种试验和良种示范推广。积极联合“校院企”推广适合巴南区的特色品种。挖掘利用本地种质资源普查成果,围绕“品种、品质、品牌”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扩大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规模,增加试验示范作物种类,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培育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建立全域覆盖、运转高效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区、镇、村三级协同的科技成果推广运用网络。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网络服务体系,加速农业“五新”4技术引进应用,增强农业高新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加强与市内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联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用好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积极对接并落实重大科技成果。
|
1.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一是开展种质资源普查收集。2023年底前完成全区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全面普查收集;二是加快育种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支持“校院企”围绕“品种、品质、品牌”模式推广适合巴南区的特色品种;三是净化种业市场。一要加大品种权保护力度,加强创新成果及其权益保护,依法打击侵犯农业植物品种权和种子制假售假行为,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二要提升技术支撑服务能力,开展种子、种畜禽质量抽检与监督。三要加强种业市场监管,落实《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发放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强化市场准入、品种监管和检疫检测。 2.主导产业专家工作站建设项目:针对粮油、果蔬、茶叶、渔业四大产业,各新建一个专家工作站,与市内外行业内专家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配置相关试验、教育设备,推动主导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3.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加强与市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搭建符合发展实际的科技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创新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模式。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争取市级创新平台落户巴南区,联合建设农业科技区域协同创新联盟和创新中心,努力打造具有区域引领作用的创新高地。 |
推动智慧农业数据汇总集成和开放共享,开展智慧果园、智慧茶园与智慧田园,加快农业数字化改造升级,探索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为全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一、开展智慧果园示范试点
加快推动“二圣梨”“接龙柚”“猕猴桃”等智慧果园示范试点建设,推进物联网应用发展。积极探索建园宜机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务在线化的智慧果园模式,建立基于生产、加工、市场、服务全产业链大数据的智慧果业系统,建设一批“智慧果业”示范基地,构建果品透明供应链和信任消费体系,引领全区水果数字技术发展和示范应用。
二、开展智慧茶园示范试点
加快推动“巴南银针”“定心茶”等智慧茶园示范试点建设,助推全区范围内茶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建立健全智慧茶园体系,推进茶叶质量安全与绿色防控,在产前-产中-产后建立茶叶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管控体系。建立茶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基于生产、管理、交易等子系统。加快推广智慧茶园技术与设备。
三、开展智慧田园示范试点
加快推动“稻+N”“高山稻”等智慧田园示范试点建设。加速推进粮油产业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阶段。坚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基本路径。推进建设人机协同的天空地一体化数据信息采集体系,实现对农业生产全领域、全过程、全覆盖的实施动态监测。建设全区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与应用体系,开展基于农业大数据的创新应用。加大农业智能装备应用。
四、开展智慧渔业示范试点
加快推动“互联网+”智慧渔业示范试点建设。推动巴南渔业由“一流养殖”向“一流营销”转变,使全区水产品形成高端有机、精品绿色、大众无公害和特色地理标志的产品结构,加强智慧渔业项目宣传。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手机微信、微博等渠道让农村居民更多的了解互联网,从而了解智慧渔业,接触智慧渔业,同时,建立村级服务站,搭建推介平台,加强引导、指导和宣传。
五、开展智慧畜牧业示范试点
加快推动“种养循环”、“绿色高效发展技术”等智慧畜牧业示范试点建设。加强农牧统筹,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善畜禽标准化饲养管理规程,创建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推进养殖工艺与设施装备集成配套,制定主要畜禽品种规模化养殖设施装备配套技术规范。
|
1.智慧农业示范试点建设项目:建设巴南银针茶叶智能化试验示范项目等一批智慧农业项目,持续开展智慧农业建设试点示范,逐年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推广一批节本增效山地特色智慧农业应用模式,探索可复制的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模式。 |
推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数字化转型,开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工程,开展农产品三级物流体系建设运营,大力发展农村电商。
一、提升冷链仓储与物流能力
按照“强化产地冷藏保鲜、提升销地冷链配送”的思路,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设一批贮藏保鲜、分级包装、冷链配送等设施设备,提高冷链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打造农产品物流节点,发展直销配送、连锁经营、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的新型流通业态。加强产地冷藏保鲜基地建设,重点在二圣、惠民等果蔬优势区,改造建设一批具有预冷处理、初级加工、分拣、储存、包装、信息处理、交易等功能的冷库和批发中心。支持区内重要物流节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
二、健全农产品电商体系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整合电商资源,制定相关农产品生产标准、建设追溯体系、线上线下销售、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探索社区团购、预售制等多种形式的线上销售模式,建立“提前预定、准点送达”的农产品电商销售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村级电商示范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益农信息服务、物流快递、金融保险、农资销售、农产品初加工等服务。线上多平台共进,开启电商+农业的销售新模式,多渠道助力农产品出山。
三、开展农超对接与同城配送
开拓“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打通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积极对接商超企业,开启订单式销售模式,实现产销对接。选择较为成熟的农村公交线路作为“农村公交带货”物流线路,建设“农村公交带货”物流体系。探索与快递公司合作,整合全区相似类型产品,集中与快递公司谈判价格,降低快递物流成本。
第五节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统筹推进数字技术在“三农”领域的应用普及,加强数字信息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性,构建全民共享全面小康社会体制机制,不断增进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加快实现生活现代化。
一、加速数字乡村平台建设
一是完善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优化升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推广网络党课教育,推动基层党建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服务党员群众。围绕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面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
二是建设农村治理智能化网格化共治平台。加快推进三级综治业务平台实体化运行,整合市政、民政、应急等部分业务数据,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加快农村“雪亮工程”建设,逐步覆盖农村重点区域。在农村院坝和交通节点推广视频监控镜头建设,接入“雪亮工程”视频平台。到十四五末,形成“农民外出务工、视频看家护院”的乡村治安防控新模式。
二、打造数字乡村“应用场景”
一是建设数字乡村生活场景。发展乡村“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卫生健康”等公共服务。开展智慧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接入“渝教云”智慧教育平台,聚合优质中小学数字课程资源,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中小学对接。完善乡村卫生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利用互联网手段与医疗健康的全过程进行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实现以“医共体”为载体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和远程诊疗服务全覆盖。探索发展镇街诊疗数字化,不断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内容,充实“巴南卫生健康云”。加快巴南区智慧养老建设,完善巴南区养老机构视频监控平台和紧急呼叫系统,推进智慧养老云平台向农村地区拓展,完善农村养老等民生保障信息服务。
二是建设数字乡村智治场景。推动农村“互联网+党建”发展与农村“互联网+治理”发展。加快“一件事”集成改革向基层延伸,推动24个公民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和17个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在基层落地并迭代升级。深化公共服务领域和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实现区级部门与镇街之间90%以上非涉密事项“网上办”。建立健全基层政务服务体系,推行“最多跑一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等便民举措,打造“15分钟办事圈”。加强对重庆市政务服务网、渝快办APP等平台的宣传、引导和操作培训,提升用户体验,推动事项“网上办”、“掌上办”。
|
1.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合理规划布局农村5G、千兆光纤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落实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以农村、城乡同网同速为目标,做好城乡千兆网、5G网络、移动物联网等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服务无差别。 2.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工程:在全区5个以上镇街推进“乡村钉钉”积分制试点,在全区选择1-2个村打造乡村治理示范村,探索数字化在乡村治理方面的运用。打造数字乡村治理试点镇街5个,示范村10个。 |
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概念性规划编制,统筹乡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第一节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概念性规划编制
统筹推进城镇和村规划建设,以三调行政村界线为规划范围,对村域内全部国土空间要素作出规划安排。按照《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细化现状调查和评估,统一底图底数,并根据差异化管理需要,合理确定村庄规划内容和深度。一体化推进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内容集聚发展,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分类推进村庄发展。深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加强农房建设管理,尊重农民意愿,严格规范村庄撤并。规划批准后,应通过“上墙、上网”等多种方式及时公布并长期公开,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
1.城乡规划统筹项目:推进区、镇街、村各级规划布局,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促进域内城乡整体提升和均衡发展。 |
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机耕道、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级综合服务供给水平。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宜机化改造
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现代化农田设施建设的重要抓手,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清查,摸清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分布和管护利用状况。实施“千年良田”建设工程,整村整镇整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农田保护机制,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持续开展农田宜机化示范改造,有效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实现100%的地块机器能穿梭自如作业、100%的农作物机械操作能及的“双百”目标。推动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宜机化改造中新增耕地指标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在市域内调剂,所得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田宜机化改造。到2025年,全区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田宜机化改造12万亩,耕地中高标准农田占比达61%以上。
二、规范农房管理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落实好“一户一宅”政策,落实“三区”划定管理,整治农房违法行为,构建农房审批信息系统,理顺报建流程,做好业务培训,坚决杜绝违法占用耕地建房现象。严格按照市、区编制的相关设计图集和风貌导则,指导、引导农房建设与周边环境、自然肌理、传统文化等相结合,对农房外立面的材质、色调、风格作出明确指引,因地制宜采用院落式、骑楼式、公寓式等建筑形态,避免“千村一面”,引导推动农房建设品质加快提升。
三、加快农业农村道路基础工程建设
一是持续完善农业生产道路,加快田间机耕道建设。明确田间道路、田块长度宽度与平整度等宜机化要求,切实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保障农业生产及功能拓展需要,提高农机适应性,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强化机耕道农田基础设施建后管护。
二是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建立专群结合的养护运行机制,纵深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建设一批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提升农村公路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强高铁、高速公路与镇街间的联系,畅通惠民街道、接龙镇、双河口镇等群众出行通道。推动国省干道、城镇路网向农村延伸、拓展。推进农村客货运输服务向自然村(组)延伸,促进农村物流和快递业发展。
四、加快乡村水利设施建设
一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修建。加强现代农业水利工程体系和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灌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项目、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试点示范,加快智慧灌区建设。加大对提灌站、进排水渠等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及新建力度。到2025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15以上。
二是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开展“一核两网百库千川”水利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高洞子水库、观景口等水源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一改三提”行动,加快推进石滩双寨村集中供水工程等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一改三提”行动,到2025年,新增年供水能力5893万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
五、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
以绿色低碳为目标,加快构建农村清洁能源体系,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增加区外清洁能源输入,挖掘区内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构建内畅外通的多渠道能源设施网络。推行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进燃气下乡,加快农村天然气管道铺设。继续实施农网改造工程,提升区内供电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
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十四五”期间,全区坚持规划科学合理、投资强度较高、设施配套齐全、示范效应明显的总体要求,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 2.农田宜机化改造示范工程:按宜机化标准改造农田12万亩,对3万亩蔬菜生产基地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万亩级“宜机化+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农业生产示范基地1个。 3.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四好农村路”500公里,到2025年,全区农村公路(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畅率达到100%。 4.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推进石滩双寨村集中供水工程等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到2025年,新增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 |
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一、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职务(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推行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城乡教育联合体模式。完善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多渠道增加乡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行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25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70%,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达15%。
二、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区域“医通、人通、财通”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网络化服务运行机制,鼓励区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立区域医共体,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等方面按规定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行差别化医保支付政策。到2025年,每个村卫生室配备1—2名合格乡村医生,实施镇街敬老院升级工程、镇街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工程,设置村级互助养老点,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达39.92%以上。
三、完善城乡统一社会保险制度
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建立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统一入口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创新多元化照料服务模式。到2025年,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达到200元/人·月。
第四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渐次开展“五清理一活动”,分区域、分档次精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着力打造小组团、微景观、生态化、有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接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形成环境美、村庄美、住房美、乡风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乡村。
一、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把推进厕所革命放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优先位置,因地制宜推进改厕工作。全面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和公共厕所建设,实现每个行政村农村公厕全覆盖。建立“建管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农村户厕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农村改厕“有人改、有人管、有效果”,提高乡村旅游区的公共厕所覆盖率。建立农村公厕管理服务体系,以镇街为主体建立服务网点,向村级公厕提供维护服务,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一体化推进、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确保2025年基本普及卫生厕所。
二、健全垃圾处理体系
提升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收运体系,以“一镇多站”和“一村多点”为架构,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探索建立“不分类、不收运”的倒逼机制。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到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行政村占比达到50%,2025年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比例提高到100%。鼓励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在镇村设立垃圾分类分拣站,推动环卫保护清洁网和再生资源回收网“两网融合”。
三、推动农村污水治理
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长效机制,完成常住人口200户或500人以上的农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25年共完成13座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改造。推行设施尾水及污泥资源化利用,探索推广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结合模式。深化“三水共治”,加大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开展房前屋后沟渠杂物清理、村内河道疏浚、河沟池塘清淤、水域漂浮垃圾清理等行动。
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千村宜居”计划,逐步提升村容村貌,因地制宜逐渐建设一批美丽宜居乡村。持续推进“三清一改”,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深化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天坪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建设50个“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院落。深入推广“五制”工作方法,常态化开展“最美院落”、“最美庭院”评选。
|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创建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庄。开展“最美院落”评选,在全区涉农村(社区)的家庭自住的非营业性农房,评选出一定数量具有环境整洁美、风貌靓化美、家庭风尚美的“最美庭院”。 2.农村户厕长效管护工程:建立“建管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农村户厕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农村改厕“有人改、有人管、有效果”,提高乡村旅游区的公共厕所覆盖率,确保2025年巴南农村公厕覆盖率达100%。 3.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分区域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标准化运维长效机制,基本完成常住人口200户或500人以上的农村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2022年完成6座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改造,在2023年4座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改造,在2025年3座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改造。加快实施“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结合河长制管理、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房前屋后沟渠杂物清理。 4.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工程:提升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收运体系,以“一镇多站”和“一村多点”为架构,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施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全覆盖行动,推动“两网融合”。落实餐厨垃圾收运及垃圾分类要求,统筹村民家庭厨余垃圾收运工作安排。 |
积极落实“四个优先”,确保乡村人才引得进、干得好、留得住,打造一支过硬的乡土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一节着力培养在乡人才
用好用足在乡人才,打好“乡情牌”。着力培养本土人才队伍,推动各镇街加强本土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培育。
一、培养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
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面向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围绕各地主导特色产业,分层分类开展种养、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培训。构建以农广校为主体,涉农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农技推广机构以及其他优质的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训后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支持高素质农民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实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提升行动,培育一批具有农副产品流通、营销、农技推广等综合技能的农村经纪人。
二、加快培养实用性乡村人才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本土科技人才,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培育一批农业农村“土专家”“田秀オ”“乡创客”。加快培育乡村治理人才,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实行镇街编制专编专用,强化基层干部培养,优化提升农村带头人队伍。加快培育乡村公共服务人才,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深入实施农村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壮大乡村卫生健康工作队伍。探索卫生、教育领域人才“区管镇用”“镇聘村用”。培育壮大乡村“巴渝工匠”队伍。培养一批乡村文艺社团、创作团队、文化志愿者、非遗传承人和乡村旅游示范者。
三、加强农民致富带头人培养
制定农村致富带头人认定标准,以镇街为单元建立基础人才库。建立健全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体系,打造一支创业能力强、经营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实施万名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工程,鼓励农民合作社聘请农业经理人,开展规范化管理、市场营销拓展、品牌创建等。
第二节壮大返乡人才队伍
用好用足返乡人才,打好“乡愁牌”。积极推动各类人才回流,壮大返乡能人生力军。加快建立返乡人才“绿色通道”,激发返乡人才“聚集效应”平台育才,鼓励返乡人才勇挑重担,让人才成为乡村振兴“永动机”。
一、加大乡村返乡人オ创业政策支持
探索建设创业就业示范街(村),鼓励乡村返乡人才创业企业申报就业帮扶车间,实施带动就业奖补政策,引导车间积极吸纳脱贫人口等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复垦腾退用地指标,重点用于保障各类乡村人才发展产业。开展“创业工作坊”“创业巡诊”“青锋面对面”等创业配套活动,为涉农青年创业提供导师辅导和资金支持。
二.实施乡贤引育计划
定向发布创业就业机会清单投资乡村项目清单、返乡考察计划。引导和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退伍军人等人才,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捐资捐物、智力帮扶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在乡镇成立乡贤评理堂,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人才引进推荐等方面发挥作用。鼓励和引导“银发人才”回乡服务。
第三节大力推动人才入乡
用好用足下乡人才,打好“事业牌”。充分发掘下乡人才的潜力,创新合理的评价机制,营造公平的制度环境。鼓励和支持专家、高校毕业生、企业家等人员入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实施各类人オ定期服务乡村制度
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医疗卫生人员工作制度等相关乡村人才服务制度。支持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项目合作、短期工作、专家服务、兼职等多种形式到基层开展服务活动,在基层时间累计超过半年的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的重要参考,引导城市专家人才服务乡村建设一线。推进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二、引进培育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拓展人工智能、工业设计、文化教育、乡村治理、法律咨询、医疗卫生等领域科技特派员选派,鼓励领办创办协办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企业,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探索建立科技特派团。增加科技特派员经费投入,健全绩效评估和动态管理制度。加强农技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农业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分享股权期权、领办创办企业、成果权益分配等激励办法。完善农技推广服务链条,推行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三、健全乡村人才振兴机制
完善乡村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评先评优等多措并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实施人才“虹吸”工程,分级建立外出本土人才信息库,支持涉农镇街打造返乡创业园,吸引城市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健全人才流动市场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权益改革。创新乡村人才扶持激励政策,着力构建一支稳定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
1.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行动,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500人,农村致富带头人200人。分层分类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开展农民职称评审工作。鼓励高素质农民参加职业教育。 2.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开展乡土人才示范培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计划”,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稳定在1.5万人。健全农业职业经理人政策扶持体系,设立专项培训经费,保障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资金投入,建立证书等级评定制度。农业经理人达到50人。 3.农村人才集聚工程: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乡村人才平台建设工程。 4.着力培养本土人才: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200人,支持乡镇统筹用好站所力量,培养一支懂农爱农、经常在村、及时服务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村干部、年轻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造就一批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骨干人才;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作用,以县为单位从中招募一批特聘农技员,培育一支精准服务产业需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促进农民发展致富的服务力量。 5.实施万名乡村劳务经纪人培育工程:鼓励每村发展1名以上劳务经纪人,为农村劳务供求双方提供居间或代理服务。 6.实施乡贤引育计划:力争5年内引导100名退休人员到村服务。 7.培育壮大乡村“巴渝工匠”队伍:加大乡村技能人才培训力度,开展果树修枝整形、花卉园艺工、经济果蔬种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中蜂养殖、健康照护等技能培训2000人。举办“巴南工匠”职业技能大赛。 8.培育乡村劳务经纪人围绕劳动和社会保障有关法律法规、从事劳务经纪的相关技巧方法,培训培育乡村劳务经纪人50人。 9.加大乡村振兴人才创业支持:指导支持创业平台创建,创建1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对乡村人才创业支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0万元。 10.实施乡镇人才集聚工程:从村(社区)干部、本土人才中定向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适当放宽镇街事业单位招聘条件,为镇街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开展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原则上每个镇街均开发“三支一扶”服务岗位。 |
第九章创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先行示范区
积极落实河长、林长责任制,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乡村生态价值转换。提升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绿色自然的乡村生态空间。
第一节坚持生态绿色农业发展
一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推行安全科学用药、科学施肥及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水产养殖尾水专项整治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治理,突出土壤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防范新建项目土壤污染。以二环外镇街畜禽养殖为重点,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力度,到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0%、88%;到2030年,分别达到65%、92%左右。
二是全面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健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机制,提倡畜禽养殖场种养结合消纳养殖粪污。支持规模种植业基地建设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或规模企业,打造一批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新典型、新模式。因地制宜扩大推广稻田综合种养等复合经营新模式、异位发酵床养殖和“畜-沼-果蔬”等循环利用新路径。支持立体农业与循环农业模式发展,推广“果套蔬菜”、“粮经套种”等模式,重点在二圣、南彭、界石、木洞、丰盛等镇街发展一批立体种植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立体种养型循环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畜沼果(菜、草)、鱼菜共生、稻渔、林下鸡等种养循环模式。重点在姜家、石滩、石龙、接龙等镇优化、提升一批循环立体种养型示范基地。
第二节全面落实河长制
全面落实河长制,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加强水系生态廊道保护,加强鱼洞中坝岛、木洞桃花岛、木洞中坝岛、麻柳嘴南坪坝岛等江心绿岛保护。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令,加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现有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将长江禁渔纳入镇街考核,促进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健全渔业行政执法体系,加强执法队伍的法制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渔业执法信息化管理长效机制,配置长江禁渔监管执法艇、执法车辆、执法装备等设施设备,提升执法装备水平。落实镇街综合执法机构实施禁渔执法职能,强化部门联动协作、上下联动,开展联合打击非法捕捞和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将禁捕工作纳入河长制责任体系,建立完善禁捕水域网格监管体系,落实网格监管任务,强化禁捕政策宣传和禁捕区域日常巡查。建立禁渔有奖举报制度,制定垂钓管理办法规范休闲垂钓行为,建立健全群防群管长效禁渔机制。统筹做好退捕渔民上岸“后半篇文章”,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和社会保障工作。科学开展增殖放流,合理确定放流种类与数量,加快恢复水生生物种群适宜规模。防止外来物种养殖逃逸造成开放水域种质资源污染。
第三节持续推行林长制
严格依据“三线一单”标准构建生态空间防控体系,实施区域生态环境风险分类分区防范管控。全面推行林长制,开展长江两岸大规模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大力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全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严格落实“四山”管控要求,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进一步细化公益林、天然商品林等各类林地的管控措施或经营制度。
第四节探索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依托农林产业特色资源,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聚力产业植入与场景营造,塑造绿色新兴业态,拓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重点聚焦生态环境优势明显的长江流域沿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聚力打造高端生态品牌。探索以融合互动为导向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深化农商文旅体养融合发展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持续激发绿色新兴生态产业。建立以价值开发为导向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通过“公园+产业”“场景+消费”等途径,营造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消费场景,不断激发生态、文创、研发等新投资需求,孵化创新研发、设计咨询等智力密集型产业,培育生态美学文创户外商业消费等新业态、新产品,形成“生态投入-环境改善-品质提升-价值反哺”良性循环。
|
1.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以矿山企业、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突出问题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建设。以水产养殖尾水治理为契机,统筹各项资源,引导业主开展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建设。 2.深入实施科学施肥及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水稻侧深施肥、玉米种肥同播等科学施肥技术,确保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保持化肥减量增效。 3.深入开展安全科学用药及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风险化学农药、新型生物农药、害虫理化诱控产品等绿色防控产品和高效植保机械,确保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保持农药减量增效。 4.实施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行动:开展农作物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推广“稻+菇”、秸秆粉碎旋耕还田等利用模式。推广应用标准地膜、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积极开展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及无害化处理相关工作。 |
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加强党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开展“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构建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
第一节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体制机制
巩固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优配强镇街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进基层党组织制度作风建设,抓好思想建设、人才建设和作风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大村(社区)基层干部培养力度,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提升行动。积极推进村书记、主任“一肩挑”;针对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等选拔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第二节依法依规推进农业农村治理
统筹农业农村发展与安全。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镇街属地责任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坚决防止管行业与管安全脱节、管业务与管安全脱钩、管生产与管安全脱链。扎实推进农机安全整治、农村沼气安全监管,统筹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农村水域安全、农村房屋安全、农村用电安全和乡村旅游安全管控。从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高度实施好生物安全法,增强农业农村生物安全意识,筑牢生物安全防线。建立健全乡村依法治理工作机制。构建“区-镇-村”三级依法治理工作机制。重点培养村两委班子、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法治意识,宣传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工作考核,把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推动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提升农业农村执法监管能力。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执法体系,建立农业执法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办案津补贴等职业保障政策。加大农资质量、动植物疫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江禁渔、农机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动态调整和发布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建立跨区域执法工作随机抽查和交叉评议机制,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探索建立农业农村智慧监管服务平台。积极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项目建设。聘请专业团队开展智慧监管调研摸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智慧监管实施方案。三是对接网格化智慧监管示范建设,启动网格化移动巡检系统。组织开展一期区、镇街两级巡检人员网格化智慧监管培训。
第三节深化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建设
深化村民自治实践。鼓励村民自愿组成各种社会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管的基层议事协商方式,推动村民自治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方向发展。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严格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建立重大决策前和实施过程中协商的长效机制。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职责权限、监督方式、管理考核,推进村务公开信息化建设,提高村务监督工作水平和实效。推进乡村法治建设。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依规办理涉农违法案件。规范各单位的法治行为,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综合执法、法治监督与法治宣传,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强化农业执法工作,持续加大对农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和震慑力。推选乡村法律服务“供给员”,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建设,构建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建设平安乡村。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制定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村民守则,尊良俗、去低俗、废恶俗。深化以“十抵制十提倡”重点治理工作,发挥“一约四会5”及村社风俗监督员作用,推进设立村社“失德曝光台”、组建“美德劝导队”,加强婚丧礼俗整治,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合理规划布局增设村镇治丧点。强化基层公共管理职能。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建立集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统一平台。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管理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不断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基层生产服务体系
第四节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快推动农村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建立“掌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一批互联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示范基地。利用智慧广电、博物馆的数字化资源宣传弘扬巴渝优秀农耕文化。健全乡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和服务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在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方面的整合作用,鼓励农村地区自办文化活动,支持农业农村农民题材文艺创作。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等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到2025年,区、镇街、村(社)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保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农耕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农耕文化深厚内涵,传承优秀巴渝特色文化,引导巴渝文化融入长江文化。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风貌区的保护。持续推进乡村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引导乡村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完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促进乡村非遗项目合理利用,支持社会力量依法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文物资源。加快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深化文明村镇创建,以文明村镇建设为契机,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主题活动。以星级文明户创建为切入点,以户带村,以村带镇,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镇街由点到面,有效联动,充分发挥文明村镇的示范效应。健全文明村镇创建标准、考核细则,建立能进能退、能上能下的文明村镇考评体系,推进文明村镇创建规范化、制度化。到2025年区级以上文明村占比高于90%,85%的农村社区(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提升家庭成员生态文明素养,力争全区70%以上农村家庭初步达到“绿色家庭”创建标准。
|
1.“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程:打造镇、村级法律服务便民工作室46个。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每年在全区开展梦想课堂活动150场、“家风润万家”活动150场。 3.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推进镇街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标准化广播室、农家书屋、公共阅报栏和健身设施建设,到2025年,确保每个镇街和农村新型社区都有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建有综合文化站的村达60%以上。 |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农村经济新功能,健全城乡创业就业均等化服务机制,全面激发城乡能人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健全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第一节全力以赴助推农民增收
按照服务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要求,加快构建扶持农民发展的政策体系,带动农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提升金融服务农民水平,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推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实施乡村就业促进行动,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创办环境友好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力,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优化政策扶持,落实工资收入支付保障制度,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健全“互联网+农民工”服务体系。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对有需求、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免费培训。实施劳务输出品牌计划,建立技能培训体系和评价体系,完善创业扶持、品牌培育政策。
二、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
继续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服务,积极扶持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风险抵御能力。加强农业产业链的纵向拓展,强化二三产业向农村延伸。加快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等新业态融合发展,积极引导平台电商参与农村建设运营,助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开展“直播带货”等活动,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拓展农民经营净收入空间。
三、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深化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鼓励农户采用土地、闲置农房、资金入股村集体、合作社、企业等方式,签订保底收益协议,利用农户现有资源增加财产性收入。充分利用村集体的闲置土地、闲置水面、林木资源、空余场地等发展特色农业,强化村民与村集体利益联结。
四、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
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功能,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加大涉农财政投入,完善涉农政策措施,加强涉农资金监管,提升财政涉农资金使用绩效,最大限度释放财政涉农资金的惠农效应。在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基础上,探索建立普惠性农民补贴长效机制。优化涉农财政性建设资金使用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项目。拓宽财政补贴农业保险险种和范围,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适当降低农户缴纳保费比例,加快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
1.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通过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就业、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多种措施,增加农民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浄收入。 |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培育乡村振兴领军人物、带头人,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一、发展创业主体、创新平台
鼓励返乡下乡人员领办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涉农院校、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农广校指导作用,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优化农村创新创业基础环境,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社保、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范围。加快推进返乡创业园区、星创天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建设。加大乡村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优化农村创业创新政务环境,全面深化商事登记改革。
二、优化创业创新指导服务
加快建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创业就业。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信息对接、服务对接、政策对接,建立农民工基础台账,搭建求职招聘平台,针对性举行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招聘专场。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有序引导社会资本扩大就业服务供给。健全农民工劳务对接机制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依法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实现城乡居民同工同酬同待遇。
|
1.现代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区人力社保局牵头,区农业农村委组织实施项目申报通知、项目评审推荐、项目建设验收及资金拨付等相关工作。2021年完成1个现代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2.加大乡村人才在“菁英计划”评选中的扶持力度:积极组织区级优秀乡村人才申报巴南区“菁英人才”人才项目,加大对乡村人才的评选力度,每年至少评选1名乡村人才入选区级“菁英计划”人才项目。 |
第三节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加快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扶持政策体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头开展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一、强化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扩大就业容量,吸纳农户增收致富。大力推广“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务工收入”等模式,在有条件的镇街探索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持续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运行机制,实施“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公司+合作社+农户+保底价+市场二次联动”的“二次分红”方式,以及“土地流转优先返聘”等利益联结方式,逐步完善“六金一利”6模式,健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机制。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设立风险保障金。确保“十四五”末期,全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719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达2:1。
二、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提升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多种形式合作与联合。鼓励支持小农户与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基层供销社等联合组建农民合作社,以龙头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纽带,农户为生产单元,进行集中连片种植,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将农户纳入各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现代农业体系范围。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拓展小农户发展机会。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帮助小农户选准产业机会、对接市场需求、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发展能力。
三、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
利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引进一批乡村企业,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共同开发经营闲置资源。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农业科技人员、企业家等以技术、资金入股,开展合股联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加强村社财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和财务电算化管理。加快培育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头人、指导员等专业人才,创建评选一批农村集体经济示范组织。加强发展物业经营,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引导集体建设用地新建商铺、仓储、农贸市场等物业项目。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接农业生产服务与农村公共服务,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100%有条件的村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50%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
四、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激活引导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社会资本、民间资金,农民土地、房屋等生产要素投入到“三变”改革,吸引经营主体、村社集体、农户参与“三变”改革。因地制宜推进,根据各地特点进行整村、微型、单项的“三变”改革试点。到2025年,力争全区农村“三变”改革试点覆盖达50%以上行政村。
|
1.现代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区农业农村委牵头组织实施项目申报通知、项目评审推荐、项目建设验收及资金拨付等相关工作,区人力社保局结合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的有关政策给予配合。2021年完成1个现代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2.扶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指导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成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验收,结合农广校培训项目,开展镇、村干部参加的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财务会计等业务培训;指导集体经济组织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开展农村“三资”管理抽查、检查与农村“三资”管理培训。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关键,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第一节落实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有关专项工作
大力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深入实施《巴南区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按照“1+3+N”的试验区格局进行推进,健全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加快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设,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体制机制、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统筹抓好示范片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工作,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可复制可推广的“巴南经验”。
| ||||||||
1.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项目:在惠民、二圣、天星寺、南彭、南泉24个行政村229.9平方公里,确定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蓝图,全面开展8项改革任务,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改革创新等方面作出综合示范。
|
图12-1 巴南区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规划图
加快新型智慧场镇建设,创建一批互联网镇和互联网村,以大数据智能化推动构建城乡一体的普惠服务体系,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智慧社会样板。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以小城镇和集镇为中心的生活服务圈,推动资源要素向乡村延伸,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以丰盛、木洞等镇作为强镇带村试点,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特色风貌打造、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对治所所在地场镇、自然场镇的旅游功能、经济功能和集散功能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拟通过3年时间,完成二环外镇街场镇整治提升工作。
|
1.城乡融合强镇带村项目:在2021年启动惠民、圣灯山、木洞、丰盛等强镇带村项目,3年内完成二环外镇街强镇带村项目,全面提升场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能力,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 |
建设特色小镇示范区。在木洞、东温泉、丰盛,以国际生物城产业聚合能力带动木洞片区小城镇融合发展,以古镇游、乡村游、温泉游融合发展为牵引,带动东温泉温泉小镇、丰盛古镇特色小城镇建设。打造生态示范区。在鹿角、界石、南彭,以南部新城建设为动力,推动鹿角—界石—南彭整体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南温泉—樵坪山、南彭—忠兴槽谷地带示范区建设。推进协同发展区。在龙洲湾、鱼洞、莲花、一品,以大江科创城、高职城建设为带动,重点建设中坝岛—云篆山、自由—红炉—金田乡村休闲产业带。
第四节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以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支撑,构建“1+4+N”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积极推动“育苗—种植—加工—物流—销售”农业产业链的纵向融合,打造集“生产+加工+科技”为一体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第五节推进城乡融合进城农户农村权益有偿退出改革
制定巴南区进城落户农户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1+3+1”政策体系。在制定政策体系基础上选择2-3个条件成熟的村进行进城农户农村权益全部或部份退出试点。
第六节加快城乡要素合理配置
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推进城乡人才要素流动
制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激励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鼓励原籍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外出农民工及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兴业。推进大学生村官与选调生工作衔接,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扎根基层、发挥作用。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探索通过岗编适度分离等多种方式,推进城市教科文卫体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乡村。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人才加入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二、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一是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持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运用。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探索开展承包地确权确股不确地、“一户一块田”数字化改革,通过土地互换、入股、出租等方式进行集中连片种植,规模经营,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健全土地经营权放活机制,依法依规开展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担保融资。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强工商资本流转土地资格审查和项目审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
二是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激活利用。开展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建立健全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具体办法,探索赋予农民住房财产权流转、抵押等权能。鼓励农村闲置宅基地激活利用。优化村庄用地布局,利用乡村零星分散存量宅基地,通过“增减挂钩”实现闲置宅基集中或异地盘活利用,发展民宿经济、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多功能拓展。鼓励农民以闲置农房出租、入股等方式增加财产性收入,有效激活一批闲置宅基地。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散收统租、合股合作、自主开发等多种途径开发闲置宅基地。
三是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确权登记的前提下,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把握好入市的规模与节奏。允许农村集体在妥善处理产权和补偿关系后,依法收回农民自愿退出的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经营性用途入市。加快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
三、强化资金保障及用地支持
一是强化资金投入。整合农业、水利、交通、林业、发展改革等各类资金,向试点区域倾斜。引导区内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力度,支持整体打包立项的城乡联动建设项目融资。
二是落实用地支持。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调整完善村规划编制。充分考虑全区农业产业布局和乡村旅游发展需求,以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为重点,引导村域土地合理利用、有序建设,精准推进试点区域村规划编制工作。加快项目预审和用地报批,合法合规强化城乡空间供给。继续支持农业设施用地按规使用耕地。在新编镇街级国土空间规划时科学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
第十三章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坚持规划先行,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衔接,建立健全协同实施机制,确保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第一节坚持规划先行
建立以全区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全区规划体系,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年度计划对全区发展规划的衔接落实,将全区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分解纳入年度指标体系,明确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举措的年度实施要求,编制重点村、片区乡村振兴概念性规划。编制《巴南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充分落实上位规划要求,找准未来巴南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优化调整产业用地的布局和规模,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空间;制定细化、具体的产业用地管制规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村民坚守、互相监管。
第二节组织领导
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办法》,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各级党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要定期研究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加强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设立“五大振兴”牵头部门分管区领导为组长的专项小组或工作专班,建立台账,压实工作责任。发挥好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职能,每年分解“三农”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各镇街要相应配齐配强抓乡村振兴的干部队伍力量,建立乡村振兴报告机制,每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加强乡村振兴考核结果应用,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每年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项督查,创新完善督查方式,持续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立常态化约谈机制。加强乡村振兴宣传工作。建立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健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库。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第三节落实政策支持
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全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素保障与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各级财政投入农业农村的稳定增长和涉农资金。落实中央和市级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生产扶持政策。加大对适度规模经营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拓宽财政支农资金的渠道。完善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机制。强化对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投入品等的支持。
第四节强化项目前期论证
建设乡村振兴项目库,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前期研究,完善项目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协同工作,强化要素保障服务,用好前期研究成果。建立区农业项目专家库,强化项目前期成果咨询论证与提供技术服务。对前期研究可行的项目,要进一步明确项目实施的轻重缓急程度和落地条件,明确实施路径。需招商引资的,尽快联系投资商;可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的,落实责任部门积极向上申报;需协调选址、用地等建设条件的,及时进入相应工作程序。
第五节有计划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构建“1+3+7+N”的招商投促体系,结合“十四五”规划包装一批高质量招商项目,增强农业“引进来”的针对性。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突出生态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针对性地扩大高质量农业招商引资。依托巴南现代农业园区、石滩镇国家级产业强镇等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资源型精深加工业、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都市效益农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坚持一三产业联动,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优化生活配套服务,支持农业高端人才来巴南工作。力争引进1-2个全国知名农业企业、产业链引擎项目以及重大资金项目,鼓励农业公司在巴南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
第六节充分调动各级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
灵活运用金融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制定和发布巴南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支持政策和服务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和各类主体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灵活运用市级农村金融工具,利用“政银保担”合作、基金杠杆机制,完善普惠金融模式,撬动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实施农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造势。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和支持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全社会都来参与和支持“三农”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力度,注重发挥主流媒体作用,运用新媒体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做法和成效。加强新闻线索的征集报送,积极推介巴南在推进规划实施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讲好乡村振兴巴南故事。
第七节分阶段推进巴南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根据各镇街发展基础,在推进农业农村“十四五”建设工作分试点、推广、提升三个阶段推进。2021-2022年为试点阶段,根据不同镇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实际情况,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2023-2024年为普及推广阶段,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基层、经营主体参与组织实施,采取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的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普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2025年为完善提升阶段,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进行补缺布漏,朝着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目标努力,不断完善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第八节强化考核评价
建立以镇街为实施主体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监测评价体系,健全科学规范的行政问责制度。科学设置农业农村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系统的实时监督和问题响应功能,及时掌握考核管理系统中农业农村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落实镇街责任,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持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各级各部门在推进农业农村“十四五”建设工作中敢于担当作为、勇于改革创新。